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化緣(化緣)  拼音:huà yuán
1.僧、尼、道士向人求乞布施。因布施者與仙佛結(jié)下善緣,故稱為「化緣」?!段饔斡洝返诙鸹兀骸改抢蟽郝牭眠@篇言語,哈哈笑道:『原來是個(gè)撞頭化緣的熟嘴兒和尚?!弧埂队魇烂餮?。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寺里有兩個(gè)小和尚都去化緣,因此寺中冷靜,無人走動(dòng)?!挂卜Q為「募化」、「求化」。
2.與俗世的因緣。唐。白居易〈唐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隨順化緣,故坐甘露壇而誓眾生盟者二十年?!埂毒暗聜鳠翡?。天竺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吾化緣已終,當(dāng)歸寂滅。」
《國語辭典》:募緣(募緣)  拼音:mù yuán
化緣、募款結(jié)緣。如:「這個(gè)和尚發(fā)愿要建一座大廟,到處募緣?!骨?。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二。珠兒》:「會(huì)有眇僧,募緣于市,輒知人閨闥,于是相驚以神?!?/div>
分類:化緣
《漢語大詞典》:乞索
(1).猶乞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康僧淵 初過 江 ,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營?!?span id="kakqgie"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元年》:“ 泉明 詣?dòng)H故乞索,隨所得多少贖之?!?元 王惲 《覓風(fēng)字歙硯詩贈(zèng)侍其府尹》:“書生乞索態(tài),殆是心貪邪?”
(2).化緣。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崇真寺:“詔不聽持經(jīng)像沿路乞索?!?br />(3).索取。 宋 葉適 《宋武翼邵君墓志銘》:“場監(jiān)至賤也,走書乞索日至?!?/div>
《國語辭典》:乞化  拼音:qǐ huà
1.討飯、要錢。元。李文蔚《圯橋進(jìn)履》第二折:「見如今沿門乞化,抵多少日轉(zhuǎn)他那千階。」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這先生真?zhèn)€是乞化的,買得五十文錢酒,怎生又要案酒?」
2.和尚、道士等化齋飯。元。李好古《張生煮?!返谌郏骸赴潮臼浅黾胰?,便乞化何妨?」《西游記》第四四回:「出家人以乞化為由,卻不化齋吃,怎生有錢買?」
分類:行乞化緣
《國語辭典》:募化  拼音:mù huà
僧尼等求人布施財(cái)物?!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复壹僭煲槐揪壊?,只說龍華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也稱為「化緣」、「求化」。
《漢語大詞典》:丏緣(丏緣)
猶化緣。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三:“僧乃丏緣,即山背建浮屠,望之如卓一筆?!?/div>
分類:化緣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訪道者不遇詩:「及戶無行跡,游方應(yīng)未歸?!埂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笓u身一變,變做個(gè)游方的云水全真?!挂沧鳌赣畏健?。
《國語辭典》:家?! ?span id="wi0e28i" class='label'>拼音:jiā cháng
1.家中日常的事務(wù)。宋。張?jiān)?/a> 浣溪沙。棐幾明窗詞:「棐幾明窗樂未央,熏爐茗碗是家常?!?br />2.尋常?!都t樓夢》第三七回:「家常送東西的傢伙也多,巴巴的拿這個(gè)去。」《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家常吃的總不過是高粱窩窩、小米尖餅之類。」
《漢語大詞典》:瓶缽(瓶鉢)
(1).僧人出行所帶的食具。瓶盛水,缽盛飯。 唐 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詩:“唯將舊瓶鉢,卻寄白云中?!?唐 姚合 《寄無可上人》詩:“終須執(zhí)瓶鉢,相逐入 牛頭 ?!?br />(2).指僧人化緣。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作造寺疏》:“巖飾之理難階,瓶鉢之資已罄?!?br />(3).指僧人。 唐 翁承贊 《題景祥院》詩:“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div>
《漢語大詞典》:緣化(緣化)
佛教語?;墶V^勸化有緣者,使行布施。 宋 蘇軾 《與程正輔提刑書》之十五:“意欲買此陂,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囊中已罄,輒欲緣化,老兄及 子由 各出十五千足,某亦竭力共成此一事?!?宋 王鞏 甲申雜記:“愿緣化於此作一行宮?!?明 馬愈 《馬氏日鈔·異騾》:“道士控羣騾,日行巷陌間,以芻豆為由,緣化錢物。”
《漢語大詞典》:化主
(1).教化之主。佛家對佛的稱謂。《維摩詰經(jīng)·佛目品》:“隨其心浄,則一切功德浄?!?后秦 維摩羅什 注:“具下三浄,則與化主同德,故曰一切浄也。”《維摩詰經(jīng)問疾品變文》:“往 毗耶 ,辭化主,逡巡即是登途去?!?br />(2).佛家指掌管化緣的僧徒。古尊宿語錄:“諸方化主往來多,青山緑山意如何?!?span id="4ygw4sw"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回:“還有那管藏的喚做藏主,管殿的喚做殿主,管閣的喚做閣主,管化緣的喚做化主,管浴堂的喚做浴主,這個(gè)都是主事人員,中等職事?!?/div>
《國語辭典》:斂衣(斂衣)  拼音:liàn yī
聚集零碎布頭所制成的衣服。
《漢語大詞典》:斂服(斂服)
殯殮時(shí)給死人穿的衣服。斂,通“ 殮 ”。儀禮·既夕禮:“柩至于壙,斂服載之。”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宋武帝誄》:“髽首冠弁,穿胸?cái)糠!?span id="4ckasks" class="book">《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朕念王果萌異志,兵權(quán)在握,何事不可為?乃不於彼時(shí)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斂服僭用龍袞,證為覬覦,有是理乎?”
《國語辭典》:斂衽(斂衽)  拼音:liàn rèn
1.整理衣襟,表示恭敬?!稇?zhàn)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埂段倪x。潘岳。秋興賦》:「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br />2.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禮,后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李斂衽曰:『如有醫(yī)國手,使妾得無負(fù)郎君,便當(dāng)埋首地下,敢復(fù)靦然于人世耶!』」也作「襝衽」。
《國語辭典》:赴齋(赴齋)  拼音:fù zhāi
化緣、做功德等佛事?!短綇V記。卷一一○。周珰》引晉。王琰《冥祥記》:「三日僧赴齋,忘持小品。至中食畢,欲讀經(jīng),方憶,甚惆悵?!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今日師父赴齋去了,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著,待師父回來報(bào)知?!?/div>
《國語辭典》:緣簿(緣簿)  拼音:yuán bù
僧寺化緣募捐的簿冊。《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待我假造一本緣簿,只說龍華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塊洋錢,要是肯捐,功德無量?!?/div>
《漢語大詞典》:題緣(題緣)
(1).在化緣簿上題署。謂認(rèn)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興醫(yī)院以濟(jì)疾苦,係富貴好善,仰體天父天兄圣心者,題緣而成其舉?!?br />(2).指認(rèn)捐的款項(xiàng)。《南京日報(bào)》1984.1.16:“到處造謠惑眾,以收取題緣、點(diǎn)香費(fèi)為名,詐騙群眾錢財(cái)?!?/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