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6詞典 2分類詞匯 74
《國語辭典》:淬勉  拼音:cuì miǎn
奮勉?!缎绿茣?。卷八一。三宗諸子傳。許王素節(jié)傳》:「師事徐齊聃,淬勉自彊,帝愛之?!?/div>
分類:刻苦奮勉
《漢語大詞典》:騎牛讀漢書(騎牛讀漢書)
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聞 包愷 的 緱山 ,往從之。以蒲韀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焙笠浴膀T牛讀漢書”形容刻苦攻讀。 宋 陸游 《舟中遣懷》詩:“但思下帷受老子,那復騎牛讀漢書?!?/div>
《漢語大詞典》:勤學苦練
認真學習并且刻苦練習。例如:他的兒子經(jīng)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于也成為書法家。
《漢語大詞典》:十年磨劍(十年磨劍)
賈島 《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劍”比喻多年刻苦磨練。 清 朱彝尊 《解珮令·自題詞集》詞:“十年磨劍, 五陵 結(jié)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div>
《漢語大詞典》:然糠自照
指 南朝 宋 顧歡 燃糠照明、刻苦自學之事。南史·隱逸傳上·顧歡:“ 歡 獨好學……鄉(xiāng)中有學舍, 歡 貧無以受業(yè),於舍壁后倚聽,無遺忘者。夕則然松節(jié)讀書,或然糠自照?!?/div>
《漢語大詞典》:刻砥
刻苦磨礪。 清 方苞 《孫徵君傳》:“其治身務自刻砥,執(zhí)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cè)凡六年。”
分類:刻苦磨礪
《漢語大詞典》:匡衡鑿壁(匡衡鑿壁)
西京雜記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學而無燭,隣舍有燭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焙笠浴翱锖忤彵凇睘榭炭嘧x書的典實。 清 李漁 《閑情偶記·居室》:“因效 匡衡 鑿壁之義,於墻上穴一小孔,置燈彼屋而光射此房?!?/div>
《國語辭典》:苦心孤詣(苦心孤詣)  拼音:kǔ xīn gū yì
1.費盡心思,探索研究,達到他人無法并駕齊驅(qū)的境地。如:「他孜孜好學,其苦心孤詣,令我難望其項背。」
2.辛苦經(jīng)營?!秲号⑿蹅鳌返谝弧鸹兀骸复耸盟酝ι沓鰜?,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zhí)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埂段拿餍∈贰返诹鸹兀骸高@也是諸君的苦心孤詣,兄弟何敢辜負?」
《漢語大詞典》:苦行頭陀(苦行頭陀)
(1).釋氏稽古略載: 宗一禪師 往 開元寺 受具, 雪峰 以其苦行,呼為頭陀。后因稱修苦行或行腳乞食的僧人為苦行頭陀。
(2).喻指生活極為刻苦的人。 明 袁宏道 《與王百穀書》:“旁觀者謬謂仙令,不知令自謂苦行頭陀也。”參見“ 頭陀 ”。
《國語辭典》:頭陀(頭陀)  拼音:tóu tuó
1.佛教用語。梵語dhūta的音譯。指修習十二種苦行的比丘。也譯作「杜多」、「杜荼」。
2.習俗上又將行腳乞食的出家人稱為「頭陀」。此僧人通常還保留有部分的頭發(fā)。
《國語辭典》:堅苦卓絕(堅苦卓絕)  拼音:jiān kǔ zhuó jué
堅毅刻苦的精神超越常人。如:「他以堅苦卓絕,奮斗不懈的精神創(chuàng)業(yè),終于獲得成功?!?/div>
《漢語大詞典》:儉確(儉確)
節(jié)儉刻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 墨翟 執(zhí)儉確之教, 尹文 課名實之符?!?/div>
《國語辭典》:埋頭苦干(埋頭苦幹)  拼音:mái tóu kǔ gàn
做事心力專一,勤勉踏實。如:「不論遇到任何困難,他總是一個人埋頭苦干?!?/div>
《漢語大詞典》:磨砥刻厲(磨砥刻厲)
磨練砥礪。形容刻苦鉆研。 明 李東陽 《成齋記》:“學必窮日夜磨砥刻厲,久而后有得焉?!?/div>
《漢語大詞典》:磏仁
刻苦求仁。《韓詩外傳》卷一:“仁道有四,磏為下。有圣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磏仁者。”《韓詩外傳》卷一:“非其民不使,非其食弗甞,疾亂世而輕死弗顧,弟兄以法度之,比於不詳,是磏仁者也。”
分類: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