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十字  拼音:shí zì
1.十個字。如:「十字格」。
2.像十字交叉的形狀。如:「十字架」、「十字花科」。《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鼓铣?。吳均〈行路難〉五首之三:「君不見西陵田,從橫十字成陌阡?!?/div>
《漢語大詞典》:十字格
指五言律詩中頷聯或頸聯每聯十字只描述一重意思。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 梅圣俞 五言律詩,於對聯中十字作一意處甚多。如《碧瀾亭》詩云:‘危樓喧晚鼓,驚鷺起寒汀。’……詩家謂之‘十字格’,今人用此格者殊少也。 老杜 亦有此格,《放船》詩云:‘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迴?!?/div>
《國語辭典》:十字街  拼音:shí zì jiē
1.像十字形的四通街道?!侗笔贰>硭娜?。李崇傳》:「劉家在七帝坊十字街南,東入窮巷是也?!挂卜Q為「十字路」。
2.比喻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唐。張祜 蘇小小歌三首之一:「長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挂卜Q為「十字路」。
《國語辭典》:十字路  拼音:shí zì lù
1.像十字形的四通街道。明。袁宏道橫塘渡〉詩:「妾家住虹橋,朱門十字路?!挂卜Q為「十字街」。
2.比喻錯綜復雜的現實社會。如:「對宗教的信仰,使他不致迷失在紛紛擾擾的十字路?!挂卜Q為「十字街」。
《國語辭典》:十字坡  拼音:shí zì pō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武松殺嫂后自首,被發(fā)配孟州,路經十字坡,宿張青店中,遇張妻孫二娘行刺,后探知系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遂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
《國語辭典》:十字軍(十字軍)  拼音: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紀末到十三世紀末,羅馬教皇和西歐的基督徒,為奪回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徒占領的耶路撒冷,所號召組成的軍隊。因士兵皆以紅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稱為「十字軍」。后泛指任何經教會贊許、教宗核可,討伐異教徒的軍隊;一般也引申指打擊罪惡的團體。
《國語辭典》:十字架  拼音:shí zì jià
1.羅馬帝國時代的一種刑具。為十字形木架,把人的雙手、雙腳釘在上面,使其慢慢死去。據新約全書記載,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死以救贖世人,因此,基督徒就以十字架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2.比喻苦難、負擔。如:「別做出后悔莫及的事,否則,你將終生背著十字架,受盡良心的折磨!」
《漢語大詞典》:十字餅(十字餅)
裂紋呈十字形的蒸餅。 宋 周必大 《邦衡再送二詩一和為甚酥二和牛尾貍》之二:“伴食偏宜十字餅,先驅正賴一巵醐?!?/div>
《漢語大詞典》:十字口
見“ 十字路口 ”。
《國語辭典》:十字路口  拼音:shí zì lù kǒu
1.橫直兩條街道交叉的地方?!敦炄A堂古本水滸傳》第三回:「魯提轄正聽到那里,只聽得背后一個人大叫道:『張大哥,你如何在這里?』攔腰抱住,扯離了十字路口。」也稱為「十字街頭」。
2.比喻面臨重大問題而難以抉擇的處境。如:「徘徊在事業(yè)的十字路口,他不知何去何從?」也稱為「十字街頭」。
《國語辭典》:鐵十字(鐵十字)  拼音:tiě shí zì
1.鐵錨。如:「船員拋下鐵十字,把船停泊在港內?!?br />2.鐵鑄的十字形勛章。如德國舊有鐵十字勛章。
分類:鐵錨
《分類字錦》:朱書十字(朱書十字)
神仙感遇傳:盧、李二生隱居太白山。一旦李生告歸后,偶過揚州阿師橋,逢見一人,草履麻衣,乃盧生也,昔號二舅。李生與之語,二舅笑曰:居所不遠。翼日馳馬奉迎。至旦,果有一仆御駿足來邀。出城南行數十里,路側有朱門斜開,二舅出,星冠霞帔,容貌光凙,侍女數十人,邀李生中堂宴饌,累出藥品,悉皆珍奇。既夕坐北亭,置酒曰:適命得佐酒者,頗善箜篌。須臾,紅燭引一女子至,容貌極麗,新聲甚嘉。李生視箜,篌上有朱書十字云: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罷酒,二舅曰:莫愿作婚姻否?此人名家,質貌兼美。李生曰:某安敢?及此。二舅許為成之。迨晚,仆人復御前馬至。李生歸,頗疑訝為神仙,乃再往盧二舅所居,即荒草原地而已。其年往汴州,行軍陸長源以女嫁之。既見,頗類北亭見者。復解箜篌,仍有朱字,視之,果見天際之句。李生具說揚州城南盧二舅亭中筵宴之事。女曰:某少年兄弟戲書之句,嘗夢見云仙,官追如公所言也。李生嘆訝之。
分類:箜篌
《漢語大詞典》:攢十字(攢十字)
鼓詞、彈詞及時調中常以“三、三、四”十字句組成唱詞,稱為“攢十字”。 魯迅 《準風月談·重三感舊》:“‘五更調’、‘攢十字’的格調,也可以放進新的內容去?!?/div>
《國語辭典》:十字花科  拼音:shí zì huā kē
雙子葉植物的一科。多為草本,少部分為木本。單葉或羽狀復葉,互生,無托葉。花兩性,總狀花序;花瓣四枚,雄蕊六枚,子房上位,二室。果為角果。因花瓣呈十字形排列,故稱為十字花科。常見的蔬菜和油料作物,如白菜、甘藍、蘿卜、花椰菜、大頭菜等,均屬此科。
《國語辭典》:十字花押  拼音:shí zì huā yā
古人簽定合同時,若不會寫名字,就用筆在名字下畫一個十字,表示承認該份合同的法律效力。《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寫了賣身文契,落了十字花押。」
《國語辭典》:藍十字會(藍十字會)  拼音:lán shí zì huì
一種醫(yī)療保險組織。本為英、美兩國的保護動物協會,后來在美國發(fā)展成為醫(yī)療保險組織。
《國語辭典》: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  拼音:shí zì jūn dōng zhēng
西元十一世紀末至十三世紀末,基督徒組織十字軍,欲收復耶路撒冷,而與伊斯蘭教徒發(fā)生的戰(zhàn)爭。前后共計七次。因組成十字軍的分子太過復雜且毫無紀律,結果,兩度收復的圣地,終又被奪去。然而,十字軍東征亦促進了西亞和歐洲之間的交通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