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匡運(匡運)
正常地運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道不能正直而方,則德不能匡運周徧?!?/div>
《漢語大詞典》:匡言
進言匡正。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萬石慶 ﹞在位九歲,無能有所匡言?!?span id="mzohxul" class="book">《明史·賀逢圣傳》:“ 逢圣 為人廉靜,束修砥行。帝頗事操切, 逢圣 終無所匡言?!?/div>
分類:進言匡正
《國語辭典》:匡謬(匡謬)  拼音:kuāng miù
矯正錯誤。如:「張先生的見解對于匡謬正訛,具有卓越的貢獻?!?/div>
《漢語大詞典》:匡廓
見“ 匡郭 ”。
《漢語大詞典》:匡郭
亦作“ 匡廓 ”。 輪廓;邊廓。《參同契》卷上:“《乾》、《坤》者,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明 劉若愚 酌中志·自序:“謹以見聞最真,庶可傳信??锕汛謧洌肚笾T野?!?明 葉盛 水東日記·二程遺書:“ 宋 時所刻書,其匡廓中摺行上下不留黑牌,首則刻工私記本版字數(shù),次書名,次卷第數(shù)目,其末則刻工姓名?!?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丹陽 丁皋 ,字 鶴洲 ……撰《傳真心領》二卷。分三停五部,先從匡廓畫起。以為肖與否,皆繫于是。”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傳真心領:“余觀世人畫像多從鼻起, 丁氏 則先畫匡廓?!?/div>
分類:輪廓
《漢語大詞典》:匡矯(匡矯)
糾正;矯正。三國志·蜀志·董厥傳:“自 瞻 、 厥 、 建 統(tǒng)事, 姜維 常征伐在外,宦人 黃皓 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閻纘傳》:“及至 明帝 ,因母得罪,廢為 平原侯 ,為置家臣庶子,師友文學,皆取正人,共相匡矯。”
分類:糾正矯正
《漢語大詞典》:匡郭
亦作“ 匡廓 ”。 輪廓;邊廓。《參同契》卷上:“《乾》《坤》者,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明 劉若愚 酌中志·自序:“謹以見聞最真,庶可傳信??锕汛謧洌肚笾T野?!?明 葉盛 水東日記·二程遺書:“ 宋 時所刻書,其匡廓中摺行上下不留黑牌,首則刻工私記本版字數(shù),次書名,次卷第數(shù)目,其末則刻工姓名?!?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丹陽 丁皋 ,字 鶴洲 ……撰《傳真心領》二卷。分三停五部,先從匡廓畫起。以為肖與否,皆繫于是?!?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傳真心領:“余觀世人畫像多從鼻起, 丁氏 則先畫匡廓?!?/div>
分類:輪廓
《漢語大詞典》:匡谷
匡形的山谷。謂谷四面山峰拔起,中部低下。 清 朱彝尊 《奉召赴都經泰岳遙望有作》詩:“崇巖倚重云,白日繫匡谷?!?/div>
《漢語大詞典》:匡改
糾正,改正。漢書·游俠傳序:“及至 漢 興,禁網疏闊,未之匡改也?!?span id="zcukwoj"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始自 秦 世……宰牧相累,監(jiān)察相司,人懷異心,上下殊務。 漢 承其緒,莫能匡改?!?/div>
分類:糾正改正
《韻府拾遺 陽韻》:翼匡
漢書藝文志:后蒼治詩,授翼奉蕭望之匡衡。衡授師丹伏理,由是有翼匡師伏之學。
《漢語大詞典》:匡奉
輔佐擁戴。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致仕盧公神道碑》:“其裔孫又能以大義匡奉,且救諸侯之患,宜其百代滋盛矣。”
《漢語大詞典》:匡過(匡過)
糾正過失。漢書·儒林傳·轅固:“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殺而何?”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匡過弼違者,社稷之骾也。”
《漢語大詞典》:匡廬圖
中國畫。五代荊浩作。絹本立軸。水墨。畫面為全景山水,立式構圖。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層巒錯落,磴道沿懸崖盤旋而上。瀑布縷縷,扶搖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農屋。筆墨皴染兼?zhèn)?,滋潤渾厚?/div>
《漢語大詞典》:匡率
匡正統(tǒng)領。《漢書·師丹傳》:“夫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輔善相過,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匡勷
(1).幫助;輔助。 清 沈濤 《瑟榭叢談》卷下:“余整飭書院,捐置義冢諸事,皆賴其匡勷之力。”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該處商民深明大義,捐貲御侮,紳士實力匡勷,入城之議已寢?!?br />(2).惶遽不安貌。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單丁下戶,則緩其銜轡,周其情隱;雖兵革匡勷,皆有恃而不恐?!?/div>
《漢語大詞典》:匡飾(匡飾)
見“ 匡飭 ”。
《漢語大詞典》:匡飭(匡飭)
亦作“ 匡飾 ”。 匡正整治。史記·秦始皇本紀:“匡飭異俗,陵水經地?!?span id="xbw7vjc" class="book">《漢書·高后紀》:“ 高皇帝 匡飭天下,諸有功皆受分地為列侯,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顏師古 注:“匡,正也。飭,整也。” 唐 白居易 《除任迪簡檢校右仆射制》:“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此先所以匡飾天下也?!?明 歸有光 《魏誠甫行狀》:“聞太常之訓,忽焉有感,遂砥礪於學,以禮自匡飭?!?/div>
分類:匡正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