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1—1079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初名旭,避神宗諱,以字行,改字旸叔。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歷知封州、漢陽軍,入為監(jiān)察御史、右司諫。任言官五年,所上數(shù)十百事。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知瀛州、真定府。神宗熙寧二年,同制置三司條例司,助王安石行新政。數(shù)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既為相,遂請免條例司,并時與王安石小異。因善附會以取富貴,時人稱為“筌相”。卒謚成肅。
全宋詩
陳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字旸叔,初名旭,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后徙居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仁宗景祐初進士,知南安軍南康縣。擢監(jiān)察御史,知諫院。嘉祐四年(一○五九)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宋大臣年表》)。出知定州、太原府。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復樞密副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神宗立,歷知越州、大名府。熙寧二年(一○六九)同制置三司條例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年,拜樞密使(同上書卷二四一)。八年,罷判揚州(同上書卷二六三)。封秀國公。元豐二年致仕(同上書卷二九七),尋卒,年六十九。謚成肅。事見《名巨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一五《陳成肅公升之傳》,《宋史》卷三一二有傳。
全宋文·卷九八八
陳升之(一○一一——一○七九),初名旭字升之,避神宗嫌名,以字行,改字旸叔,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景祐初舉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右司諫,知諫院,侍御史知雜事。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知瀛州、真定府,加龍圖閣直學士,復知諫院。遷樞密直學士、知開封府。嘉祐五年,拜樞密副使。為臺諫所劾,出知定州,徙太原府。治平二年,復拜樞密副使。神宗立,為觀文殿學士、知越州。熙寧元年,知樞密院事。明年,與王安石同制置三司條例司。數(shù)月,拜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忤王安石,會母喪,去位。服除,復為樞密使。出判揚州,封秀國公。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九。謚成肅。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五《陳成肅公升之傳》,《宋史》卷三一二有傳。
趙公升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泰三年(1203)任福建路提舉常平茶鹽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1—1341 【介紹】: 元永平路人,字伯高。力學工文辭。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授將仕郎,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累知汝寧府,治行為諸郡最。除紹興路總管,謹于繩吏,果于去民瘼。官至集賢侍講學士。卒謚文憲。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羅公升,字時翁,一字滄洲,永豐(今屬江西)人。宋末以軍功授本縣尉。大父開禮從文天祥勤王,兵敗被執(zhí),不食死。宋亡,傾資北游燕、趙,與宋宗室趙孟榮等圖恢復,不果?;剜l(xiāng)隱居以終。有《無名集》、《還山稿》、《抗塵集》、《癡業(yè)集》、《北行卷》等,后人合為《滄洲集》五卷。事見本集附錄劉辰翁《宋貞士羅滄洲先生詩敘》,清同治《永豐縣志》卷二四有傳?!×_公升詩,以清金氏文瑞樓鈔《宋人小集六十八種·宋貞士羅滄洲先生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宋百家詩存·滄洲集》(簡稱四庫本)。
《國語辭典》:公升  拼音:gōng shēng
量詞。表示容量的單位。一公升等于一千毫升。也稱為「升」。
《國語辭典》:公石  拼音:gōng dàn
量詞:(1)計算容積的單位。公制一公石等于一百公升。也稱為「石」。(2)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公石等于一百公斤。也作「公擔」。
《國語辭典》:公秉  拼音:gōng bǐng
量詞。公秉為容量的俗稱單位,一公秉等于一千公升。
《國語辭典》:公合  拼音:gōng gě
量詞。表示容量的單位(舊制)。一公合等于十分之一公升。也稱為「合」。
《國語辭典》:羊水  拼音:yáng shuǐ
羊膜內(nèi)的液體。人類的羊水量約在五百毫升與一公升間,可使胎兒不受外界震蕩,并可減少胎兒在子宮內(nèi)活動時對孕婦的刺激。
《國語辭典》:公斗  拼音:gōng dǒu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公斗等于十公升。也稱為「斗」。
《國語辭典》:標準制(標準制)  拼音:biāo zhǔn zhì
指我國度量衡采用的萬國權(quán)度通制。自我國政府頒布以公尺作長度單位、公斤作重量單位、公升作容量單位后,改稱為「標準制」。
《國語辭典》:配客  拼音:pèi kè
英美測量乾物多少的度量。合九點零九二公升,等于二加侖(Gallon)。
《國語辭典》:公撮  拼音:gōng cuō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公撮等于千分之一公升。也稱為「撮」。
《國語辭典》:公勺  拼音:gōng shuò
量詞。表示容量的舊公制單位。一公勺等于一公升的百分之一。簡稱為「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