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幢蓋(幢蓋)  拼音:chuáng gài
旌旗和曲柄的蓬蓋。古為將軍刺史的儀仗?!稌x書。卷六三。李矩傳》:「藩表元帝,加矩冠軍將軍,軺車幢蓋,進(jìn)封陽武縣侯,領(lǐng)河?xùn)|、平陽太守?!埂段倪x。潘岳。馬汧督誄》:「圣朝疇咨,進(jìn)以顯秩,殊以幢蓋之制?!?/div>
《漢語大詞典》:韓碑(韓碑)
指 唐 代 韓愈 撰寫的《平淮西碑》。 憲宗 時(shí),攝 蔡州 刺史 吳元濟(jì) 反于 淮西 ,宰相 裴度 及 唐 、 隨 、 鄧 節(jié)度使 李愬 受命討伐,平定叛亂。 韓愈 為行軍司馬, 淮 蔡 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詔撰《平淮西碑》文頌其功績(jī),因稱“韓碑”。 唐 李商隱 有《韓碑》詩,極稱其文。 清 大汕 海外紀(jì)事卷一:“混茫收 禹 甸,靈異紀(jì) 韓 碑?!?清 李元度 《與柳毅齋書》:“顧以逸周書考之, 宣王 中興諸詩,多夸而失實(shí),無論 韓 碑、 柳 雅之過侈也?!?/div>
分類:韓愈刺史
《漢語大詞典》:九里松
地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時(shí),于 行春橋 至 靈隱 、 三天竺 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蒼翠夾道,人稱 九里松 。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 宋 吳說 有“九里松”題匾。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
《漢語大詞典》:三堂
(1). 唐 虢州 (今 河南 靈寶縣 南)刺史宅中庭園名。以屢經(jīng)文士題詠而著名。 唐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韻》序:“ 虢州 刺史宅連水池竹林,往往為亭臺(tái)島渚,目其處為 三堂 ?!?廖瑩中 輯注:“ 三堂 建於 開元 中, 呂溫 嘗記之。謂三者,明臣子在三之節(jié);堂者,勵(lì)宗室肯堂之義?!?唐 賈島 《題虢州三堂吳郎中》詩:“半岸泥沙孤鶴立, 三堂 風(fēng)雨四門開?!?宋 蘇軾 《送王伯剔守虢》詩:“惟有使君千里來,欲飲 三堂 無事酒。”
(2).第三進(jìn)堂屋。《老殘游記》第三回:“原來這 山東 撫署是 明 朝的 齊王 府,故許多地方仍用舊名。進(jìn)了三堂,就叫‘宮門口’?!?巴金 《抹布集·楊嫂》:“我們跑進(jìn)三堂,很快地就跑進(jìn)了 楊嫂 的房間?!?/div>
《國(guó)語辭典》:刺史天  拼音:cì shǐ tiān
漢冀州刺史蘇章,有一次巡視部屬,宴請(qǐng)老友清河太守。太守高興的說:「人各有一個(gè)天,就只有我有兩個(gè)天?!挂姟逗鬂h書。卷三一。蘇章傳》。后以刺史天用來稱頌地方官吏。宋。蘇軾〈送黃師是赴兩浙憲〉詩:「一見刺史天,稍忘獄吏尊?!?/div>
《漢語大詞典》:蔣生徑(蔣生徑)
東漢 蔣詡 , 哀帝 時(shí)為 兗州 刺史,廉直有名聲。 王莽 攝政, 詡 稱病免官,隱居鄉(xiāng)里。舍前竹下辟三徑,唯故人 羊仲 、 求仲 與之游。后多以“蔣生徑”指稱隱者之所處。文選·謝靈運(yùn)〈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寡欲不期勞,即事罕人功。惟開 蔣生 徑,永懷 求羊 蹤。” 李善 注引三輔決錄:“ 蔣詡 ,字 元卿 ,隱於 杜陵 ,舍中三徑,唯 羊仲 、 求仲 從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唐 錢起 《秋夜寄袁中丞王員外》詩:“應(yīng)憐 蔣生 逕,秋露滿蓬蒿?!?唐 陸長(zhǎng)源 《酬孟十二新居見寄》詩:“達(dá)者貴知心,古人不愿餘。愛君 蔣生 逕,且著 茂陵 書。”
《漢語大詞典》:元統(tǒng)(元統(tǒng))
(1).謂刺史所治范圍。 南朝 宋 鮑照 《謝隨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統(tǒng)內(nèi)外五刑以下,浩澤盪汰,臣亦預(yù)焉?!?br />(2).統(tǒng)帥。宋書·衡陽文王義季傳:“彼為元統(tǒng),士馬桓桓,既不懷發(fā),連被意旨,猶復(fù)逡巡?!?/div>
《漢語大詞典》:蘇娘(蘇娘)
(1).指 前秦 秦州 刺史 竇滔 妻 蘇蕙 。 滔 與 蕙 一度斷絕音信, 蕙 織五彩錦《回文璇璣圖》詩贈(zèng) 滔 , 滔 感動(dòng),與 蕙 和好如初。 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任你織廻文,巧擅 蘇娘 ?!?br />(2).指 謝耽 妻 蘇紫藭 。 唐 朱揆 《釵小志·謝郎衣》:“ 蘇紫藭 愛 謝耽 ,咫尺萬里,靡由得親。遣侍兒假 耽 恆著小衫,晝則私服於內(nèi),夜則擁之而寢。 耽 知之,寄以詩曰:‘ 蘇娘 一別夢(mèng)魂稀,來借青衫慰渴飢。若使閑情重作賦,也應(yīng)愿作 謝郎 衣?!?謝 亦取女袒服衷之。后為夫婦?!?/div>
《漢語大詞典》:守侯
州刺史的別稱。 唐 元稹 《告畬三陽神文》:“我貳茲邑,星歲三卒,熟視民病,飽聞?wù)?。自喪守侯,月環(huán)其七,弊深力薄,未暇纖悉?!?/div>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彤幃(彤幃)
漢 代刺史出行用的赤色車帷。后用以借指州府地方長(zhǎng)官。 唐 崔湜 《拜襄州剌史途中言志》詩:“彤幃荷新寵,朱黻蒙舊榮?!?/div>
《漢語大詞典》:劉豫州(劉豫州)
指 劉備 。 劉備 曾任 豫州 刺史,因稱 劉豫州 。三國(guó)志·蜀志·諸葛亮傳:“將軍起兵據(jù)有 江 東, 劉豫州 亦牧眾 漢 南,與 曹操 并爭(zhēng)天下?!?清 顧炎武 《漢三君詩·昭烈》:“卓矣 劉豫州 ,雄姿類 高帝 ?!?/div>
《國(guó)語辭典》:藩司  拼音:fán sī
1.南北朝時(shí)的州刺史。《文選。沈約。齊故安陸王碑文》:「并求入奉靈櫬,藩司抑而不許?!?br />2.明朝時(shí)負(fù)責(zé)各省民政和財(cái)政的官員。參見「布政使」條。
《漢語大詞典》:王錄事
指 南朝 宋 王弘 。 弘 曾拜刺史,錄尚書事,故稱。 陶潛 解印去縣,賦《歸去來》。刺史 王弘 甚敬仰之,親自造訪。 潛 稱疾不見。 弘 候知 潛 當(dāng)往 廬山 ,乃遣其故人 龐通之 等攜酒,先于半道邀之。 潛 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進(jìn)。 弘 乃出與相見,遂歡宴終日。事見晉書·隱逸傳·陶潛。后以“王録事”指禮賢下士者。 清 趙執(zhí)信 《寓居新營(yíng)門屋》詩:“欲移勝賞入中庭,池北墻頭起草亭。諸君能為 王録事 ,好待秋晴攜酒至?!?/div>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小庾
稱 晉 荊州 刺史 庾翼 。 翼 繼兄 亮 鎮(zhèn) 武昌 。皆有名,故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guī)箴:“ 小庾 在 荊州 ,公朝大會(huì),問諸僚佐曰:‘我欲為 漢高 、 魏武 何如?’一坐莫答?!?唐 韓翃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詩:“文體此時(shí)看又別,吾知 小庾 甚風(fēng)流?!?清 陳維嵩 《小秦淮曲》:“誰將碎雨零煙痕,説向風(fēng)流 小庾 知?!?/div>
《漢語大詞典》:守刺
太守與刺史。泛指地方長(zhǎng)官。宋史·胡寅傳:“遴選守刺,久于其官,痛刈姦贓,廣行於寬恤者,愛民之實(shí)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