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玉門關(guān)外
 
生入玉門關(guān)
  
不愿酒泉郡
 
都攎望玉關(guān)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83~
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閒,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殲,??帜晁?,奄忽僵仆,孤魂棄捐。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節(jié)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為沒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遣子勇隨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苟猛げ軌燮拚岩嗌蠒埑唬骸瓡啵鄹衅溲裕酸绯€。唐·李賢注:「玉門關(guān)屬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長安三千六百里。關(guān)在敦煌縣西北。酒泉,今肅州也。去長安二千八百五十里也?!?/span>
典故 
吹簫乞食
  
乞食吹簫
 
歌吳市
 
伍員吹簫
 
吹簫恨
 
吳市乞
 
吳市簫聲
 
乞食吳門
 
入市吹簫
 
吹簫未遇
 
吳關(guān)人去
 
伍相吹簫
 
伍員吹篪
 
子胥乞食

相關(guān)人物
伍員(字子胥)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列傳》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晝伏,至于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徐廣曰:「一作『簫』?!?/span>

簡釋

吳市吹簫:指因生活困頓而流浪飄泊,有為而未遇。清康有為《泛海至天津入京復還上?!罚骸剿烽L安徒索米,子胥吳市又吹簫?!?/p>


例句

子胥昔乞食,此女傾壺漿。 李白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方朔長安徒索米,子胥吳市又吹簫。 康有為 泛海至天津入京復還上海

吹簫入?yún)鞘?,擊筑游燕肆?虞世南 結(jié)客少年場行

《國語辭典》:關(guān)人(關(guān)人)  拼音:guān rén
1.守關(guān)門的吏人。《儀禮。聘禮》:「乃謁關(guān)人,關(guān)人問:『從者幾人?』以介對?!?br />2.關(guān)懷的人。唐。李白 楊叛兒詩:「何許最關(guān)人?烏啼白門柳?!?br />3.監(jiān)禁犯人。如:「監(jiān)獄是關(guān)人的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玉關(guān)人老(玉關(guān)人老)
后漢書·班超傳載: 班超 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歸,上 和帝 疏云:“臣不敢望到 酒泉郡 ,但愿生入 玉門關(guān) ?!焙笠浴?玉關(guān) 人老”借指久戍思歸之情。 宋 張孝祥 《與楊抑之書》:“公守邊,內(nèi)則能固吾圉,外則使裔夷歸心, 羊 陸 見稱,徒以此耳。但 玉關(guān) 人老,不容不亟召歸,伏惟與時御宜,促裝以俟?!?span id="zuxlhqc" class="book">《宋史·蔡挺傳》:“﹝ 挺 ﹞在 渭 久,鬱鬱不自聊,寓意詞曲,有‘ 玉關(guān) 人老’之嘆?!?/div>
《漢語大詞典》:眼前人
(1).指新歡。 唐 元稹 《鶯鶯傳》:“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2).指當時有關(guān)人士。 明 歸有光 《與沈敬甫書》之十一:“《書張貞女獄事》,當附死事之后,但傷訐直,不便於眼前人,祕之?!?/div>
《漢語大詞典》:丁則(丁則)
有關(guān)人丁服徭役的規(guī)定。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力役》:“各照丁則銀數(shù),取足所定工食,而止編給由票,自行收討。”
《國語辭典》:包辦(包辦)  拼音:bāo bàn
負責辦理。如:「這次校慶園游會由我們班包辦?!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料我表妹見官人這一表人才,也決不推辭的,包辦在小人身上,完成此舉?!?/div>
《國語辭典》:折實(折實)  拼音:zhé shí
1.減價折扣之后的實在數(shù)目。
2.把金額折算成實物來計算。
《國語辭典》:民生問題(民生問題)  拼音:mín shēng wèn tí
1.有關(guān)人民生活、國民生計的問題。如:「民生問題是各民主國家首要解決的事?!?br />2.謔稱吃飯一事。如:「老王!下班了,要到那里去解決民生問題?」
《國語辭典》:雞犬俱升(雞犬俱升)  拼音:jī quǎn jù shēng
比喻因一人發(fā)達后,使周遭相關(guān)人士也隨之高升或得勢。參見「雞犬升天」條。如:「今年他調(diào)升為處長,他的秘書、幕僚雞犬俱升,跟著他高升赴任了。」
《國語辭典》:環(huán)境設計(環(huán)境設計)  拼音:huán jìng shè jì
有關(guān)人類環(huán)境的機能、美觀、心理反應及族群互動等各學術(shù)研究及實用技術(shù)支派的綜合,目的在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類生活環(huán)境。
《國語辭典》:電腦語音處理(電腦語音處理)  拼音:diàn nǎo yǔ yīn chǔ lǐ
一種應用電腦處理有關(guān)人類語音的技術(shù)。即以電子技術(shù)合成人類語音、以電腦辨識語音或用壓縮技術(shù)儲存語音以方便傳輸?shù)燃夹g(shù)。常應用在語音辨識,使盲人能讀取電子文件,或以語音查詢資料與機器人互動。如:「每逢考試放榜時,各電視臺會利用電腦語音處理,供考生以電話查榜?!?/div>
《國語辭典》:召集人  拼音:zhào jí rén
召集有關(guān)人員集合的人。如:「我是這次學術(shù)研討會的召集人,責任很大。」
《國語辭典》:座談會(座談會)  拼音:zuò tán huì
召集相關(guān)人員,就某一問題互相交換意見而舉行的會議。如:「學術(shù)座談會」、「時事座談會」。
《國語辭典》:個案(個案)  拼音:gè àn
將服務對象做一案件,包括案主本身及其有關(guān)人員在內(nèi),以建立對案主及其問題個別分析和服務的整體性資料。
《國語辭典》:吳市吹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時伍子胥自楚逃至吳,曾于吳市吹簫乞食,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后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
《國語辭典》:吹簫吳市(吹簫吳市)  拼音:chuī xiāo wú shì
比喻乞食。參見「吹簫」條。唐。虞世南結(jié)客少年場行〉:「吹簫入?yún)鞘?,擊筑游燕肆?!?/div>
分類:乞食
《國語辭典》:吳市吹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時伍子胥自楚逃至吳,曾于吳市吹簫乞食,見《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后用以比喻行乞街頭或飄泊流浪,生活困頓。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