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1,分127頁顯示  上一頁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崔述
但澤
鄧肯
霍桑
伽馬
吉朋
紀昀
惠棟
洪升
赫塞
哈代
哈維
鮑凱利尼
鮑斯威爾
保祿六世
《國語辭典》:崔述  拼音:cuī shù
人名。(西元1740~1816)字武承,號東壁,清河北大名人。官福建羅源縣知縣,有廉聲,后乞歸,精研史學,于古史尤多創(chuàng)見。講說義理亦多順應人情,不為矯揉苛刻之論。著《考信錄》等三十四種,合稱為「崔東壁遺書」。
《國語辭典》:但澤(但澤)  拼音:dàn zé
Danzig
城市名。波蘭北部格但斯克省省會。西元一九一九年凡爾賽條約中成為自由市,后德國宣稱為其所有,而引發(f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其境內港灣大,是波蘭及東歐內陸諸國的外港。
《國語辭典》:鄧肯(鄧肯)  拼音:dèng kěn
Isadora Duncan
人名。(西元1878~1927)美國女舞蹈家。曾在歐洲各地巡回演出,表演名音樂家孟德爾松、史特勞斯、貝多芬的作品。以創(chuàng)新的舞姿,傳達人類的性靈,表現(xiàn)情感與生命,風靡一時。
《國語辭典》:霍?! ?span id="bi7ou6h" class='label'>拼音:huò sāng
Nathaniel Hawthorne
人名。(西元1804~1864)美國小說家。船長之子,四歲喪父,賴母教育成人。大學畢業(yè)后,以寫小說為生,曾游歷歐洲各國。著有《森林的故事》、《祖父的椅子》、《文石山神》、《腥紅字》等。
《國語辭典》:伽馬(伽馬)  拼音:jiā mǎ
Gama,Vasco da
人名。(西元1460~1524)葡萄牙航海家。西元一四九七年發(fā)現(xiàn)由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線,翌年在馬拉巴爾登陸,成為西方第一個經(jīng)由海道抵達印度的人。
《國語辭典》:吉朋  拼音:jí péng
Edward Gibbon
人名。(西元1737~1794)英國史學家。所著羅馬帝國衰亡史,歷十馀年而成,為史學鉅著。也譯作「吉本」。
《國語辭典》:紀昀(紀昀)  拼音:jì yún
人名。(西元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清名臣、目錄學家及文學家。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乾隆間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并主持寫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卒謚文達。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
《國語辭典》:惠棟(惠棟)  拼音:huì dòng
人名。(西元1697~1758)字定宇,號松崖,清江蘇吳縣人。為吳派經(jīng)學奠基者。傳祖周惕、父士奇之學,博通經(jīng)史,畢生考訂漢儒經(jīng)說,尤精于治易,以詳博見長,著有《周易述》、《易漢學》、《易微言》、《易例》等。又撰有《古文尚書考》,辨證偽古文尚書系出自晉人之手。撰《九經(jīng)古義》,則論古字古義。另著有《明堂大道錄》、《諸史會錄》、《禘說》等。
《國語辭典》:洪升(洪升)  拼音:hóng shēng
人名。(西元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為清戲曲家。工詩,尤善作曲,所作甚多,以《長生殿》傳奇最為有名。另有詩集《稗畦集》及《稗畦續(xù)集》。
《國語辭典》:赫塞  拼音:hè sè
Hermann Hesse
人名。(西元1877~1962)德國詩人、小說家。留學義大利,專研古典文學及拉丁語系語文,二十四歲任宮廷詩文供奉。作品文筆簡練雋永,曾以《玻璃球游戲》獲西元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其他作品有《彷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等。
《國語辭典》:哈代  拼音:hā dài
Thomas Hardy
人名。(西元1840~1928)英國小說家及詩人。其作品常描寫人與冷酷無情的自然或社會互相的搏斗,而各歸失敗。著名作品有《還鄉(xiāng)記》、《黛絲姑娘》等。
《國語辭典》:哈維(哈維)  拼音:hā wéi
William Harvey
人名。(西元1578~1657)英國醫(yī)學家,畢業(yè)于劍橋大學,義大利巴杜亞大學研究。曾任醫(yī)院醫(yī)師、英國皇室御醫(yī),當選皇家醫(yī)學院院士。發(fā)現(xiàn)心臟與血液的奧秘,并形成科學理論體系,著有《血液循環(huán)論》一書。
《國語辭典》:鮑凱利尼(鮑凱利尼)  拼音:bào kǎi lì ní
Luigi Boccherini
人名。(西元1743~1805)義大利室內音樂作家。從他給海頓的信中可看出他對室內樂所作的種種努力及熱忱。他利用各種樂器的組合,開創(chuàng)八重奏、六重奏、五重奏、三重奏等方法,為后世留下許多弦樂四重奏曲。
《國語辭典》:鮑斯威爾(鮑斯威爾)  拼音:bào sī wēi ěr
James Boswell
人名。(西元1740~1795)英國傳記作家,以撰寫《約翰生傳》(Life of Samuel John-son)知名于世。
《國語辭典》:保祿六世(保祿六世)  拼音:bǎo lù liù shì
人名。(西元1897~1978)天主教教宗,原名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Montini),義大利人。西元一九二○年開始任圣職,在教廷服務三十年,曾任義大利米蘭教區(qū)總主教。一九六三年繼若望二十二世出任教宗,致力于天主教會的革新與現(xiàn)代化,成為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