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
詞典
2
分類詞匯
6
詞典
匿形
避影匿形
分類詞匯
避影
匿形
蔽形
伏息
晦韜
匿影藏形
《漢語大詞典》:
匿形
隱匿形跡。 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書》
:“虜若大舉,必不止於八千一萬。審欲大舉,亦必匿形歛翼,豈肯以三路之説,明告於人?”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其煌煌居歷史之首,而終匿形于卷末者,殆以此歟?”
分類:
隱匿
匿形
形跡
《漢語大詞典》:
避影匿形
見“ 避影斂跡 ”。
《漢語大詞典》:
避影斂跡(避影斂跡)
謂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
:“已而敷暢折衷,隱情遁節(jié),如鏡見象,姦民未嘗不避影斂跡也?!币嘧鳌?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二》
:“昔人所謂非親非故,何由習知之也。此二者已當不同觀,而況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舉,為身累者乎!”
分類:
隱蔽
不露
露形
形跡
《漢語大詞典》:
避影
(1).避開身影。
《
莊子·天道
》
:“ 士成綺 鴈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 曹礎(chǔ)基 注:“避影,像要避開自己的影子一樣側(cè)著身體。”
(2).避匿形影。 唐
竇參
《湖上閑居》
詩:“避影將息陰,自然知音稀?!?明
袁宏道
《管東溟》
:“而猜嫌忽至,謗議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div>
分類:
避開
避匿
匿形
身影
形影
《漢語大詞典》:
蔽形
(1).遮掩身體。 漢
班固
《白虎通·衣裳》
:“圣人所以制衣何?以為絺紘蔽形,表德勸善,別尊卑也?!?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公車徵士汝南袁夏甫》
:“巾所以飾首,衣所以蔽形。” 晉
王嘉
《
拾遺記·秦始皇
》
:“﹝ 宛渠國 ﹞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br />(2).隱匿形跡。指隱身術(shù)。 宋
吳淑
《
江淮異人錄·潤州處士
》
:“女至兄前,兄不之見也,乃棄刀於水中,復往,兄乃見之……復令取刀持之,則不能蔽形矣?!?/div>
分類:
遮掩
隱匿
匿形
身體
形跡
《漢語大詞典》:
伏息
隱匿形跡。
《漢書·禮樂志》
:“姦偽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遠,四貉咸服?!?/div>
分類:
隱匿
匿形
形跡
《漢語大詞典》:
晦韜(晦韜)
韜晦。隱匿形跡,不自炫露。 清
汪懋麟
《送樹百給事使閩》
詩:“感君苦相勉,藏器聊晦韜?!?/div>
分類:
韜晦
隱匿
匿形
形跡
自炫
《國語辭典》:
匿影藏形
拼音:
nì yǐng cáng xíng
藏匿形跡,不露真相。如:「民眾要守望相助,與警方密切合作,才能將匿影藏形的宵小繩之以法?!挂沧鳌覆匦文溆啊?。
分類:
藏匿
匿形
形跡
不露
真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