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1詞典 6分類詞匯 55
《國語辭典》:軍政(軍政)  拼音:jūn zhèng
1.軍事政務(wù)。包括軍隊的建立,動員或復(fù)員的指導(dǎo),軍事編制、管制與徵用徵購的實施,以及員額、軍事預(yù)算與裝備的獲得等。
2.軍界與政界。
《漢語大詞典》: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
中國共產(chǎn)黨為保證實現(xiàn)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絕對領(lǐng)導(dǎo)而在軍內(nèi)開展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其基本任務(wù)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綱領(lǐng)、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全軍指戰(zhàn)員,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lǐng)導(dǎo),堅持人民軍隊的革命性質(zhì)和軍隊建設(shè)的正確方向,貫徹執(zhí)行黨的綱領(lǐng)、路線和國家的憲法、法律,保證軍隊內(nèi)部的團結(jié)和軍隊素質(zhì)、戰(zhàn)斗力的提高,完成軍隊所確定的各項任務(wù)。
《國語辭典》:軍政時期(軍政時期)  拼音:jūn zhèng shí qí
國父建國大綱所定建國程序的第一時期,是自革命軍事行動開始之日起,至一省全數(shù)之縣底定之日止,實行軍法之治,以黨救國。中心工作是建立革命武力,以掃蕩革命障礙;并宣傳三民主義以開化人心,促進國家統(tǒng)一。
《漢語大詞典》:軍政府(軍政府)
軍事時期由軍人建立和領(lǐng)導(dǎo)的政府。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然而貌雖如此,內(nèi)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xiāng)紳所組織的軍政府。”
《漢語大詞典》:軍政司(軍政司)
管理軍中事務(wù)的官員。《三國演義》第四六回:“ 瑜 大喜,喚軍政司當(dāng)面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后,自有酬勞。’”
《漢語大詞典》:抗日軍政大學(xué)
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xué)”,簡稱“抗大”??谷諔?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培養(yǎng)軍事、政治干部的學(xué)校。1937年1月由“中國抗日紅軍大學(xué)”改稱。校址在延安??箲?zhàn)勝利后,總校遷往東北,改稱“東北軍事政治大學(xué)”。
《漢語大詞典》:戎政
軍政;軍旅之事。 晉 潘岳 《西征賦》:“掩 細柳 而撫劍,快 孝文 之命帥, 周 受命以忘身,明戎政之果毅?!?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兼授衛(wèi)軍,戎政輯睦?!?span id="mn91hs6" class="book">《明史·郭宗皋傳》:“ 隆慶 改元,從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協(xié)理戎政。”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 李君 與 溫甫 為婚姻,益相與講求戎政,晨夕諮議?!?/div>
分類:軍政軍旅
《漢語大詞典》:戎統(tǒng)(戎統(tǒng))
軍政;軍權(quán)。《宋書·孔覬傳》:“予猥承人乏,總司戎統(tǒng),聳劍東馳,申憤海曲?!?/div>
《漢語大詞典》:曲政
猶軍政。管子·侈靡:“分其多少以為曲政?!?郭沫若 等集校:“軍制亦稱‘部曲’,則‘曲政’猶軍政矣?!?/div>
分類:軍政
《國語辭典》:諸侯(諸侯)  拼音:zhū hóu
封建時代列國的國君?!段倪x。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埂洞笏涡瓦z事。元集》:「至湯王時,為諸侯與葛為鄰,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湯王伐之?!?/div>
《國語辭典》:幕府  拼音:mù fǔ
1.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度龂萘x》第二二回:「幕府董統(tǒng)鷹揚,掃除兇逆?!挂沧鳌改?。
2.舊時軍中或官署聘用的文書人員。
《國語辭典》:莫府  拼音:mù fǔ
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挂沧鳌改桓?。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太尉  拼音:tài wèi
1.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后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
2.對官員的通稱。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二。僧法恩》:「群兇謂事必成,至聚飲酒家,舉杯勸酬,相呼為太尉?!?/div>
《國語辭典》:都督  拼音:dū dū
1.統(tǒng)領(lǐng)?!度龂?。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后備詣京見權(quán),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quán)借之,共拒曹公。」
2.職官名。漢末始有此稱。三國時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lǐng)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諸軍權(quán)位最重。晉、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稱或稍更異,大抵掌理軍事及邊防重鎮(zhèn)。唐中葉以后,以節(jié)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tǒng)領(lǐng)諸衛(wèi)。明改元之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制與元同,然非晉唐舊制。也稱為「大鎮(zhèn)國」。
3.民國初年各省軍政長官的稱呼。
《國語辭典》:總管(總管)  拼音:zǒng guǎn
1.職官名。稱督兵、守郡或管理特種事務(wù)的長官;高級宦官亦有總管太監(jiān)的稱謂。
2.仆役的總管理人?!都t樓夢》第四回:「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后,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
《國語辭典》:方面  拼音:fāng miàn
1.事物的某一部分。如:「在音樂上,他對聲樂方面特別擅長?!?br />2.方向?!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br />3.獨當(dāng)一面的職務(wù)。后稱封疆大吏為「方面」?!稏|觀漢記。卷九。馮異傳》:「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