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氣蓋世
 
騅不逝
  
拔山力盡
     
垓下兵稀
 
淚盡別騅時
 
泣對虞姬
 
四面歌殘
 
四面為楚
 
項籍顧騅
  
楚帳聞歌
  
虞歌訣別

相關人物
項羽
 
虞姬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333~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應劭曰:「楚歌者,謂雞鳴歌也。漢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雞鳴時歌也?!?/span>

簡釋

楚歌:喻孤軍被圍或處境窘迫。唐李商隱《淚》:“人去紫臺秋人塞,兵殘楚帳夜聞歌?!?/p>


例句

高皇冷笑重瞳客,蓋世拔山何所為。 徐夤 偶書

空持拔山志,欲奪天地德。 曹鄴 秦后作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李商隱

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隔岸故鄉(xiāng)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汪遵 項亭

典故
五丁開
 
五丁鑿
 
壯士死
  
五丁愁
 
五丁開道
 
五丁力盡
 
開山力士
  
金牛假道
  
五丁開險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五十三〈揚雄·蜀王本紀〉~44~
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無五丁,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號曰石牛。千人不能動,萬人不能移。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xiāng),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筑成都而縣之。成都在赤里街,張若徙置少城內。始造府縣寺舍,令與長安同制。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亦無道出于蜀。蜀王從萬馀人,東獵褒谷,卒見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遺蜀王,蜀王報以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賀曰:「土者,地也,秦當得蜀矣。」?!肚鼗萃醣炯o》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養(yǎng)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fā)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居蜀之后,不習水土,欲歸。蜀王心愛其女,留之,乃作〈伊鳴之聲〉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不習水土,疾病欲歸,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fā)卒之武都擔土,于成都郭中葬之。蓋地三畝,高七丈,號曰武擔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徑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獻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蜀王登臺,望之不來,因名五婦侯臺。蜀王親埋作冢,皆致萬石,以志其墓。
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開明位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張獠、僰。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未有謚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黑帝也。開明王自夢廓移,乃徙治成都。
《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六〈蛇一·蜀五丁〉
周顯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數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萃踔裢鹾蒙S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時壓殺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為五嶺,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復」,據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為「望婦侯」。作「思妻臺」。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水經注》卷二十七〈沔水上〉
來敏《本蜀論》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

簡釋

五?。河髦腹鬃恐墓Τ济麑?。唐張枯《讀狄梁公傳》:“五丁抉造化,一柱正乾坤?!?/p>

金牛:指蜀道。唐李商隱《井絡》:“將來為報奸雄輩,莫向金牛訪舊蹤?!?/p>


例句

七圣心迷運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元稹 望云騅馬歌

凜凜三伏寒,巉巉五丁跡。 岑參 入劍門作寄杜楊二郎中時二公并為杜元帥判官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張祐 讀狄梁公傳

千里煙霞錦水頭,五丁開得也風流。 李山甫 蜀中寓懷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李嶠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李白 蜀道難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李隆基 幸蜀西至劍門

前驅二星去,開險五丁忙。 杜牧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王維 燕子龕禪師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白居易 答桐花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五丁功再睹,八難事難忘。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富文藝。 駱賓王 疇昔篇

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 駱賓王 錢鄭安陽入蜀

《國語辭典》:四面楚歌  拼音:sì miàn chǔ gē
楚漢相爭,項羽軍隊被漢軍和諸侯兵重重圍困于垓下,兵少糧盡,項羽于夜間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一驚之下以為漢軍已占領楚地,遂連夜奔逃。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后用以比喻所處環(huán)境艱難困頓,危急無援?!度龂尽>砹?。吳書。胡綜傳》:「高祖誅項,四面楚歌?!乖?。王逢〈虞美人行贈邵倅〉詩:「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碭天開五色云?!?/div>
《國語辭典》:垓下  拼音:gāi xià
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于此。
《漢語大詞典》:拔山
(1).比喻力大。《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蓋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 玄宗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詩》:“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趙樸初 《刮地風·詠風暴》曲之一:“拔山卷海看風威,枷鎖齊飛?!?br />(2).比喻極其困難。《漢書·劉向傳》:“用賢則如轉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陰陽之調,不亦難乎!”
分類:困難
《國語辭典》:楚歌  拼音:chǔ gē
1.楚人的歌曲?!妒酚?。卷五五。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弧贡敝堋?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036' target='_blank'>庾信 〈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一:「楚歌饒恨曲,南風多死聲。」
2.引申為危急困頓的聲音。參見「四面楚歌」條。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出:「日輪誰復更揮戈,怕聽軍前盡楚歌?!?/div>
《漢語大詞典》:楚歌四面
見“ 楚歌四合 ”。
《漢語大詞典》: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唐 李白 《擬恨賦》:“若乃 項王 虎鬭,白日爭輝。拔山力盡,蓋世心違。聞 楚 歌之四合,知 漢 卒之重圍?!币嘧鳌?楚歌四起 ”、“ 楚歌四面 ”。 元 馬致遠 《慶東原·嘆世》曲之二:“帳前滴盡英雄淚, 楚 歌四起,烏騅漫嘶?!?清 陳維嵩 《河傳·虞美人花》詞:“ 楚 歌四面,戰(zhàn)旗一片,歲歲 江 東?!眳⒁姟?楚歌 ”。
《國語辭典》:垓下歌  拼音:gāi xià gē
詩歌篇名。秦末西楚霸王項羽所作。項王垓下被圍,夜聞楚歌,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國語辭典》:拔山曲  拼音:bá shān qǔ
項羽兵敗被困時,所唱出的慷慨悲昂歌曲。后常用以描寫英雄末路、悲壯凄涼的情景。宋。陸游〈項王祠〉詩:「時時長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窮途艱?!?/div>
《國語辭典》:五丁  拼音:wǔ dīng
傳說中的五位力士。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道?!固?。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詩:「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div>
《國語辭典》:地崩山摧  拼音:dì bēng shān cuī
土地崩裂,山嶺塌陷。形容遭受巨大變故或重大災難。如:「地震來襲,一時地崩山摧,居民死傷無數?!固?。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國語辭典》:金?! ?span id="locswhx" class='label'>拼音:jīn niú
1.祥瑞之器。梁。孫柔之《瑞應圖。金?!罚骸附鹋#鹌饕?。王者土地開辟,則金牛至。」
2.金質的牛。《太平御覽。卷七一。地部。渚》:「《幽明錄》曰:『淮南牛渚,津水極深,無可算計,人見一金牛,形甚瑰壯,以金為鎖絆?!弧?br />3.比喻利用財力而擁有政治權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