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軍政(軍政)  拼音:jūn zhèng
1.軍事政務。包括軍隊的建立,動員或復員的指導,軍事編制、管制與徵用徵購的實施,以及員額、軍事預算與裝備的獲得等。
2.軍界與政界。
《漢語大詞典》: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
中國共產(chǎn)黨為保證實現(xiàn)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絕對領導而在軍內(nèi)開展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其基本任務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全軍指戰(zhàn)員,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人民軍隊的革命性質(zhì)和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貫徹執(zhí)行黨的綱領、路線和國家的憲法、法律,保證軍隊內(nèi)部的團結和軍隊素質(zhì)、戰(zhàn)斗力的提高,完成軍隊所確定的各項任務。
《國語辭典》:軍政時期(軍政時期)  拼音:jūn zhèng shí qí
國父建國大綱所定建國程序的第一時期,是自革命軍事行動開始之日起,至一省全數(shù)之縣底定之日止,實行軍法之治,以黨救國。中心工作是建立革命武力,以掃蕩革命障礙;并宣傳三民主義以開化人心,促進國家統(tǒng)一。
《漢語大詞典》:軍政府(軍政府)
軍事時期由軍人建立和領導的政府。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然而貌雖如此,內(nèi)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xiāng)紳所組織的軍政府?!?/div>
《漢語大詞典》:軍政司(軍政司)
管理軍中事務的官員。《三國演義》第四六回:“ 瑜 大喜,喚軍政司當面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后,自有酬勞。’”
《漢語大詞典》:抗日軍政大學
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谷諔?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培養(yǎng)軍事、政治干部的學校。1937年1月由“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改稱。校址在延安??箲?zhàn)勝利后,總校遷往東北,改稱“東北軍事政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