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8
詞典
9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撩丁
文筆
六韜
分段
新文字
場面
囊空如洗
南國社
考館
《國語辭典》:
撩丁
拼音:
liáo dīng
金錢。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二折:「我直著你夢撒了撩丁,倒折了本?!乖V焱ビ瘛匆剐写?。無限鶯花慵管領套。慶宣和〉曲:「若是自家空藏瓶,夢撒撩丁?!挂沧鳌哥偠 埂ⅰ高|丁」。
分類:
分文
錢
戲文
二三
《國語辭典》:
文筆(文筆)
拼音:
wén bǐ
1.六朝稱文章有韻者為「文」,無韻者為「筆」?!稌x書。卷七七。蔡謨傳》:「謨博學,于禮儀宗廟制度多所議定,文筆議論,有集行于世。」
2.文章、文辭?!稌x書。卷八二。習鑿齒傳》:「鑿齒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埂赌鲜贰>砹?。劉師知傳》:「博涉書傳,工文筆,善儀體?!?/div>
分類:
文筆
文辭
六朝
文章
朝時
五色筆
筆法
分文
風格
為文
兩大
大類
有韻
江淹
晚年
夢見
《國語辭典》:
六韜(六韜)
拼音:
liù tāo
書名。指文、武、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號為「武學七書」之一,為談兵者所稱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聞異說,可供神話研究參考。
分類:
兵書
兵書名
世用
稱兵
兵法
韜略
呂望
分文
六卷
《國語辭典》:
分段
拼音:
fēn duàn
1.就時間或區(qū)域分成幾個部分。如:「新的公路交由幾個承包商分段負責承建?!?br />2.劃分文章的段落。如:「寫作文之前,應學會如何分段。」
分類:
分段
劃分
按時
時間
分文
間或
文章
區(qū)域
段落
分成
幾個
《漢語大詞典》:
分段身
佛教語。謂輪回六道的凡身俗體。輪回六道之身,各隨其業(yè)因而壽命有分限,形體有段別,故曰分段身。 唐
拾得
《
詩
》
之五:“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質?!?明
李贄
《與袁石浦書》
:“以為此分段之身禍患甚大,雖轉輪圣王不能自解免也?!币嗍∽鳌?分段 ”。 宋
秦觀
《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
:“薄伽梵相含空虛,化人分段同璠璵?!?/div>
分類:
佛教語
輪回
六道
俗體
《漢語大詞典》:
新文字
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鑒于漢字難認、難寫、不利大眾學習的缺點,主張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當時稱這種拼音文字為新文字。 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于新文字》
:“當沒有看見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難明確的斷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羅馬字拼法,也還是麻煩的,不合實用,也沒有前途的文字?!?朱自清
《論通俗化》
:“于是乎已故的 宋陽 先生指出這是紳士們的白話,他提倡‘大眾語’,這當兒更有人提倡拼音的‘新文字’?!?/div>
分類:
前
分文
文化人
鑒于
漢字
不利
大眾
學習
缺點
《國語辭典》:
場面(場面)
拼音:
cháng miàn
1.場合、局面?!秲号⑿蹅鳌返谌鸹兀骸割^一件得幫助你中個舉人,會上個進士,點了翰林,先交代了讀書這個場面?!?br />2.表面的排場。《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要撐這個場面,除非有個大闊人的靠山,人家方不能鄙薄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又算定到了那天,有幾個客來,屈著指頭,算來算去,什么都有了,連外國人都可以設法請幾個來撐持場面,炫耀鄰里?!?br />3.稱舊戲劇中奏樂的文場和武場。文場指管弦樂器,武場指打擊樂器。
4.一種影片結構形式。將若干個鏡頭進行有意義的安排,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動作或思想。
分類:
場面
表演
排場
敘事
戲曲
局面
場地
文學作品
演出
體面
場合
伴奏
情節(jié)
樂器
定場
演奏
情景
樂隊
分文
文武
《國語辭典》:
囊空如洗
拼音:
náng kōng rú xǐ
口袋里空空的,像洗過一樣。比喻沒有錢。《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講到錢呢,還是囊空如洗?!?/div>
分類:
口袋
空無
無分
分文
異常
貧困
《漢語大詞典》:
南國社(南國社)
文學藝術團體。成立于1927年。 田漢 創(chuàng)辦。社內分文學、繪畫、音樂、戲劇、電影五部,但以戲劇活動為主。1930年因參加左翼戲劇活動被國民黨查封。
分類:
文學
學藝
藝術
團體
成立
創(chuàng)辦
內分
分文
繪畫
音樂
戲劇
電影
五部
《漢語大詞典》:
考館(考館)
明 初翰林院分文翰、文史二館,故 明 人稱由進士考選庶吉士入翰林院為“考館”,蓋當時習語。 清 因之。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詞林·丁未閩中詞林之盛
》
:“三月廷試,則 張瑞圖 為探花;五月考館,則 林欲楫 、 楊道寅 為庶吉士,又皆 晉江 人?!?/div>
分類:
翰林院
分文
文翰
文史
人稱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