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證 → 證證”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給據(jù)(給據(jù))
指官府發(fā)給憑證。《元典章·戶部五·典賣》:“今后典賣田宅,先行經官給據(jù)?!?span id="dk1gew7"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二·承蔭》:“今后彼處在任官員身故,例依隨時給據(jù),付子孫收執(zhí),聽候求仕。”
分類:官府憑證
《國語辭典》:頭子(頭子)  拼音:tóu zi
1.首領。如:「犯罪頭子」、「流氓頭子」。也稱為「頭領」。
2.填好年月的命令狀,是舊時的下行公文?!段宕菲皆?。周史。卷上》:「郭威自河中歸,道經洛陽,見西京留守王守恩貪鄙聚斂,刻剝百姓,徑出樞密院頭子,命白文珂代守恩做西京留守?!?/div>
《漢語大詞典》:頭子錢(頭子錢)
(1). 唐 宋 時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賦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納時抽取的稅錢,為附加稅的一種。 宋 汪應辰 《論勘合錢比舊增重疏》:“人戶輸納官物,以錢陌取之者,曰頭子錢……頭子錢,本起於除陌錢,蓋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盡革?!币嗍》Q“ 頭子 ”。 宋 葉適 《經總制錢一》:“其時所在艱窘,無以救急,故減役錢,除頭子,賣糟酵以相補足?!?span id="ta3miz9"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七年》:“役錢每千納頭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載之類,并用此錢?!?br />(2).聚賭抽頭所抽的錢。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讀書錄·文獻通考:“近世賭博者百錢取五文入公,亦曰頭子錢。”
《國語辭典》:過所(過所)  拼音:guò suǒ
古代度關所用的憑照?!短坡?。卷八。衛(wèi)禁》:「諸不應度關,而給過所,若冒名請過所而度者,各徒一年?!埂顿Y治通鑒。卷二八八。后漢紀三。隱帝乾佑二年》:「邠又奏:『行道往來者,皆給過所?!弧?/div>
《國語辭典》:闌入(闌入)  拼音:lán rù
擅自進入禁地?!稘h書。卷一○。成帝紀》:「走入橫城門,闌入尚方掖門,至未央宮鉤盾中?!埂短坡?。卷七。衛(wèi)禁》:「諸闌入太廟門及山陵兆域門者,徒二年?!固?。長孫無忌。疏議:「應入出者悉有名籍。不應入而入,為『闌入』,各得二年徒坐?!?/div>
《國語辭典》:軍符(軍符)  拼音:jūn fú
古時調遣兵士的信符。剖竹為二,由國君和主帥各持其一。后以文書代替。明。沈明臣 凱歌:「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軍符號令明。」
《國語辭典》:歷頭(曆頭)  拼音:lì tóu
1.記載年、月、日、時、節(jié)氣等可供查考的書。宋。朱敦儒〈鷓鴣天。檢盡歷頭冬又殘〉詞:「檢盡歷頭冬又殘,愛他風雪忍他寒。」《水滸傳》第二四回:「既是許了乾娘,務要與軟娘做了。將歷頭去,叫人揀個黃道好日,奴便與你動手?!挂卜Q為「歷書」。
2.歷書的開頭,或指歲首。如:「秦朝的歷法,以孟冬為歷頭?!?/div>
《漢語大詞典》:手歷(手歷)
宋 時官署印發(fā)給納鹽亭戶的取錢憑證。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二年:“壬戌,詔 浙東 提舉監(jiān)司體訪 浙西 提舉 薛元鼎 措置印給亭戶納鹽手歷式樣,將合支本錢盡數(shù)稱下支給,毋致積壓拖欠?!?span id="1lyb1ok"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二年》:“先是 元鼎 印給手歷,徧給亭戶,令賫歷就稱下支錢,至是復令 浙東 行之?!?/div>
《漢語大詞典》:長引(長引)
(1).指聲音拉得很長。 晉 成公綏 《嘯賦》:“喟仰抃而抗首,嘈長引而憀亮。”
(2).古時官府發(fā)給商人長途運銷茶、鹽的專賣憑證。 宋 蘇轍 《論蜀茶五害狀》:“ 呂陶 奏乞改法,只行長引,令民自販茶,每茶一貫出長引錢一百,更不得取息。”參見“ 引茶 ”、“ 引鹽 ”。
《漢語大詞典》:憑由(憑由)
官府發(fā)給的憑證。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三:“應有客戶元佃繫省莊田、桑土、舍宇,便賜逐戶,充為永業(yè),仍仰縣司給予憑由。”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其京師寺觀多招四方之人,宜給本買憑由,乃許收録。” 元 劉致 《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套曲:“印信憑由卻是謊,快活了些社長知房?!?/div>
分類:官府憑證
《國語辭典》:符印  拼音:fú yìn
兵符印信?!段宕菲皆挕L剖?。卷上》:「軍士怨怒,將段文楚殺了;送符印,迎請李克用做留后?!?/div>
《漢語大詞典》:偉節(jié)(偉節(jié))
(1).高尚的節(jié)操。 宋 蘇軾 《龍尾石硯寄猶子遠》詩:“偉節(jié)何須怒, 寬饒 要少和?!?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馮惟敏》:“ 朱竹垞 謂 汝言 詩華整可觀,其 賈氏 之偉節(jié)乎?余謂終不若 汝行 之才氣縱橫也?!?br />(2).喻指朝廷派出的大吏。節(jié),符節(jié),官吏的憑證。 清 顧炎武 《赴車》詩之一:“稟性特剛方,臨難詎可改。偉節(jié)不西行,大禍何繇解?!?/div>
《漢語大詞典》:僧牒
僧尼出家,由官府發(fā)給的作為憑證的度牒。有牒者得免地稅、徭役。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大觀四年:“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契(執(zhí)契)
(1).謂手持憑證,以相驗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契者,結也。上古純質,結繩執(zhí)契?!卑矗?唐 李鼎祚 周易集解卷十五引《九家易》:“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zhí)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br />(2).謂把握契機。 唐 元稹 《對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執(zhí)契之道,垂衣不言?!?唐 元稹 《對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又見陛下以為執(zhí)契則羣下用情,躬親則庶官無黨?!?span id="4ekxuc1"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可以執(zhí)契而居簡,無為而不宰?!?/div>
《國語辭典》:信物  拼音:xìn wù
作為憑證的物品。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先相國在日,并不曾言兄妹之禮,況兼小子見將著玉帶為信物。」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我這里有個棗木梳兒,與你做信物?!?/div>
《漢語大詞典》:英蕩(英蕩)
亦作“ 英簜 ”。 古代竹制的符節(jié),持之以作憑證,猶 漢 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員的印信和證件。周禮·地官·掌節(jié):“凡邦國之使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澤國用龍節(jié),皆金也。以英蕩輔之。” 鄭玄 注:“ 杜子春 云:‘蕩,當為帑,謂以函器盛此節(jié)?!蛟唬骸⑹帲嫼??!?孫詒讓 正義:“ 丁晏 云:‘……《續(xù)漢·百官志》 劉 注引 干 注云:“英,刻書也;蕩,竹箭也??潭鴷渌怪?,以助三節(jié)之信。則 漢 之竹使符者,亦取則於故事也?!薄?惠士奇 云:‘ 干 説是。英蕩者,傳也。凡達節(jié)皆有傳,傳所以輔節(jié)。節(jié)以金,傳以竹?!艘杂⑹庉o節(jié),下又云以傳輔節(jié),英蕩似與傳相近。若如 子春 説為函器,函、節(jié)相將,非所以言輔。 干 義長於 杜 ?!?清 黃遵憲 《大獄》詩之四:“詎我持英簜,容人擊副車?!?清 黃遵憲 《流求歌》:“英簜雙持龍虎節(jié),繡衣直指 鳳麟洲 ?!?/div>
《國語辭典》:牌子  拼音:pái zi
1.商品的名稱。如:「你用什么牌子的化妝品?」
2.詞曲的調子。如:「你唱的是什么牌子?」
3.衙門役卒。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梢公云)知道了,慢慢的來牌子,昨晚那個女孩兒在那里?!挂沧鳌概祁^」、「牌軍」。
4.憑據(jù)、票單。《紅樓夢》第一四回:「寶玉聽說,便猴向鳳姐身上,立刻要牌,說:『好姐姐,給出牌子來,叫他們要東西去。』」
5.宋人以金漆版代替書帖與朋友往來,稱為「牌子」。參見「簡版」條。
《國語辭典》:牌軍(牌軍)  拼音:pái jūn
衙門役卒?!肚迤缴教迷挶?。錯認尸》:「安撫聽罷,著外郎錄了王青口詞,押了公文,差兩個牌軍押著王青去捉拿三人并洪三?!埂端疂G傳》第二回:「我兒,和你要私走,只恐門前兩個牌軍,是殿帥府撥來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須走不脫。」也作「牌頭」、「牌子」。
分類:衙門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