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1分類詞匯 44
《國語辭典》:行春  拼音:xíng chūn
官吏于春日出巡視察?!吨軙?。卷三七。裴文舉傳》:「邃之往正平也,以廉約自守,每行春省俗,單車而已?!埂端疂G傳》第六六回:「相公親自行春,務(wù)要與民同樂?!?/div>
《國語辭典》:離宮(離宮)  拼音:lí gōng
1.古代帝王出巡時(shí)的行宮。漢。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元。薩都剌 百字令。石頭城上詞:「寂寞避暑離宮,東風(fēng)輦路,芳草年年發(fā)?!?br />2.星官名。由六顆星組成,屬室宿。《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離宮六星,天子之別宮,主隱藏休息之所。」
《漢語大詞典》:離南(離南)
(1).南方。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查慎行 注引《參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離之正位?!?br />(2).草名。又名通脫木,俗稱通草。爾雅·釋草:“離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莖中有瓤正白?!?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七·通脫木﹝釋名﹞引 蘇頌 曰:“爾雅:‘離南,活莌。’即通草也。”
《國語辭典》:留守  拼音:liú shǒu
1.古時(shí)帝王離開京城,命太子或重臣代為守國,稱為「留守」?!妒酚洝>硭囊?。越王句踐世家》:「吳王北會(huì)諸侯于黃池,吳國精兵從王,惟獨(dú)老弱與太子留守?!埂逗鬂h書。卷四四。張禹傳》:「十五年,南巡祠園廟,禹以太尉兼衛(wèi)尉留守?!?br />2.職官名。唐太宗時(shí)初置京城留守之職,五代時(shí)洛陽或開封亦置之。宋代沿之,西北南三京皆置此官,專掌宮鑰及京城修葺等事。歷代沿用,至清代時(shí)廢置。
3.留下來駐守。如:「除一人留守外,其馀的人都開會(huì)去了?!?/div>
《國語辭典》:扈從(扈從)  拼音:hù zòng
舊稱天子巡幸時(shí)隨從護(hù)衛(wèi)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聊齋志異。卷二。紅玉》:「每思要路刺殺宋,而慮其扈從繁?!?/div>
《國語辭典》:大使  拼音:dà shǐ
1.職官名。唐代節(jié)度使有大使、副大使之別。
2.地位最高的外交官員。派駐在邦交國,代表國家與一國元首。如:「大使代表國家元首,率領(lǐng)使館人員與駐在國元首或外交部門辦理交涉事項(xiàng)?!?/div>
《國語辭典》:游豫(遊豫)  拼音:yóu yù
游樂。三國魏。曹植蟬賦〉:「在焱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div>
《漢語大詞典》:游預(yù)(遊預(yù))
見“ 游豫 ”。
《漢語大詞典》:天旋
(1).天體旋轉(zhuǎn)。常用以形容氣勢(shì)雄偉或景象壯觀。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壁壘天旋,神抶電擊?!?唐 杜甫 《續(xù)得觀書迎就當(dāng)陽居止》詩:“天旋 夔子峽 ,春近 岳陽湖 。” 宋 王安石 《過劉貢甫》詩:“天旋日月不少留,稱意人間寧易得。”
(2).比喻皇帝出巡。
(3).比喻巨大變動(dòng),常與“地轉(zhuǎn)”連用。參見“ 天旋地轉(zhuǎn) ”。
《國語辭典》:天旋地轉(zhuǎn)(天旋地轉(zhuǎn))  拼音:tiān xuán dì zhuǎn
1.天地轉(zhuǎn)動(dòng),用以形容頭暈眼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達(dá)生只覺天旋地轉(zhuǎn),支持不得?!?br />2.比喻政局重大變化。唐。元稹望云騅馬歌〉:「天旋地轉(zhuǎn)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挂沧鳌柑煨辙D(zhuǎn)」。
《漢語大詞典》:仗馬(仗馬)
(1).皇帝儀仗隊(duì)所用的馬。裝飾華麗,通常用于朝會(huì)、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故事一:“今謂之殿門天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八人。上御前殿,則執(zhí)鉞立于 紫宸門 下,行幸則為禁圍門,行于仗馬之前?!?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鳳旗十。仗馬每面三疋,每疋御龍官四人?!?br />(2).比喻坐享俸祿而不敢言事之官。語出新唐書·奸臣傳·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quán),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yǎng)資,無敢正言者。補(bǔ)闕 杜璡 再上書言政事,斥為 下邽 令。因以語動(dòng)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dú)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后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絶?!?清 王九齡 《竊祿》詩:“無聲慚仗馬,有淚對(duì)刑書。”
《漢語大詞典》:巡方
(1).指天子出巡四方。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餘子倅運(yùn),開口同食,民不藏糧,曰有匡?!?span id="xxvl647"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jì)中》:“狩岳巡方,明王盛軌?!?br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北史·魏紀(jì)三·孝文帝:“己亥,遣侍臣巡方省察,問人疾苦,黜陟守宰?!?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臺(tái)省·御史墨敗:“而主上處分亦較 世宗 朝加重,蓋巡方不檢,固自取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三·楊以齋:“廷議遣 滿洲 大臣巡方,上疏止之?!?/div>
《漢語大詞典》:御營(御營)
(1).帝王親征或出巡時(shí)駐蹕的營帳。 唐 宋之問 《扈從登封告成頌》詩:“后騎迴天苑,前山入御營?!?元 耶律楚材 《用李德恒韻寄景賢》詩:“牢落十年扈御營,瑤琴忘盡水仙聲??崴荚娋崎e中樂,見説干戈夢(mèng)里驚?!?清 昭梿 嘯亭雜錄·御營制度:“凡列圣每歲秋獮 木蘭 ,巡幸直省,除近畿數(shù)處建行宮外,其他皆駐蹕牙帳,名曰御營。亦崇尚儉樸,兼不忘本之意也?!苯B劇《龍虎斗》第二場(chǎng):“統(tǒng)率雄師我為尊,御營還有圣明君?!?br />(2).營衛(wèi);護(hù)衛(wèi)。御,通“ 御 ”。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太尉絳侯周勃》:“懿懿太尉,惇厚樸誠,輔翼受命,應(yīng)節(jié)御營?!?宋 岳飛 《南京上皇帝書略》:“陛下已登大寶,黎元有歸,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虜人之謀,而勤王御營之師日集,兵勢(shì)漸盛?!?/div>
《國語辭典》:告廟(告廟)  拼音: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諸侯,凡即位、出征、出獵等事,必稟告于祖廟。明。史可法〈復(fù)多爾袞書〉:「即告廟之日,紫蓋如云。」
《漢語大詞典》:告至
(1).古代帝王封禪或出巡時(shí)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禮。書·舜典“歳二月,東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傳:“班瑞之明月,乃順春東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span id="pzlo7hu"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四》:“又為告至壇,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span id="ubcvjul" class="book">《宋史·禮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開元禮》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儀?!?br />(2).古代天子、諸侯外出返回時(shí),祭告祖廟并與群臣一起飲酒的禮儀。又稱“飲至”。左傳·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廟,反行飲至” 唐 孔穎達(dá) 疏:“孝子之事親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廟,反必告至……行言告廟,反言飲至,以見至有飲,而行無飲也?!眳⒁姟?告廟 ”、“ 飲至 ”。
《漢語大詞典》:穆滿(穆滿)
(1).指 周穆王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穆滿 八駿,如舞 瑤水 之陰?!?劉良 注:“ 穆滿 , 周穆王 也?!?br />(2).借指出巡的帝王。 唐 溫庭筠 《馬嵬驛》詩:“ 穆滿 曾為物外游,六龍經(jīng)此暫淹留。” 景耀月 《次韻黃季剛相思四首座中即呈陳漢元》之四:“ 穆滿 不來瑤圃廢,年年風(fēng)打殿端鈴。”
《漢語大詞典》:駐輦(駐輦)
謂帝王出行,途中停車。新唐書·柳公權(quán)傳:“ 公權(quán) 從幸 未央宮 ,帝駐輦曰:‘朕有一喜。’” 宋 葉夢(mèng)得 石林詩話卷中:“ 裕陵 幸尚書省,駐輦環(huán)視久之?!币嘀傅弁醭鲅?,停留某地。《天雨花》第十五回:“皇長子駐輦 山東 。”
《漢語大詞典》:清路
(1).清潔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按轡清路,周望山野?!?br />(2).使道路清凈。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時(shí)清掃道路,驅(qū)散行人。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曹爽》:“乞降期會(huì),以避清路?!?span id="ty59xlj" class="book">《梁書·到溉傳》:“﹝ 到溉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bǔ),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