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舂禾酒熟
梅堯臣 和吳正仲冬至詩 況有舂禾新酒熟,百分休放手中卮。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除雪出蘭(除雪出蘭)
蕭愨 奉和冬至應教詩 析冰開荔色,除雪出蘭栽。
分類:冬至
《漢語大詞典》:前三后四(前三後四)
隋 唐 至 宋 風俗,以冬至、元正、寒食為大節(jié),放假七日,其中節(jié)前三日,節(jié)后四日,俗稱“前三后四”。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大節(jié)七日假:“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jié)為七日假,所謂前三后四之説。僕考之,其來尚矣。”
《分類字錦》:水正陰勝(水正陰勝)
《淮南子》:日冬至則水從之,故十一月水正而陰勝。注:水正,水王也。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柔荔迎時(柔荔迎時)
傅亮 冬至詩 柔荔迎時萋,芳蕓應節(jié)馥。
分類:冬至
《國語辭典》:三九天  拼音:sān jiǔ tiān
從冬至日起,每九天作一單位,第三個九,稱為「三九天」。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漢語大詞典》:君王臘(君王臘)
即臘日。冬至后第三個戌日。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十二月:“自冬至后戌日,數(shù)至第三戌,便是臘日,謂之‘君王臘’?!?/div>
《分類字錦》:駿狼長暉(駿狼長暉)
《淮南子》:“日冬至峻狼之山?!弊ⅲ骸熬牵蠘O之山?!币嘧鳌膀E”。郭璞《客傲》:“駿狼之長暉,元陸之短景。”
分類:冬至
《國語辭典》: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圖)  拼音: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每年一旦冬至來臨,天氣即日冷一日,俗謂之「九九寒天」。一般都得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才見春風送暖。古人為了計算這段日子,于是想出制圖計日的方式,以畫梅、畫圓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來記載。如明朝以前的〈九九消寒圖〉,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小圈的九叢圓圈,過了冬至,逐日涂滿一瓣或一小圈以計日。
分類:冬至
《漢語大詞典》:臘肥(臘肥)
指冬至到大寒時給小麥等越冬作物施的肥。
《分類字錦》:葭動飛灰(葭動飛灰)
杜甫 小至詩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飛灰。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景極南端(景極南端)
韋應物 至日詩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梅難索笑(梅難索笑)
尹耕 至日詩 臘凍嶺梅難索笑,春遲宮柳未舒眉。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漏春消息
石懋 長至詩 占歲豐兇云物動,漏春消息管灰知。
分類:冬至
《分類字錦》:履長納慶(履長納慶)
玉燭寶典》:冬至律當黃鐘,其管最長,故有履長之賀。
分類: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