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匡阜
江西 廬山 的別稱。 唐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廬山》詩:“中流見 匡阜 ,勢壓 九江 雄?!?唐 劉軻 《廬山黃石巖院記》:“古老有言曰:太極之氣積而為山岳,洩而為川瀆。然則 匡阜 之氣,其大也乎?” 唐 李德裕 《大孤山賦》序:“余剖符 淮 司,道出 蠡澤 。屬江天清霽,千里無波;點 大孤 於中流,昇旭日於 匡阜 。不因左官,豈遂斯游?”
分類:江西廬山
《國語辭典》:匡復(匡復)  拼音:kuāng fù
挽救危難,復興國家?!段倪x??兹凇U撌⑿⒄聲罚骸肝┕飶蜐h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埂赌鲜贰>硪?。宋武帝本紀》:「以公有匡復之勛,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div>
《漢語大詞典》:匡世
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漢 蔡邕 《述行賦》:“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於朝隱,蓋有餘力故也?!?span id="fr3tizq" class="book">《南史·王訓傳》:“ 旦奭 匡世功, 蕭 曹 佐甿俗。”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然其説之偏于一方,視為匡世之術可耳,無足深難也?!?/div>
《漢語大詞典》:匡贊(匡贊)
亦作“ 匡賛 ”??镎o佐。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深達先天之運,匡贊奉時之業(yè)?!?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王晏傳》:“ 隆昌 以來,運集艱難,匡賛之功,頗有心力?!?span id="ejw6lgs" class="book">《舊唐書·儒學傳上·劉納言》:“ 劉納言 收其餘藝,參侍經(jīng)史,自府入宮,久淹歲月,朝游夕處,竟無匡贊。” 清 曾國藩 《戶部員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議蠲逋賦,厘定鹺政,多所匡贊?!?/div>
分類:匡正輔佐
《韻府拾遺 陽韻》:于匡
后漢書光武紀:更始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于匡降,皆復爵位。
《國語辭典》:匡正  拼音:kuāng zhèng
糾正、矯正?!蹲髠?。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啟之愿也,敢不聽從?」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讔》:「于是東方枚皋,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乃亦徘也;見視如倡,亦有悔矣?!?/div>
《漢語大詞典》:匡弼
匡正輔佐;糾正補救。 漢 蔡邕 《瑯邪王傅蔡朗碑》:“驕盈僣差,或蹈憲理,非弘直碩儒,莫能匡弼?!?span id="pxk1gzo" class="book">《后漢書·左雄傳》:“伏見議郎 左雄 ……實有王臣蹇蹇之節(jié), 周公 謨 成王 之風。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span id="puja7qh" class="book">《明史·徐溥傳》:“國家設 文淵閣 ,命學士居之,誠欲其謨謀政事,講論經(jīng)史,培養(yǎng)本原,匡弼闕失,非欲其阿諛順旨,惟言莫違也?!?清 薛福成 《書太監(jiān)安德海伏法事》:“嚮非列圣家法之嚴,皇太后之明圣與諸大臣之匡弼,其安能若是神速哉!”
《漢語大詞典》:匡人
(1). 周 代官名。職掌巡行邦國,宣告法令和糾察邦治之官。《周禮·夏官·匡人》:“匡人掌達法則,匡邦國而觀其慝,使無敢反側,以聽王命?!?br />(2). 春秋 衛(wèi)國 匡 地的人。 孔子 周游列國,途經(jīng) 匡 地。因 匡 人曾受 魯國 陽貨 的殺擄,而 孔子 的相貌又象 陽貨 ,故遭到 匡 人的圍攻。論語·子罕:“子畏於 匡 ,曰:‘……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 人其如予何?’”晉書·孔群傳:“ 羣 非 孔子 ,厄同 匡 人。”紅樓夢第五六回:“ 湘云 道:‘怎么 匡 人看見 孔子 ,只當是 陽貨 呢?’”
《漢語大詞典》:匡俗
(1).匡正時俗。魏書·逸士傳序:“比夫邁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
(2).傳說中的人物。一說名“匡?!薄3鲎?殷 、 周 之際,又傳為 周武王 時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學仙得道,結廬隱居于 南障山 。故世稱 南障山 為 廬山 、 匡山 、 匡廬 ,尊 匡俗 為 匡 神。 豐子愷 《廬山面目》:“ 周朝 的 匡俗 曾經(jīng)在這里隱居?!眳⒁姟?匡神 ”。
《漢語大詞典》:匡神
江西 廬山 之神。又稱 匡 君。相傳 匡俗 (一說 匡裕 )得道于此,后世奉為神,立廟以祀之。 清 江炳炎 《憶舊游·送楊耘谷游江楚諸勝》詞:“忽起飄然興,指落霞 南浦 ,長揖 匡 神?!眳㈤?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卷二。
《漢語大詞典》:匡居
安居。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世固有負蒼生之望,為道德之宗,起而應事,望實并損者,何哉?以匡居之虛理驗諸實事,其效者十不三四?!?清 馮桂芬 《黃漱莊大令夢菊滇南事跡序》:“余嘗謂士大夫居官,能以書生匡居坐論之語毅然實見諸施行者,必為好官。” 清 譚嗣同 《思緯氤氳臺短書--報貝元徵》:“我輩匡居逸豫,超然事表,但覺彼之失機后時,而當局者步步荊棘。” 周振甫 注:“匡居,安居?!?/div>
分類:安居
《漢語大詞典》:墻匡(牆匡)
亦作“墻匡”。 圍墻;墻垣。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養(yǎng)雞:“別筑墻匡,開小門;作小廠,令鷄避雨日。” 唐 鄭谷 《再經(jīng)南陽》詩:“寥落墻匡春欲暮,燒殘宮樹有花開?!?前蜀 韋莊 《長安舊里》詩:“滿目墻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元 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遙望那東 岱岳 萬丈巔峯,怎不見 泰安州 四面兒墻匡?!?/div>
分類:圍墻墻垣
《駢字類編》:大匡
管子:是以圣人小征而大匡,不失天時,不空地利。
《漢語大詞典》:匡襄
輔佐幫助。《封神演義》第八八回:“八百諸侯稱碩德,千年師帥頌匡襄?!?鄭觀應 《盛世危言·書吏》:“特開內閣總理,樞機六卿,分職各司,其屬即古之四岳九官輔弼匡襄之職也?!?陳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慶起義記》:“及 熊成基 調至 安慶 , 范 乃竭力匡襄?!?/div>
分類:輔佐幫助
《漢語大詞典》:匡益
匡正補益。后漢書·劉瑜傳:“今三公在位,皆博達道蓺,而各正諸己,莫或匡益者,非不智也,畏死罰也?!?唐 元稹 《高釴授起居郎制》:“ 高釴 、 何士乂 等,富有文章,優(yōu)於行實,捃拾匡益,殆無闕遺?!?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我與卿言于此不盡,可來 延英 ,訪及大政,多所匡益?!?span id="q8as7th" class="book">《金史·黃久約傳》:“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div>
分類:匡正補益
《漢語大詞典》:匡佐
匡正輔助。后漢書·荀彧傳:“ 彧 明有意數(shù),見 漢 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span id="y6lcsoj"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捉季布變文》:“陛下千金招召收,必能匡佐作忠臣。”舊唐書·宦官傳·田令孜:“鑾輿返正, 令孜 頗有匡佐之功,時 令孜 威權振天下。”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 李白 ﹞果是不凡。皇上若聘取來京,必能潤色鴻業(yè),匡佐太平?!?/div>
分類:匡正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