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韻府拾遺 職韻》:勸食(勸食)
禮記玉藻:凡侑食,不盡食。疏:凡侑食不盡食者,此明勸食于尊者之法。
分類:勸食
《漢語大詞典》:佐食
(1).陪同進(jìn)餐;勸食。國語·晉語九:“ 獻(xiàn)子 將食,問誰於庭。曰:‘ 閻明 、 叔褒 在。’召之,使佐食?!?韋昭 注:“佐,猶勸也?!?br />(2).古代祭祀中擔(dān)任進(jìn)獻(xiàn)祭品,助尸享用者。尸,祭祀時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北面,立於中庭?!?鄭玄 注:“佐食,賓佐尸食者。”儀禮·士虞禮:“佐食舉肺脊授尸。尸受,振祭,嚌之。”
《國語辭典》:侑食  拼音:yòu shí
1.勸食?!吨芏Y。天官。膳夫》:「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禮記。玉藻》:「凡侑食不盡食,食于人不飽?!?br />2.陪伴尊長或賓客而食。
3.附祭。宋。蘇軾議富弼配享狀〉:「國朝祖宗以來,皆以名臣侑食清廟。」
《漢語大詞典》:侑祠
配享,以后死的功臣、賢哲附祭于祖廟。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祠廟》:“ 泰伯廟 ,在 閶門 內(nèi),舊在門外…… 延陵季子 侑祠焉?!?泰伯 是 春秋 吳 始立的國君, 延陵季子 ( 季札 )是他的二十代孫。
《漢語大詞典》:三宥
(1).指古代對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宥曰不識,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span id="fpz5zfp" class="book">《孔子家語·刑政》:“ 孔子 曰:‘成獄成於吏,吏以獄成告於正,正既聽之,乃告大司寇。聽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獄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聽命而制刑焉?!?王肅 注:“君王尚寬宥,罪雖以定,猶三宥之?!?span id="zjrxfnn"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 清 沈育 《皋陶祠》詩:“主德寬三宥,臣心慎五章?!?br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寬恕三次之制。禮記·文王世子:“公族無宮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湫套铮瑒t曰:‘某之罪在小辟?!唬骸吨!兴居衷唬骸诒??!衷唬骸吨??!兴居衷唬骸诒??!叭叮粚?,走出,致刑于甸人。”《后漢書·張酺傳》:“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br />(3).古代天子、諸侯勸食的禮儀。宥,同“ 侑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鄭玄 注:“宥,猶勸也?!?南朝 梁 蕭子云 《雍雅》詩之二:“百禮斯洽,三宥已行?!卑矗熳?、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進(jìn)食,稱大食。
《漢語大詞典》:獨(dú)侑(獨(dú)侑)
(1).謂只勸食。儀禮·少牢饋食禮:“尸告飽,祝西面于主人之南,獨(dú)侑不拜?!?br />(2).猶言自斟,自飲。 宋 蘇軾 《寄傲軒》詩:“醉哦旁若無,獨(dú)侑一尊醁。”
分類:勸食
《漢語大詞典》:三侑
(1).三勸食。古代貴族大食或祭祀之禮。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鐘鼓?!?span id="nthntzf" class="book">《史記·禮書》:“三侑之弗食也?!?司馬貞 索隱:“禮,祭必立侑以勸尸食,至三飯而后止。每飯有侑一人,故有三侑。既是勸尸,故不相食?!?br />(2).同“ 三宥 ”。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尹知章 注:“侑,寬也。” 石一參 今詮:“侑,通‘宥’。此言用法之嚴(yán),武事尤重于文事?!?/div>
《漢語大詞典》:飯飧(飯飧)
以湯澆飯勸食。禮記·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飯飧。飯飧者,三飯也。” 孔穎達(dá) 疏:“飧,謂用飲澆飯於器中也。禮:食竟,更作三飧以勸助,令飽實使不虛也?!?/div>
分類: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