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家食  拼音:jiā shí
不為祿仕而自食于家?!兑捉?jīng)。大畜卦。彖曰》:「不家食,吉?!埂缎咽篮阊?。卷四○。馬當(dāng)風(fēng)神送滕王閣》:「何不進(jìn)取,身達(dá)青云之上;而困于家食,受此旅況之凄涼乎?」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抖Y記。禮運(yùn)》:「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禮也。」唐??追f達(dá)。正義:「大夫以下稱家。」
2.家?!杜f唐書。卷一二三。李巽傳》:「雖在私家,亦置案牘簿書,勾檢如公署焉?!?br />3.私人、平民。相對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國語辭典》:乾沒(乾沒)  拼音:gān mò
1.僥倖獲得利益?!妒酚?。卷一二二??崂袅袀鳌垳罚骸甘紴樾±?,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之屬交私。」《晉書。卷八六。列傳。張軌》:「霸王不以喜怒興師,不以乾沒取勝?!?
2.暗中吞沒他人的財(cái)物?!杜f五代史。卷一○八。漢書。列傳。李崧?》:「嶼仆葛延遇為嶼商賈,多乾沒其貲,嶼笞責(zé)之?!埂段拿餍∈贰?第?二?四?回?:「他便呈上兩張銀票,卻乾沒了一張?!?/div>
《國語辭典》:公館(公館)  拼音:gōng guǎn
1.古代公家所造的館舍?!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钙钐珷斆?,只得退了堂,將犯人寄監(jiān),親自坐轎上公館轅門面稟了撫軍?!?br />2.仕宦的寓所?!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赶却蚵犙髣?wù)局總辦的公館,打聽著了,暫時(shí)在城里大街上一家客店住下?!?br />3.敬稱他人的住所?!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敢恍腥苏业搅巳A甫母舅的公館里來,暫時(shí)住下不題?!?br />4.旅舍?!缎咽篮阊浴>砦?。大樹坡義處送親》:「我家不是公館,柴火不便,別處去利市?!?/div>
《漢語大詞典》:官燭(官燭)
公家供給、供官吏辦公用的蠟燭。初學(xué)記卷二五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巴祇 為 揚(yáng)州 刺史,與客坐闇中,不然官燭?!?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嘗答齊國移文啟》:“方其寵錫,獨(dú)有光前,官燭斯燃,更慙良史,宵光可學(xué),乃會(huì)耆年?!?唐 杜甫 《臺上》詩:“何須把官燭,似惱鬢毛蒼?!?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中有家問,即令滅官燭,取私燭閲書。閲畢,命秉官燭如初?!?清 趙翼 《七十自述》詩:“奎堂校士春蠶葉,官燭修書秋兔毫?!?/div>
《漢語大詞典》:廩給(廩給)
亦作“廩給”。
(1).俸祿;薪給。 唐 權(quán)德輿 《拜昭陵過咸陽墅》詩:“自慚廩給厚,諒使井稅先?!?元 揭傒斯 《靖州廣德書院記》:“其為屋椽礎(chǔ)之?dāng)?shù)若干,工匠之計(jì)若干,自相攸迄成之歲月、廩給之寡伙,咸俾刻于碑陰焉。”
(2).指科舉時(shí)代公家給予在學(xué)生員的膳食津貼。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廩生追糧:“臣以為不幸有疾,罷之可也,至于廩給,糜費(fèi)於累歲,而追索於一朝,固亦難矣?!?br />(3).謂發(fā)給廩祿。《宋史·兵志八》:“乞嚴(yán)敕州、軍按月廩給?!?br />(4).泛指衣食等生活資料。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修鱗》:“ 梅 或偶供廩給,必力辭不受。”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農(nóng)功》:“今則畎澮縱橫,桑麻翳薈,神京廩給,悉仰南方。”
《國語辭典》:廩粟(廩粟)  拼音:lǐn sù
1.公家?guī)觳氐墓燃Z?!俄n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于是反國發(fā)廩粟以賦眾貧,散府馀財(cái)以賜孤寡?!?br />2.公家所供給的餉俸。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月費(fèi)俸錢,歲糜廩粟?!乖?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41009' target='_blank'>馬祖常 〈室婦嘆〉詩:「咄哉室婦爾何為,卉衣廩粟充凍饑?!?/div>
《國語辭典》:冗食  拼音:rǒng shí
1.吃閒飯?!逗鬂h書。卷五七。劉瑜傳》:「今女嬖令色,充積閨帷,皆當(dāng)盛其玩飾,冗食空宮?!?br />2.舊時(shí)在朝廷值班,不回家吃飯,而由公家供給飲食?!吨芏Y。地官。橐人》:「掌共外內(nèi)朝冗食者之食?!?br />3.散發(fā)倉廩糧食,使人民得以維生?!稘h書。卷一○。成帝紀(jì)》:「避水它郡國,在所冗食之?!?/div>
《漢語大詞典》:冗吏
《國語辭典》:私人  拼音:sī rén
1.個(gè)人。相對于公家而言。如:「私人財(cái)產(chǎn)」、「私人著作」。清。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均貧富主義之別解》:「自馬克斯以后,學(xué)說一變。此派不取共產(chǎn)主義,惟主張以產(chǎn)業(yè)機(jī)關(guān)歸諸國有,禁私人占有土地,而以土地所得,分配各人,是為近世社會(huì)主義?!?br />2.親戚故舊?!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jì)北之為邪!」《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發(fā)審局的人,又大半是康太守的私人,早已請過示的了。」
《國語辭典》:廩食(廩食)  拼音:lǐn shí
官府發(fā)給的糧食。《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埂稘h書。卷五四。蘇建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shí)而食之。」
《國語辭典》:廩稍(廩稍)  拼音:lǐn shāo
官吏的糧食、俸祿。宋。錢公輔義田記〉:「其下為卿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yǎng)之厚,止乎一己?!姑?。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縣官日有廩稍之供?!?/div>
《國語辭典》:繳納(繳納)  拼音:jiǎo nà
以財(cái)物繳交與主管單位。如:「繳納稅款」。
《漢語大詞典》:役事
(1).勞役之事。周禮·地官·鄉(xiāng)師:“既役,則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2).泛指公家的各種事務(wù)。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七》:“貢賦之外,皆役事也。起軍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br />(3).泛指事務(wù)。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志》:“ 愈 既不獲辭,既助其凡役事,退又為銘云。”
(4).猶辦事。國語·晉語一:“吾聞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聞違命。君立臣從,何貳之有?” 韋昭 注:“役,為也?!?/div>
《國語辭典》:公務(wù)(公務(wù))  拼音:gōng wù
公家的事務(wù)。如:「我常因處理公務(wù)而自動(dòng)加班。」《宋史。卷二七七。列傳。張鑒。論曰》:「從吉勤于公務(wù)而疏于訓(xùn)子,固未得為盡善也?!?/div>
《國語辭典》:受田  拼音:shòu tián
舊時(shí)人民成年后,接受公家所給的田,稱為「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