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狂吠  拼音:kuáng fèi
1.狗瘋狂地吼叫。如:「每回有路人走過,那只狗便狂吠不止。」
2.比喻說話狂妄自大。唐。柳宗元 乞巧文:「王侯之門,狂吠狴犴。臣到百步,喉喘顛汗。」
《漢語大詞典》:嗥嗥
亦作“嘷嗥”。 獸類吼叫聲。 五代 齊己 《巫山高》詩:“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币槐咀鳌皣_嘷”。 靳以 《霧晨》:“寒冷使狗在遠遠的地方嘷嘷地鳴叫。”
《國語辭典》:氈毛(氈毛)  拼音:zhān máo
獸類的毛。如:「人們經(jīng)常以氈毛來制作各種御寒的衣物?!?/div>
分類:獸類
《漢語大詞典》:蹶蹄
亦作“ 蹶蹏 ”。
(1).騾馬之類以后蹄踢人。
(2).獸類之蹄殘缺。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畫馬﹞其后 李伯時 得之,則馬四足已敗爛。 伯時 題之云:‘此馬雖無追風奔電之足,然甚有生氣。’因自作四足以補之……余因作六字四言云:‘刖足俄然增足,蹶蹄那害全蹄。還解追風奔電,不妨一躍 檀溪 ?!?/div>
《漢語大詞典》:蹲立
謂獸類后肢屈曲臀部著地而前肢直立。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桂巖鷙獸》:“嘗有一虎,為箭所傷,不能行,倚樹蹲立?!?/div>
《漢語大詞典》:蹄足
亦作“蹏足”。 獸類動物等的腳。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何節(jié)奄忽,蹄足灑血?!?漢 王充 論衡·命祿:“若千里之馬,頭目蹄足自相副也。”后漢書·方術傳下·華佗:“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當導引?!?唐 歐陽詹 《棧道銘》:“麋鹿無蹊,猿猱相望。自 三代 而往,蹄足莫之能越。”
分類:獸類動物
《國語辭典》:五蟲(五蟲)  拼音:wǔ chóng
古人對動物的分類。稱人為「裸蟲」,稱獸為「毛蟲」,稱禽為「羽蟲」,稱魚為「鱗蟲」,稱有殼的為「介蟲」?!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溉缃裎逑x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div>
《國語辭典》:鱗毛(鱗毛)  拼音:lín máo
魚鱗和獸毛。指魚類和鳥獸類?!端问?。卷六二。五行志一下》:「建康府桐林灣婦產子,肉角有齒。是歲,人多產鱗毛?!?/div>
《國語辭典》:絨毛(絨毛)  拼音:róng máo
1.物體表面上所披覆的柔細短毛。如:「絨毛玩具」。
2.小腸內壁無數(shù)纖細的小指狀突起絨毛,內有微血管、淋巴管,可增加小腸內壁的吸收面積。
《國語辭典》:害獸(害獸)  拼音:hài shòu
損壞農作物,傳染疾病,危害人類、家禽、家畜的獸類。如鼠、獾、狼等。
《漢語大詞典》:土豹
(1).獸類。猞猁孫的別名。
(2).鳥類。鵟的別名。
分類:鳥類獸類
《國語辭典》:薄耆  拼音:bó qí
以獸類背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漢。枚乘七發(fā)〉:「薄耆之炙,鮮鯉之鲙?!?/div>
《漢語大詞典》:孕重
(1).懷胎。多指獸類。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春蒐者不殺小麛及孕重者。”
(2).指懷胎者。漢書·匈奴傳上:“ 漢 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 匈奴 孕重墯殰,罷極苦之?!?顏師古 注:“孕重,懷任者也?!?/div>
分類:懷胎獸類
《國語辭典》:蟄獸(蟄獸)  拼音:zhí shòu
冬眠的動物?!吨芏Y。冬官。穴氏》:「掌攻蟄獸,各以其物火之?!?jié)h。鄭玄。注:「蟄獸,熊羆之屬,冬藏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迒蹄
獸類的腳跡。 劉師培 文說:“故‘立誠’之詞,著于周易,‘交錯’之訓,載于 許 書;況復 蒼后翠嬀 ,鳥獸紀迒蹄之跡,赤文緑字,龜龍闡 河 洛 之精;川岳絢其光采,鐘球播其鏗鏘?!?/div>
分類: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