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詞典 5分類詞匯 10
《漢語大詞典》:利嘴
利口。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漢紀(jì)·孝武帝》:“如此利嘴,難得他好?!?/div>
分類:利口
《國語辭典》:佞口  拼音:nìng kǒu
諂媚而有口才的人。唐。徐夤 送盧拾遺歸華山詩:「紫殿諫多防佞口,清秋假滿別明君?!?/div>
《漢語大詞典》:辨口
利口,利嘴。辨,通“ 辯 ”。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多言反道,辨口傷實(shí)。” 唐 羅隱 《酬黃從事懷舊見寄》詩:“長繩繫日雖難絆,辨口談天不易窮?!?/div>
分類:利口
《漢語大詞典》:資辨(資辨)
利口善辯。史記·殷本紀(jì):“ 帝紂 資辨捷疾,聞見甚敏?!?/div>
分類:利口善辯
《漢語大詞典》:資辯(資辯)
利口善辯。《隋書·文學(xué)傳·孫萬壽》:“繫 越 恒資辯,喻 蜀 幾飛文?!?span id="xmz6atv" class="book">《禪真逸史》第三九回:“﹝ 楊廣 ﹞小字 阿糜 ,為人資辯敏捷,貪虐荒淫?!?/div>
分類:利口善辯
《漢語大詞典》:憸利
奸邪利口。書·盤庚上“相時(shí)憸民,猶胥顧于箴言” 孔 傳:“言憸利小民,尚相顧於箴誨。”說文·心部:“憸,憸詖也。憸利於上,佞人也?!?王筠 句讀:“憸利亦連語也…… 漢 時(shí)恒言?!?span id="o1ynedy" class="book">《舊唐書·蕭至忠傳》:“憸利之輩,冒進(jìn)而莫識(shí)廉隅;方雅之流,知難而斂分丘隴。”
《漢語大詞典》:吻流
利口之輩。 宋 岳珂 桯史·朝士留刺:“有 王仲荀 者,以滑稽游公卿間……談辭多風(fēng),可雋味, 秦 雖煽語禍,獨(dú)優(yōu)容之,蓋亦一吻流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嗤鄙·侮人自侮:“ 吳 中人士,好為滑稽,向有一年少庠士,吻流也。一日遇所善僧,戲曰:‘禿子之禿字若為寫?’僧應(yīng)聲曰:‘即秀才秀字掉轉(zhuǎn)尾去?!?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偽中:“ 收 輕薄吻流,不足深據(jù)。”
分類:利口
《國語辭典》:捷口  拼音:jié kǒu
利口、口才敏捷?!度龂?。卷六一。吳書。陸凱傳》:「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非求顏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悅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吻儒
指善謔利口的儒生。 宋 陶谷 清異錄·官志·人間第一黃:“偽 唐 贜臣 褚仁規(guī) 竊祿 泰州 刺史,惡政不可縷舉。有智民請吻儒為詩,皆隱語……詩曰‘多求囊白昧蒼蒼,兼取人間第一黃’云云,‘白’、‘黃’隱‘金’、‘銀’字。”
分類:利口儒生
《漢語大詞典》:堅(jiān)額健舌(堅(jiān)額健舌)
厚顏利口。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世俗飾偽行詐,為民巫祝,以取釐謝,堅(jiān)額健舌,或以成業(yè)致富?!?/div>
分類:厚顏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