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94
典故
45
詞典
1053
分類詞匯
4
佛典
9
其它
183
共1294,分87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23
24
25
2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兵餉
暴兵
內(nèi)兵
墨兵
防兵
散兵
玩兵
長兵
整兵
選兵
兵釁
揮兵
帶兵
從兵
振兵
《國語辭典》:
兵餉(兵餉)
拼音:
bīng xiǎng
兵士的糧餉。泛指軍隊(duì)中一切費(fèi)用。
分類:
軍人
薪俸
軍隊(duì)
給養(yǎng)
養(yǎng)和
費(fèi)用
《漢語大詞典》:
暴兵
兇暴不義之師。
《
吳子·圖國
》
:“凡兵之所起者有五……其名又有五:一曰義兵,二曰彊兵,三曰剛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span id="lxphurt" class="book">《
呂氏春秋·仲夏
》:“仲夏行冬令,則雹霰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 高誘 注:“暴害之兵橫來至。”
謂用兵或動(dòng)用軍隊(duì)。
《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
:“﹝ 蒙恬 ﹞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shù),終不能踰 河 而北。”
《后漢書·馮衍傳上》
:“遠(yuǎn)征萬里,暴兵累年,禍挐未解,兵連不息。” 李賢 注:“暴,露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江統(tǒng)傳》:“方今 關(guān) 中之禍,暴兵二載,征戍之勞,老師十萬。”
分類:
兇暴
用兵
不義
動(dòng)用
用軍
軍隊(duì)
《漢語大詞典》:
內(nèi)兵
(1).國內(nèi)的兵亂。
《
漢書·天文志
》
:“ 填 與 辰 合則將有覆軍下師;與 太白 合則為疾,為內(nèi)兵?!?br />(2).警衛(wèi)皇帝和皇宮的軍隊(duì)。 唐
張籍
《贈(zèng)趙將軍》
詩:“尋常得對(duì)論邊事,委屈承恩掌內(nèi)兵?!?/div>
分類:
警衛(wèi)
兵亂
皇宮
軍隊(duì)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墨兵
(1).指史書。 明
陳繼儒
《珍珠船》
卷二:“ 孫樵 謂史書曰墨兵?!?br />(2).指書畫詩文。形容創(chuàng)作時(shí)揮毫運(yùn)墨如用兵,故稱。 清
曹寅
《寓齋即事與諸同人夜話有懷晚研曾寓此三年》
詩:“凌結(jié)銅蟾戢墨兵,衰疲那競(jìng)世間名?!?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
:“墨兵乍灑,筆陣橫飛。”
分類:
史書
書畫
詩文
創(chuàng)作
揮毫
用兵
《漢語大詞典》:
防兵
見“ 防汛兵 ”。
《漢語大詞典》:
防汛兵
指 明 清 時(shí)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duì)。 清
姚燮
《歲暮》
詩之二:“埋鹽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閑醉博梟?!痹ⅲ骸胺姥幢?, 清 制,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分防地稱汛地。”亦省稱“ 防兵 ”。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民團(tuán)上》
:“兵制有六種:一、營兵,二、砲臺(tái)守兵,三、各處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義兵?!?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
:“分撥各集防兵,宜時(shí)加檢察?!?/div>
分類:
時(shí)駐
駐防
地方上
軍隊(duì)
《國語辭典》:
散兵
拼音:
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兵?!妒酚?。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fù)振。」
2.舊時(shí)軍中供役而未經(jīng)正式編制的兵士?!端鍟?。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duì)與軍中散兵,交為兩蕃,五日而代?!?br />3.戰(zhàn)斗時(shí)各個(gè)散開,以分散目標(biāo)而進(jìn)攻的兵士。
分類:
軍事
潰散
軍事用語
事用
軍隊(duì)
兵士
采用
差役
分散
非正式
隊(duì)伍
編制
行作
作戰(zhàn)
《漢語大詞典》:
玩兵
猶黷武。謂輕率用兵。語本
《
國語·周語上
》
:“先王耀德不觀兵……觀則玩,玩則無震?!?韋昭 注:“玩,黷也?!?漢
劉向
《
說苑·指武
》
:“明王之制國也,上下玩兵,下不廢武?!?唐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
:“狂童何者欲專地,圣主無私豈玩兵?”
分類:
黷武
輕率
用兵
《國語辭典》:
長兵(長兵)
拼音:
cháng bīng
1.長形的兵器。如槍、大刀?!稇?zhàn)國策。西周策》:「故使長兵在前,強(qiáng)弩在后,名曰衛(wèi)疾而實(shí)囚之也?!?br />2.可以射到遠(yuǎn)處的兵器,如弓箭?!妒酚洝>硪灰弧?。匈奴傳》:「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div>
分類:
兵器
戈矛
弓箭
《國語辭典》:
整兵
拼音:
zhěng bīng
整頓軍隊(duì)?!度龂萘x》第一六回:「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jiān)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
分類:
整飭
軍隊(duì)
《漢語大詞典》:
選兵(選兵)
挑選出來的兵卒;精兵。
《
史記·魏公子列傳
》
:“得選兵八萬人,進(jìn)兵擊 秦 軍?!?元
姚燧
《高麗國王封曾祖父母父母制》
:“追叛王挺身於 遼水 ,出選兵壓卵以 泰山 。”
分類:
挑選
兵卒
精兵
《漢語大詞典》:
兵釁(兵釁)
猶兵端。 宋
岳珂
《
桯史·劉蘊(yùn)古
》
:“邊臣不疑,密以名聞,時(shí)兵釁已啟,詔許引接?!?明
劉基
《感興》
之一:“誰言潢海操兵釁,卻產(chǎn)宮庭制禮時(shí)?!?梁?jiǎn)⒊?
《論民族爭(zhēng)競(jìng)之大勢(shì)》
:“若是乎鐵路政略,果為實(shí)行帝國主義之良謨也。以故榆營鐵路,而 英 俄 幾開兵釁以爭(zhēng)之。”
《國語辭典》:
揮兵(揮兵)
拼音:
huī bīng
率領(lǐng)軍隊(duì)。如:「漢代名將霍去病揮兵北上,驅(qū)逐侵犯邊境的匈奴?!?/div>
分類:
率領(lǐng)
率領(lǐng)軍隊(duì)
領(lǐng)軍
軍隊(duì)
《國語辭典》:
帶兵(帶兵)
拼音:
dài bīng
1.攜帶兵器?!抖Y記。曲禮上》「兄弟之讎不反兵」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不反兵者,謂帶兵自隨也,若行逢讎,身不帶兵,反家取之,比來,則讎已逃辟,終不可得,故恒帶兵,見即殺之也?!?br />2.統(tǒng)率軍隊(duì)。如:「韓信帶兵的威名,震古鑠今?!?/div>
分類:
統(tǒng)率
攜帶
統(tǒng)率軍隊(duì)
帶兵
軍隊(duì)
兵器
《漢語大詞典》:
從兵(從兵)
(1).歸順的軍隊(duì)。
《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
:“足下將 陳留 之眾,據(jù) 陳留 之城,而食其積粟,招天下之從兵;從兵已成,足下橫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span id="c6aspcz" class="book">《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 沛公 舍 陳留 南城門上,因其庫兵,食積粟,留出入三月,從兵以萬數(shù),遂入破 秦 ?!?br />(2).親隨的兵卒。
《
后漢書·劉玄傳
》
:“於是 祿 ( 謝祿 )使從兵與 更始 共牧馬於郊下,因令縊殺之?!?/div>
分類:
歸順
親隨
軍隊(duì)
兵卒
《漢語大詞典》:
振兵
整頓部隊(duì)。
《
史記·五帝本紀(jì)
》
:“ 軒轅 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 炎帝 戰(zhàn)於 阪泉 之野?!?/div>
分類:
整頓
部隊(duì)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