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0詞典 1分類詞匯 119
《漢語大詞典》:期厲(期厲)
期望勉勵。 明 李東陽 《送翰林編修丁君歸省詩序》:“操文字之事,以從諸先生之后,為其所汲引期厲如此,可謂處得其地?!?/div>
分類:期望勉勵
《國語辭典》:戒勉  拼音:jiè miǎn
告誡勉勵。如:「王老伯戒勉我們的話相當(dāng)嚴(yán)正,令人動容?!?/div>
《漢語大詞典》:警勖(警勗)
警惕勉勵。北齊書·崔昂傳:“ 昂 素勤慎,奉勑之后,彌自警勗,部分科條,校正今古所增損十有七八。”
分類:警惕勉勵
《漢語大詞典》:長倩贈芻(長倩贈芻)
西京雜記卷五:“ 公孫弘 以 元光 五年為國士所推,上為賢良。國人 鄒長倩 以其家貧,少自資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釋所著冠履以與之,又贈以芻一束、素絲一襚、撲滿一枚,書題遺之曰:‘……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類士之立功勛,效名節(jié),亦復(fù)如之,勿以小善不足脩而不為也?!焙笠浴伴L倩贈芻”為勉勵他人從小善做起之典。 唐 鄭孺華 《賦得生芻一束》:“ 孫弘 期射策, 長倩 贈生芻?!?/div>
《國語辭典》:行行出狀元(行行出狀元)  拼音: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諺語)各種行業(yè)中皆會有杰出人物?!秲号⑿蹅鳌返谝灰换兀骸腹脿?,俗話兒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沒有好人哪?」
《國語辭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拼音: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加以真誠,連金石都會為之開裂。用以勉勵人只要有誠心,沒有辦不成的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九:「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貞心不寐,死后重諧?!挂沧鳌妇\所加,金石為虧」、「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國語辭典》:希伯來書(希伯來書)  拼音:xī bó lái shū
《新約圣經(jīng)》的一卷。相傳為寫給希伯來人的信。旨在勉勵猶太基督徒堅持信仰,不要因迫害而背信,也不要被圣殿輝煌禮儀所迷惑,強(qiáng)調(diào)信心的重要,勸勉信徒們要堅定信仰。
《國語辭典》:敦品勵學(xué)(敦品勵學(xué))  拼音:dūn pǐn lì xué
敦厚品德,勉勵向?qū)W。如:「他是個敦品勵學(xué)的好學(xué)生。」
《漢語大詞典》:砥獎
切磋勉勵。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戊簽·皇甫涍》:“司直兄學(xué)臻博極,思覃深湛,余分則友于,義同師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視,商榷砥奬,可得而言?!?/div>
分類:切磋勉勵
《國語辭典》:切磋琢磨  拼音:qiē cuō zhuó mó
切、磋、琢、磨為對玉石象牙等加工的各種方法。語本《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jié)h。毛亨。傳:「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购蟊扔骰ハ嘌芯坑懻?,以求精進(jìn)。唐。元稹戒勵風(fēng)俗德音〉:「士庶人無切磋琢磨之益,多銷鑠浸潤之讒?!?/div>
《漢語大詞典》:切切偲偲
亦作“ 切切節(jié)節(jié) ”。 相互敬重切磋勉勵貌。論語·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切切偲偲,相切責(zé)之皃?!?邢昺 疏:“朋友以道義切磋琢磨,故施於朋友也。”詩·小雅·常棣“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毛 傳“朋友以義,切切然” 唐 陸德明 釋文:“切切然,定本作切切偲偲然?!?唐 孔穎達(dá) 疏:“朋友之交則以義,其聚集切切節(jié)節(jié)然,相勸競以道德,相勉勵以立身,使其日有所得,故兄弟不如友生也。切切節(jié)節(jié)者,切磋勉勵之貌?!?元 秦簡夫《剪發(fā)待賓》第二折:“ 孔子 云與朋友切切偲偲,有朋自遠(yuǎn)方至,如此怕不我重管待!” 明 湯顯祖 《紫釵記·花前遇俠》:“聽他刎頸交切切偲偲,惹的俺斷腸人急急孜孜?!币嗍∽鳌?切偲 ”。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指代匠而切偲,比治素而引喻。” 宋 呂南公 《與傅公濟(jì)書》:“聊申憃言,以備切偲,聽之怒之,唯命而已?!?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交際:“按古今之論友道者,皆主切偲?!?/div>
《漢語大詞典》:讓勖(讓勗)
謂既責(zé)備又勉勵。新唐書·薛萬徹傳:“ 萬徹 在軍中,任氣不能下人,或有上書言狀者,帝愛其功,直加讓勗而已,即為焚書?!?/div>
《漢語大詞典》:匡勵(匡勵)
糾正勉勵。 三國 魏 曹操 《轉(zhuǎn)邴原為五官長史令》:“子弱不才,懼其難正,貪欲相屈,以匡勵之。”
分類:糾正勉勵
《國語辭典》:嘉勉  拼音:jiā miǎn
嘉許勉勵。如:「這次演講比賽,他表現(xiàn)突出,老師特地給予嘉勉。」
《漢語大詞典》:臨別贈言(臨別贈言)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進(jìn)忠告。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三回:“兄弟有一句臨別贈言的話,不知閣下可肯聽受?!币嘧鳌?臨別贈語 ”。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團(tuán)組織的教導(dǎo),教師的囑咐,媽媽的叮嚀,同學(xué)們的臨別贈語,又記取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