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天璣(天璣)  拼音:tiān jī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三顆,在西方為大熊座γ星。清。游藝《天經(jīng)或問前集。卷三。經(jīng)星名位》:「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jī),陰陽之元本也。……其第一星曰天樞,為天;二曰天璇,為地;三曰天璣,為日;四曰天權(quán),為時(shí);五曰玉衡,為音;六曰開陽,為律;七曰瑤光,為星?!挂沧鳌柑鞕C(jī)」。
《漢語大詞典》:斗衡
(1).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名玉衡。史記·天官書“夜半建者衡”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衡,北斗衡也。言北斗夜半建用斗衡指寅?!?br />(2).泛指斗杓。 唐 韓鄂 《歲華紀(jì)麗·正月》:“鴈序南迴,斗衡東指。”
《漢語大詞典》:旋璣(旋璣)
亦作“ 旋機(jī) ”。
(1).北斗七星中的第二星、第三星。亦泛指北斗。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 司馬貞 索隱引《春秋運(yùn)斗樞》:“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quán),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蓋登旋璣之眇邈,則知井谷之至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瓊?cè)A之室,紫翠丹房……上通旋機(jī),元?dú)饬鞑肌!?br />(2).古代觀測天文的儀器。尚書大傳卷一上:“正月上日,受終於 文祖 ,在旋機(jī)玉衡,以齊七政?!?span id="l0lw8c8" class="book">《書·舜典》作“璿璣”。 三國 魏 阮侃 《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面邊水而知天下之寒,察旋機(jī)而得日月之動?!?/div>
《漢語大詞典》:從魁(從魁)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別稱。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天魁者,斗魁第一星也,斗魁第一星抵于戌,故曰天魁。從魁者,斗魁第二星也,斗魁第二星抵于酉,故曰從魁?!?/div>
《漢語大詞典》:部星
(1).古代指二十八宿部內(nèi)之星座。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部星三百,衛(wèi)星三千?!?span id="8yueikq" class="book">《史記·天官書》:“紫宮、房心、權(quán)衡、咸池、虛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官列宿部內(nèi)之星?!?br />(2).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yīng)星,主兵?!?/div>
《漢語大詞典》:瑤璣(瑤璣)
璇璣。北斗七星中前四星。泛指北斗。《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五·齊鳳皇銜書伎辭》:“皇 齊 啟運(yùn)從瑤璣,靈鳳銜書集紫微?!?/div>
《漢語大詞典》:宮斗
即天樞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太平御覽卷八七二引《禮斗威儀》:“宮星黃大,其餘六星耀光四起?!?宋均 注:“宮斗,北斗魁星也。”
《國語辭典》:天璇  拼音:tiān xuán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二顆,在西方為大熊座β星。《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琁,三曰璣,四曰權(quán),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div>
《漢語大詞典》:璇柄
亦作“璿柄”。 北斗七星的斗柄。 宋 范成大 《夜行上沙見梅記東坡作詩招魂之句》詩:“ 蘇仙 上賓天,妙意終難陳。璿柄忽傾墮,曉嵐愁翠昏。”
《漢語大詞典》:葉詣(葉詣)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神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北斗魁第一星神名曰 執(zhí)陰 ,第二星曰 葉詣 ?!?/div>
《國語辭典》:星群  拼音:xīng qún
構(gòu)成特定圖樣的一群恒星,例如北斗七星。
《國語辭典》:指極星(指極星)  拼音:zhǐ jí xīng
可用來協(xié)助找到北極星的恒星。例如北斗七星杓部外側(cè)的兩顆,即天樞、天璇二星,藉此兩星往杓口方向延伸約五倍距離,可找到北極星。
《國語辭典》:大熊星座  拼音:dà xióng xīng zuò
星座名。位于北天。著名的北斗七星在此星座中。
《國語辭典》:持衡擁璇(持衡擁璇)  拼音:chí héng yǒng xuán
衡、璇,為北斗七星中的二顆星。「持衡擁璇」比喻執(zhí)掌國家的權(quán)柄。《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jì)》:「昔放勛馭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