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拼音:luó mǎ bù shì yī tiān zào chéng de
(諺語)比喻凡事都是逐漸累積、集聚而成,并非一蹴可成的。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成功也不是一蹴可幾的?!?/div>
《國語辭典》:兵在精不在多  拼音:bīng zài jīng bù zài duō
(諺語)謂凡事講求效率,不在數(shù)量多寡?!队⒘覀鳌返谄咭换兀骸竷蛇叿恢嗌伲瑱M沖直撞的來;真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弧埂镀窖齻鳌返谌嘶兀骸杆靖∽?,同為討賊之人;仗鉞元戎,早定平妖之策。真?zhèn)€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國語辭典》:不怕慢,就怕站  拼音:bù pà màn,jiù pà zhàn
(諺語)形容凡事只要著手去做,中途不停輟,終有完成的時候。
《國語辭典》:責(zé)躬省過(責(zé)躬省過)  拼音:zé gōng xǐng guò
凡事責(zé)求己身,反省過失?!犊讌沧?。卷七。連叢子下》:「是年夏,河南四縣,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殺禽畜雉兔,折樹木,秋苗盡,于是天子責(zé)躬省過?!?/div>
《國語辭典》:知者不惑  拼音:zhì zhě bù huò
聰慧的人能深入了解,凡事不會疑惑不決。語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div>
《國語辭典》:疑人疑鬼  拼音:yí rén yí guǐ
心中不安,凡事恐懼疑惑?!?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二回:「無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靜,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挂沧鳌敢晒硪缮瘛埂ⅰ敢缮褚晒怼?。
《國語辭典》:憂深思遠(yuǎn)(憂深思遠(yuǎn))  拼音:yōu shēn sī yuǎn
凡事想得深,思慮得遠(yuǎn)?!对娊?jīng)。唐風(fēng)。蟋蟀。序》:「憂深思遠(yuǎn),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fēng)焉?!埂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植聞嫠有不恤緯之事,漆室有倚楹之戚,憂深思遠(yuǎn),君子之情?!?/div>
分類:凡事思慮
《國語辭典》:小器相  拼音:xiǎo qì xiàng
形容人氣量狹小,凡事斤斤計較,不大方。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客官,你說要早行,不是我小器相,先見賜些房錢,免得憎多道少,倒也乾凈。」
《漢語大詞典》:獨是獨非(獨是獨非)
謂不采眾議,凡事獨斷。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后庶績咸熙,風(fēng)雨交泰,亦不可獨是獨非,皆由圣旨。”
《漢語大詞典》:反對派
對習(xí)俗、法律、政策或運動的反對者
特指反對某項事物(如一項政策或政黨)的集體
辯論時持反對意見的一派
猶太教用語,特指堅持傳統(tǒng)教義而反對18世紀(jì)中葉東歐哈西德運動的猶太人
凡事抗議的人
《國語辭典》:百事可樂(百事可樂)  拼音:bǎi shì kě lè
1.凡事皆有樂趣。宋。蘇軾〈與鞠持正書〉:「文登雖稍遠(yuǎn),百事可樂。島中出一藥,名曰:『石芝』者,香味初嚼茶,久之甚美,聞甚益人!」
2.一種飲料。為英語pepsi cola的音譯。
《漢語大詞典》:必躬必親(必躬必親)
謂凡事都要自己經(jīng)手。詩·小雅·節(jié)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焙筠D(zhuǎn)為“必躬必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六回:“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時,便發(fā)誓每事必躬必親,絶不假手書吏、家丁,大門以內(nèi)的事,無論公私,都要自己經(jīng)手?!?/div>
《國語辭典》:慎始敬終(慎始敬終)  拼音:shèn shǐ jìng zhōng
凡事自始至終都抱持謹(jǐn)慎小心的態(tài)度,不茍且懈怠?!抖Y記。表記》:「事君慎始而敬終。」唐。魏徵〈論時政疏〉:「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div>
《國語辭典》:事必躬親(事必躬親)  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凡事一定自己親自去做?!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九回:「于舅太爺卻勤勤懇懇,事必躬親,于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dāng)心?!?/div>
《漢語大詞典》:敬事后食(敬事後食)
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邢昺 疏:“言當(dāng)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謂凡事應(yīng)當(dāng)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后才能享受俸祿。 明 張居正 《請敘錄日講諸臣疏》:“但臣等竊以敬事后食者,人臣靖共之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