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料;撫養(yǎng)。
《隋書·循吏傳·辛公義》:“從軍平 陳 ,以功除 岷州 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yǎng)。”
《明成化說(shuō)唱詞話叢刊·包待制出身傳》:“公公不要三叔后,媳婦乞叔作兒孫??答B(yǎng)在房年十歲,看看長(zhǎng)大得成人。”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牛老 道:‘孫兒,我不容易看養(yǎng)你到而今。’”
(2).指放養(yǎng)牲畜。
《秦併六國(guó)平話》卷上:“又有 馬亂吞 告大王曰:‘既是 李牧 無(wú)心侵害,小臣每趕驢馬去 雁門關(guān) 牧養(yǎng)。’大王曰:‘看養(yǎng),怕甚的?休相惱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