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北山  拼音:běi shān
1.北面的山?!对娊?jīng)。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br />2.鐘山的別名。參見「鐘山」條。
3.北邙山的別名。參見「北邙山」條。
4.八公山的別名。參見「八公山」條。
5.《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够蛞詾閯谟谕跏露坏灭B(yǎng)其父母者所作的詩。首章二句為:「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漢語大詞典》:北山移
《北山移文》的省稱。 唐 路應(yīng) 《仙巖四瀑布》詩:“胥念滄波遠(yuǎn),徒懷魏闕期。徵黃應(yīng)計日,莫鄙《北山移》?!?宋 辛棄疾 《行香子》詞:“小窗高臥,風(fēng)展殘書???span id="eqvp2w8" class="book">《北山移》、《盤谷序》、《輞川圖》?!?郁達(dá)夫 《秋夜懷人》詩之七:“別是尋常會卻奇,美人淚比《北山移》?!眳⒁姟?北山 ”。
《國語辭典》:北山  拼音:běi shān
1.北面的山?!对娊?jīng)。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br />2.鐘山的別名。參見「鐘山」條。
3.北邙山的別名。參見「北邙山」條。
4.八公山的別名。參見「八公山」條。
5.《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北山,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為勞于王事而不得養(yǎng)其父母者所作的詩。首章二句為:「陟彼北山,言采其杞?!?/div>
《漢語大詞典》:北山文
《北山移文》的省稱。 唐 白居易 《和錢員外青龍寺上方望舊山》詩:“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動《北山文》?!?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詩:“早投南郭隱,不待《北山文》?!?清 方文 《中秋》詩:“故園歸未得,長愧《北山文》?!眳⒁姟?北山 ”。
《國語辭典》:北山  拼音:běi shān
1.北面的山。《詩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br />2.鐘山的別名。參見「鐘山」條。
3.北邙山的別名。參見「北邙山」條。
4.八公山的別名。參見「八公山」條。
5.《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jù)〈詩序〉:「北山,大夫刺幽王也。」或以為勞于王事而不得養(yǎng)其父母者所作的詩。首章二句為:「陟彼北山,言采其杞?!?/div>
《漢語大詞典》:北山志
歸隱的愿望。 南朝 梁 吳均 《酬別江主簿屯騎》詩:“我有北山志,留連為報恩?!?/div>
分類:歸隱愿望
《國語辭典》:北山移文  拼音:běi shān yí wén
文章名。南朝齊孔稚圭撰。敘述周颙和孔稚圭等初隱居鐘山,周颙后應(yīng)詔出任海鹽縣令,期滿回京,路過鐘山,孔稚圭遂撰此文,假托山神之意,諷刺周颙違背前約,熱中功名利祿。此處北山指鐘山。
《漢語大詞典》:北山摩崖造像
在重慶市大足縣西北北山上。以佛灣為中心,包括觀音坡、佛耳峰、營盤山,長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兩宋。共二百九十窟龕,造像近萬軀。還有碑碣《古文孝經(jīng)》石刻,是世界僅存的古本。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國語辭典》:北山羊  拼音:běi shān yáng
羱羊的別名。參見「羱羊」條。
《漢語大詞典》:水北山人
唐 石洪 的別號。 石洪 曾隱居十余年,后仍出仕。 唐 韓愈 《寄盧仝》詩:“ 水北山人 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宋 張孝祥 《西江月·蘄倅李君達(dá)才起兵河?xùn)|》詞:“不識 平原太守 ,向來 水北山人 。世間功業(yè)謾虧成,華髮蕭蕭滿鏡。”參閱新唐書·石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