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5詞典 3分類詞匯 112
《國語辭典》:倒斷(倒斷)  拼音:dǎo duàn
1.決斷。引申有解決及計劃的意思。宋。吳潛〈滿江紅。舉世悠悠〉詞:「萬事盡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埂肚迤缴教迷挶?。簡貼和尚》:「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猛抬頭看時,卻見皇甫殿直在面前?!挂沧鳌傅罃唷?。
2.終止。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我這府里祗候幾曾閒,差撥無銓次,從今后無倒斷呀怨咨?!乖?。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樣,無倒斷曉夜思量?!挂沧鳌傅诡D」。
3.清楚、明白?!抖膛陌阁@奇》卷六:「亦且妻子隨著別人已經(jīng)多年,不知他心腹怎么樣了,也要與他說個倒斷。」
《漢語大詞典》:處議(處議)
決策,決斷。漢書·循吏傳·黃霸:“ 霸 為人明察內(nèi)敏,又習文法……為丞,處議當於法,合人心?!?span id="jhkb7tb" class="book">《后漢書·酷吏傳·陽球》:“初舉孝廉,補尚書侍郎,閑達故事,其章奏處議,常為臺閣所崇信?!?李賢 注:“處,斷也?!?唐 元稹 《授李絳檢校右仆射兼兵部尚書制》:“爾其處議持平,勉居喉舌,慎所觀聽,為人司南?!?/div>
分類:決策決斷
《漢語大詞典》:識斷(識斷)
見地和決斷。《三國志·吳志·孫登傳》:“ 張休 、 顧譚 、 謝景 皆通敏有識斷。”宋史·張詠傳:“止訛之術,在乎識斷,不在乎厭勝也?!?清 戴震 《與是仲明論學書》:“僕聞事於經(jīng)學,蓋有三難:淹博難,識斷難,精審難?!?/div>
分類:見地決斷
《漢語大詞典》:幾決(幾決)
謂明察隱微而決斷。后漢書·楊修傳:“ 脩 之幾決,多有此類?!?/div>
《漢語大詞典》:謨斷(謨斷)
謀略和決斷。 明 楊士奇 《平湖詩》:“謨斷自天,孔神且訏?!?/div>
分類:謀略決斷
《漢語大詞典》:速斷(速斷)
猶言迅速決斷。宋書·王僧綽傳:“臣謂唯宜速斷,不可稽緩?!?span id="dldln72" class="book">《大唐秦王詞話》第六二回:“父王只宜速斷,以絶禍根。” 魯迅 《二心集·“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我的譯書,就也要獻給這些速斷的無產(chǎn)文學批評家,因為他們是有不貪‘爽快’、耐苦來研究這些理論的義務的?!?/div>
分類:迅速決斷
《漢語大詞典》:輸機(輸機)
謂遇事不能決斷,坐失機會。 明 無名氏 《白兔記·說計》:“你是個婦人家,説這般輸機話?!?/div>
《漢語大詞典》:條決(條決)
謂依條令決斷。《文選·馬融〈長笛賦〉》:“節(jié)解句斷, 管 、 商 之制也;條決繽紛, 申 、 韓 之察也。” 李善 注:“言科條能分決,繽紛能整理也。”
分類:條令決斷
《國語辭典》:解決(解決)  拼音:jiě jué
1.疏解、處理清楚。如:「解決了難題?!?jié)h。王充《論衡。案書》:「孰與剖破渾沌,解決亂絲?」《孽海花》第三○回:「他在窗外聽得不耐煩,爽性趁此機會,直闖進去,把出去的問題直捷痛快的解決了?!?br />2.消除、消滅。如:「把敵人完全解決了。」
《漢語大詞典》:才決(才決)
才智、決斷。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北部督郵 西平 到百夷 ,年三十許,大有才決。”
分類:才智決斷
《漢語大詞典》:任斷(任斷)
有決斷,果斷。 明 馮夢龍 《智囊補·術智·李允則》:“今人以矜慢為威嚴,以剛愎為任斷。千金在握而不能攝一謀臣,百萬在籍而不能得一死士。”
分類:決斷果斷
《漢語大詞典》:靈斷(靈斷)
猶圣斷。謂君主的英明決斷。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夏后啟臣孟涂》:“所請靈斷,嗚呼神微。” 南朝 梁 沈約 《道亡》詩:“誓師劉旅赫靈斷,率茲八百驅(qū)十亂?!?span id="s6goliu" class="book">《梁書·元帝紀》:“﹝ 王僧辯 等奉表﹞伏惟陛下至孝通幽,英武靈斷?!?/div>
《漢語大詞典》:斷辭(斷辭)
亦作“ 斷詞 ”。
(1).中決斷吉兇之辭。易·繫辭下:“夫,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孔穎達 疏:“決斷於爻卦之辭則備具矣。” 李鼎祚 集解引 干寶 曰:“斷吉兇也?!?br />(2).泛指決斷吉兇的言辭。《水滸傳》第一○二回:“尊官莫怪,小子直言,屯者,難也,你的災難方興哩,有幾句斷詞,尊官須記著。”
(3).今甲骨學家亦稱 殷墟 卜辭中決定吉兇之辭為斷辭。
《漢語大詞典》:斷誼(斷誼)
以義為準則進行決斷。 漢 班固 《典引》:“昭明好惡,不遺微細,緣事斷誼,動有規(guī)矩。”文選·班固〈幽通賦〉:“所貴圣人至論兮,順天性而斷誼。” 李善 注引 班昭 曰:“至論,謂‘五經(jīng)’、‘六藝’,所以貴之者,順天之性也,亦當以義斷之,不可貪茍生而失名?!?/div>
《漢語大詞典》:剸斷(剸斷)
裁決,決斷。 唐 高彥休 《闕史·盧相國指揮鎮(zhèn)州事》:“丞相 范陽公 攜 ,清苦律身,剸斷無滯。”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當大疑難,剸斷生殺,神氣安閒,無不迎刃而解?!?/div>
分類:裁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