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毛鳳儀,貴州貴陽人,同進士出身。道光二年(1822年)清宣宗登極壬午恩科進士,三甲十八名,曾官奉天蓋平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32
【介紹】:
清貴州鎮(zhèn)遠人。乾隆間以蔭任把總,參與鎮(zhèn)壓松桃永綏廳苗民起事。嘉慶間赴四川鎮(zhèn)壓白蓮教軍。官至江南提督。
人物簡介
全臺詩陳維藻(?~?),字鳳阿,淡水廳大龍峒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舉人?!紖⒖假囎忧濉磁_灣科甲藝文集〉,《臺北文物》六卷四期,1958年?!剑ㄊ┸擦兆?/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山陰籍,字越槎,一字月垞。嘉慶十二年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道光間卒。有《書畫舫試體詩》、《古今體詩偶鈔》。
人物簡介
維基林鳳儀,字九罔,福建福清人,同進士出身。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三甲七十四名,官湖南瀏陽縣知縣。道光十三年(1833年)攝湖北蒲圻縣知縣,十五年任湖北谷城縣知縣。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五文鳳喈,字丹山,廣濟人。道光己丑進士,官綿竹知縣。有《敩學(xué)半齋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00—1873
【介紹】:
清浙江蕭山人,字桐軒,號建霞。道光十二年進士。太平天國北伐軍至河南,與賈楨等條擬防剿六事。咸豐初累擢至戶部尚書。后因典順天鄉(xiāng)試事被劾革職。不久復(fù)起,同治間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致仕卒,謚文端。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六朱鳳標(biāo),字建霞,號桐軒,蕭山人。道光壬辰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贈太子太保,謚文端。
維基朱鳳標(biāo)(1800年—1873年),字桐軒,號建霞,浙江蕭山人,榜眼。朱鳳標(biāo)于道光八年(1828年)鄉(xiāng)試中舉,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入直上書房,既而督湖北學(xué)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授國子監(jiān)司業(yè),遷侍講庶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擢侍讀學(xué)士。次年,奉命授皇七子(醇親王)書,講習(xí)勤懇,閱十五年如一日,遷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攝戶部右侍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遷兵部右侍郎,旋調(diào)戶部右侍郎。咸豐四年(1854年)授刑部尚書。咸豐六年(1856年)加太子少保,調(diào)兵部。復(fù)調(diào)戶部。咸豐八年(1858年)充順天鄉(xiāng)試副考官,后發(fā)生戊午科場案,朱鳳標(biāo)亦受牽連,被罷官去職。咸豐九年(1859年)賞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銜,仍入上書房。未幾,授大理寺少卿,薦通政司、左副都御史,署刑部右侍郎,遷兵部尚書。咸豐十一年(1861年)調(diào)吏部,旋充上書房總師傅,授工部尚書,充經(jīng)筵講官。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以吏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xué)士兼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不久,拜體仁閣大學(xué)士,管理吏部。仕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為官廉正,聲望卓著,通軍務(wù)。太平天國動亂,力主“防剿”;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極力主戰(zhàn)。同治十二年(1873年)卒,贈太子太保,謚文端。
人物簡介
維基陳鳳翰,山東濰縣人。進士出身。陳鳳翰為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曾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接替劉學(xué)厚任邵武府知府一職,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中佑接任。
人物簡介
維基鳳柃(1803年—1861年),字九庵,號蘭江,林古特氏,蒙古鑲紅旗人。道光壬午科副榜,壬辰科舉人,戊戌科進士。任候選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王鳳翥,貴州玉屏人,同進士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進士,三甲九十四名,官四川井研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44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佩文,號友蘭。葉文謙妻。工寫生。有《一琴一鶴軒詩草》。
人物簡介
維基石鳳揚(1798年9月12日—?年),字彥升,號瑞岐,四川成都府崇慶州人,世居州北小羅寺,由優(yōu)增生,中式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中式進士,任福建松溪縣知縣。
人物簡介
全臺詩辛鳳翥(?~?),清道光年間(1821~1850)人士。生平不詳。(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原名承德,字珊慶,號少軒,又號石年。道光二十年舉人,官湖南平江知縣。工山水。有《高辛研齋詩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諸暨人,字集公,號澹門。道光二十年舉人。長考據(jù),工詩。以母老絕意仕進。家多藏書,閉門??薄S小逗盘眉?、《十六國宮詞》、《中庸說解》、《楚辭注解》、《諸暨青梅詞》、《剪燈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