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親赴(親赴)  拼音:qīn fù
親自前往。《三國演義》第一回:「我等親赴血戰(zhàn),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
《漢語大詞典》:過拜(過拜)
前往拜訪。 宋 曾鞏 《代人謝余侍郎啟》:“疎闊已甚,抵棄未能,輒布聽聞,方虞訶譴,屬小兒過拜,辱餘論之見存。”
分類:前往拜訪
《漢語大詞典》:詣問(詣問)
前往叩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時村中來一駝背巫,能以神卜。 成 妻具貲詣問?!?/div>
分類:前往叩問
《國語辭典》:投案  拼音:tóu àn
嫌犯主動到警察局說明犯案的過程,并聽候處理。如:「這件刑案的諸多疑點,在主嫌投案說明后,終于一一得到釐清?!?/div>
《國語辭典》:關(guān)東客(關(guān)東客)  拼音:guān dōng kè
1.前往關(guān)東闖天下的人。如:「許多外地人懷著發(fā)財?shù)拿缐?,來到白雪茫茫的北大荒,成為關(guān)東客?!?br />2.曾在關(guān)東闖過的人。如:「不久前搬來的新鄰居是個關(guān)東客,常說些雪地的故事給我們聽。」
分類:前往
《國語辭典》:殘步(殘步)  拼音:cán bù
順路。《西游記》第五回:「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div>
《漢語大詞典》:赴接
(1).猶銜接。《晉書·王濬傳》:“臣以十五日至 秣陵 ,而詔書以十六日起 洛陽 ,其間懸闊,不相赴接,則臣之罪責宜蒙察恕。”
(2).前往救援、接應。宋書·索虜傳:“﹝ 毛德祖 ﹞又遣將領(lǐng)馬隊,與 洛陽 令 楊毅 合二百騎,緣 河 上下,隨機赴接?!?span id="ocew1nv" class="book">《北齊書·崔瞻傳》:“ 沙苑 之敗, 仲文 持馬尾以渡河,波中乍沒乍出。 高祖 望見之曰:‘ 崔掾 也?!崆泊敖??!?/div>
《漢語大詞典》:趨教(趨教)
前往請教;就教。 明 徐渭 《與梅君書》:“稍涼敬當趨教,兼罄欲言。”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奉訪尊寓不值,不勝悵悵!明早幸駕少留片刻,以便趨教?!?/div>
分類:前往請教
《漢語大詞典》:私就
(1).私自接近。《淮南子·覽冥訓》:“夫道者,無私就也,無私去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br />(2).私自前往。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 忠 惶恐,私就卜問,被不良人疑之,執(zhí)送縣。”
《漢語大詞典》:詣閣(詣閣,詣閤)
亦作“ 詣閤 ”。前往朝廷官署。 南朝 宋 鮑照 《拜侍郎上疏》:“謹詣閣拜疏以聞。”南史·王僧辯傳:“時 貞惠世子 有寵,母詣閤自陳無訓,涕泗嗚咽,眾并矜之?!?/div>
《國語辭典》:趕考(趕考)  拼音:gǎn kǎo
科舉時代俗稱前往應試為「趕考」?,F(xiàn)在泛指前往參加各種考試?!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竻s好那年山東鄉(xiāng)試,還有廢不盡的幾成科舉要考,這個當兒,四遠的書賈都來趕考?!?/div>
《國語辭典》:赴考  拼音:fù kǎo
前去參加考試。如:「赴考前,須再檢查證件是否帶齊?!?/div>
分類:前往應試
《國語辭典》:溫居(溫居)  拼音:wēn jū
前往親友的新居送禮、賀喜。
《漢語大詞典》:朔途
亦作“ 朔涂 ”。 謂前往北方之路。 晉 陸機 《贈馮文羆》:“佇立望朔涂,悠悠迥且深。” 唐 沈佺期 《送陸侍御馀慶北使》詩:“朔途際 遼海 ,春思繞轘轅?!?/div>
分類:前往北方
《漢語大詞典》:致女
古代國君嫁女之后,派遣大夫前往進行聘問的一種禮式。春秋·成公九年:“ 季孫行父 如 宋 致女?!?杜預 注:“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所以致成婦禮,篤婚姻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