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事去矣  拼音:dà shì qù yǐ
形容事情已無法挽回。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大事去矣,人之云亡?!?/div>
《國語辭典》:曹社之謀(曹社之謀)  拼音:cáo shè zhī móu
語本《左傳。哀公七年》:「初,曹人或夢眾君子立于社宮,而謀亡曹。」比喻亡國的預(yù)兆。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漢語大詞典》:府兵制
起于 西魏 、行于 北周 和 隋 ,興于 唐 初的一種兵制。 宇文泰 掌握 西魏 政權(quán)時所創(chuàng)立,其制為:置六軍,合為百府,分屬二十四軍開府,選拔體力強者充府兵,另立戶籍。 隋 代府兵戶籍改屬州縣。 唐 初整頓成為兵農(nóng)合一的軍事制度。府兵終身服役,征發(fā)時自備兵器資糧,定期宿衛(wèi)京師,戍守邊境。自 唐高宗 時起因府兵負擔(dān)過重等原因,漸見其弊,至 天寶 八年(公元749年)折沖府( 唐 代府兵制軍府的總稱)無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實亡。參閱新唐書·兵志。
《漢語大詞典》:紇豆陵(紇豆陵)
復(fù)姓。 北周 有 紇豆陵伊利 。見周書·文帝紀上。
《漢語大詞典》:侯莫陳(侯莫陳)
復(fù)姓。 北周 有 侯莫陳崇 。見周書·侯莫陳崇傳。
《漢語大詞典》:侯伏侯
復(fù)姓。 北周 有 侯伏侯龍恩 。見周書·武帝紀上。
《漢語大詞典》:侯呂陵
復(fù)姓。 北周 有 侯呂陵始 。見周書·楊乾運傳。一說,“侯呂陵”當作“俟呂陵”。見 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呂氏》
《漢語大詞典》:回樂峰(迴樂峯)
即 回樂峰 。山名。 北周 置 回樂縣 ,在今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靈武縣 境。 葉楚傖 《九秋》詩:“ 迴樂峯 頭雙雁落, 洞庭 波外一帆開?!币徽f,峯,當作“烽”。烽,烽燧, 回樂烽 ,烽火臺名。 蔣禮鴻 《義府續(xù)貂·烽》:“蓋 唐 時邊塞之地多以烽名,概以其地置有烽燧故耳……又 李益 有《軍次陽城烽舍北流泉》詩、《暮過回樂烽》詩、《上黃堆烽詩》,亦皆以烽為名。 益 又有《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云:‘ 回樂峯 前沙似雪, 受降城 上月如霜?!?span id="78dvpgy" class="book">《全唐詩》注:峯一作烽。據(jù)《暮過回樂烽》一題,足知此詩亦是烽非峯。而傳寫之本如 王士禛 唐人萬首絶句選、近人 高步瀛 《唐宋詩舉要》,皆作峯字,蓋失考爾。”
《漢語大詞典》:賀屯(賀屯)
復(fù)姓。 北周 侯植 以戰(zhàn)功被賜姓 賀屯 。見周書·侯植傳。
《漢語大詞典》:鳪衣
北周 和 隋 時皇后采桑時所穿的翟衣,色黃。隋書·禮儀志六:“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采桑則服鳪衣?!?span id="otiynhd" class="book">《文獻通考·王禮九》:“﹝ 后周 制﹞后服十又二等,其翟衣六……採桑則服鳪衣?!?/div>
《國語辭典》:藏龍臥虎(藏龍臥虎)  拼音:cáng lóng wò hǔ
比喻潛藏著人才。如:「這地方藏龍臥虎,你可不要小覷他們。」也作「臥虎藏龍」。
《漢語大詞典》:八丁兵
南北朝 北周 實行過的一種兵制,把境內(nèi)民丁分八批輪換服役。周書·武帝紀上:“三月丙寅,改八丁兵為十二丁兵,率歲一月役?!?span id="6dxpkeu"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二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八丁兵者,凡境內(nèi)民丁分為八番,遞上就役?!?/div>
《漢語大詞典》:大利稽
復(fù)姓。 北周 賜 蔡祐 姓 大利稽氏 。見周書·蔡祐傳。
《漢語大詞典》:叱干
復(fù)姓。 北周 有 叱干麒麟 。見周書·宇文貴傳。
《漢語大詞典》:叱列伏
復(fù)姓。 北周 有 叱列伏龜 。見北史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