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00,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北道
水宿
胡虜
北朝
胡沙
胡越
五州
弦索
胡人
四天
南牧
奚奴
獫狁
朔云
北游
《漢語大詞典》:北道
(1).我國古代中原地區(qū)對(duì)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據(jù)漢書·西域傳,自 玉門關(guān) 和 陽關(guān) 以西,大體經(jīng)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脈 和 塔里木河 之間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過 蔥嶺 ,通往今 中亞 各地。據(jù)隋書·裴矩傳,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體經(jīng)今 新疆 天山山脈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亞 和 西亞 。另據(jù) 唐 道宣 釋迦方志卷上,還有一條自 伊州 經(jīng)今 天山山脈 和 塔里木河 之間的通道西行,越過 凌山 ,通往今 中亞 各地的路線。 玄奘 赴 印 時(shí),即取此線。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詠春柳》云:‘ 西湖 送我離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div>
《漢語大詞典》:水宿
星座名。古代天文學(xué)家對(duì)北方列星七宿的總稱。《后漢書·崔駰傳》:“陰事終而水宿藏?!?李賢 注:“水宿謂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也。”國語·周語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 三國 吳 韋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牽牛皆水宿,言得水類?!?/div>
《國語辭典》:胡虜(胡虜)  拼音:hú lǔ
北狄。宋。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國語辭典》:北朝  拼音:běi cháo
1.泛指北方的王朝。如晉人對(duì)契丹、宋人對(duì)遼金之稱?!缎挛宕?。卷一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昔先帝起太原時(shí),欲擇一子留守,謀之北朝皇帝?!?br />2.(西元386~577)從北魏統(tǒng)一北方開始,到隋文帝滅北周為止,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史稱為「北朝」。
《國語辭典》:南北朝  拼音: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東晉以后,宋、齊、梁、陳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南朝。后漢、東西魏、北齊、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滅陳,方告統(tǒng)一。
《漢語大詞典》:胡沙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風(fēng)沙。 唐 鮑君徽 《關(guān)山月》詩:“朔風(fēng)悲邊草,胡沙暗虜營?!?宋 蘇軾 《書李伯時(shí)所藏韓干馬》詩:“忽見 伯時(shí) 畫天馬,朔風(fēng)胡沙生落錐?!?明 莫止 《送李中丞赴鎮(zhèn)》詩:“低飛鴻雁胡沙靜,遠(yuǎn)遁鯨鯢瀚海清?!币嘀负司幼〉牡貐^(qū)。 宋 姜夔 《疏影》詞:“ 昭君 不慣胡沙遠(yuǎn),但暗憶, 江 南 江 北?!?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86581' target='_blank'>《宣和遺事》后集:“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mèng)遶胡沙?!?br />(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勢(shì)焰。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二:“但用 東山 謝安石 ,為君談笑靜胡沙?!?宋 陸游 《送李德遠(yuǎn)寺丞奉祠歸臨川》詩:“旰食煩明主,胡沙暗舊京?!?清 顧炎武 《贈(zèng)于副將元?jiǎng)挕?/span>詩:“召對(duì) 越王 宮,胡沙四面起?!?br />(3).鯊魚的一種。爾雅翼·釋魚三:“今摠謂之沙魚,大而長喙如鋸者名胡沙,性良而肉美?!眳㈤?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鱗四·鮫魚。
(4).復(fù)姓。 金 有 胡沙補(bǔ) 。見金史本傳。
《國語辭典》:胡越  拼音:hú yuè
1.胡與越。泛指中國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漢。鄒陽 上書吳王:「臣聞秦倚曲臺(tái)之宮,懸衡天下,畫地而人不犯,兵加胡越?!固?。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br />2.胡在北、越在南,比喻相隔遙遠(yuǎn)?!痘茨献?。俶真》:「六合之內(nèi),一舉而千萬里,是故自其異者視之,肝膽胡越。」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況以膠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進(jìn)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牽攣乖隔,各欲白首。」
3.胡、越等民族時(shí)有侵犯中國邊境之舉,因以比喻禍患。漢。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漢語大詞典》:五州
南朝 時(shí)指北方的領(lǐng)土。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春方動(dòng)辰駕,望幸傾五州?!?李善 注:“尚書有十二州, 宋 得其七,故謂北境云五州?!?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片言而求三輔,一説而定五州?!?/div>
《國語辭典》:弦索(絃索)  拼音:xián suǒ
弦樂器上的絲弦。宋。蘇軾老人行〉:「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國語辭典》:胡人  拼音:hú rén
古代對(duì)北方異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稱呼?!段倪x。賈誼。過秦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bào)怨。」唐。王昌齡 胡笳曲:「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挂卜Q為「胡兒」。
《漢語大詞典》:四天
(1).四方的天空。 唐 沈佺期 《從幸香山寺應(yīng)制》詩:“嶺上樓臺(tái)千地起,城中鐘鼓四天聞?!?唐 徐凝 《八月燈夕寄游越施秀才》詩:“四天凈色寒如水,八月清輝冷似霜?!?宋 柳永 《少年游》詞:“夕陽島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br />(2).即四禪天。 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俱處三界,獨(dú)與神游;包括四天,卷舒萬劫?!?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突厥寺碑》:“六合之內(nèi),存乎方冊(cè);四天之下,聞諸象教。” 唐 王維 《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開敷次第,連九冬之月;種類若干,多四天所雨?!眳⒁姟?四禪天 ”。
(3).道教以東方九氣青天、南方三氣丹天、西方七氣素天、北方五氣玄天為四天。參閱云笈七籤卷二一。
《漢語大詞典》:四禪天(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諸天之說。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諸天又分為四禪:初禪為大梵天之類;二禪為光音天之類;三禪為遍凈天之類;四禪為色究竟天之類。色究竟天為色界的極處。參閱法苑珠林卷五。
《國語辭典》:南牧  拼音:nán mù
向南牧馬。比喻北胡南侵?!段倪x。任昉。宣德皇后令》:「及擁旄司部,代馬不敢南牧?!埂段倪x。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偵諜不敢東窺,駝馬不敢南牧。」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埂读凝S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從小奚奴,躡露奔波,履襪沾濡?!挂卜Q為「奚童」。
《國語辭典》:獫狁(獫狁)  拼音:xiǎn yǔn
匈奴于周朝時(shí)的名稱。參見「匈奴」條。
《國語辭典》:獫狁(玁狁)  拼音:xiǎn yǔn
匈奴于周朝時(shí)的名稱。參見「匈奴」條。
《國語辭典》:朔云(朔雲(yún))  拼音:shuò yún
1.北方的云氣。唐。嚴(yán)武〈軍城早秋〉詩:「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br />2.朔方、云中二郡的合稱?!段倪x。顏延之。赭白馬賦》:「眷西極而驤首,望朔云而蹀足?!?/div>
《漢語大詞典》:北游
往北方游歷。游,也寫作“游”。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家貧,假貸無所得,迺北游 燕 、 趙 、 中山 ,皆莫能厚遇,為客甚困?!?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從弟苗君胄書》:“閒者北游,喜歡無量,登 芒 濟(jì) 河 ,曠若發(fā)蒙?!?晉 陸機(jī) 《苦寒行》:“北游 幽 朔 城,涼野多險(xiǎn)難?!?明 陶宗儀 輟耕錄·龐居士:“ 元和 六年,北游 襄 漢 ,隨處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