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1,分127頁顯示  上一頁  78  79  80  81  82  84  85  86  8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英國國教
印光大師
印加文明
備身府
本體論
俾斯麥
畢卡索
畢夏普
鮑廷博
貝登堡
貝爾格
貝開特
貝克勒
貝拉圖
貝朗瑞
《國語辭典》:英國國教(英國國教)  拼音:yīng guó guó jiào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西元1509~1547)本為反對路德新教的保守分子,但又為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廷發(fā)生沖突,遂創(chuàng)英國國教,自任教會元首,以擺脫天主教會的控制,此后英國真正成為一獨立王國。
《國語辭典》:印光大師(印光大師)  拼音:yìn guāng dà shī
人名。(西元1861~1940)近代佛教高僧,陜西合陽人,俗姓趙,二十一歲出家。歷任終南、紅螺、普陀諸山,嗣在蘇州創(chuàng)建靈巖凈宗道場。教人以倫常為基礎(chǔ),念佛生西為歸宿,崇仰而皈依者,數(shù)十萬人。后人尊為凈土宗第十三祖。
《國語辭典》:印加文明  拼音:yìn jiā wén míng
南美安迪斯山脈地區(qū)的古代文明。其全盛時期約在西元一千四百年左右,宗教信仰為自然崇拜,祭祀時以人為犧牲。已有雄偉的宮殿、廟宇、城市等建筑物。
《國語辭典》:備身府(備身府)  拼音:bèi shēn fǔ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598)所設(shè)置的官署名稱。煬帝即位后,改左右備身府,為左右驍衛(wèi)府,所領(lǐng)軍士,名曰豹騎。見唐。杜佑《通典。卷二八。職官一○。武官上。左右驍衛(wèi)》。
《國語辭典》:本體論(本體論)  拼音:běn tǐ lùn
哲學(xué)的一部門。西元前四世紀(jì)由亞里斯多德首創(chuàng)。主要研究所有事物的共同點及此共同點所擁有的特性。也稱為「形而上學(xué)」。
《國語辭典》:俾斯麥(俾斯麥)  拼音:bì sī mài
Karl Otto E. L. Von Bismarck
人名。(西元1815~1898)德國政治家,西元一八七一年任首相,后召集柏林會議,自任議長。曾破法帝拿破崙第三之軍,統(tǒng)一日耳曼諸邦,建德意志帝國。厲行軍國主義,手腕強硬,有鐵血宰相之稱。
《國語辭典》:畢卡索(畢卡索)  拼音:bì kǎ suǒ
Pablo Picasso
人名。(西元1881~1973)西班牙畫家,僑居巴黎,直到逝世。為立體主義的創(chuàng)始者,亦為二十世紀(jì)前衛(wèi)藝術(shù)運動的領(lǐng)導(dǎo)者。畫風(fēng)新奇多變,名作有〈畢卡索夫人〉、〈瓶與壺〉、〈變戲法者〉、〈午睡〉、〈三樂師〉等。
《國語辭典》:畢夏普(畢夏普)  拼音:bì xià pǔ
Bishop, Henry Rowley
人名。(西元1786~1855)英國作曲家、指揮家。曾擔(dān)任卡本特花園劇院的音樂監(jiān)督,作品在百首以上,以歌劇音樂為主。歌劇《少女克拉莉》的〈甜蜜的家〉是家喻戶曉的名曲。
《國語辭典》:鮑廷博(鮑廷博)  拼音:bào tíng bó
人名。(西元1728~1814)字以文,號淥飲。清安徽歙縣人,家富藏書,所居稱為「知不足齋」,乾隆年間四庫館開,獻書六百馀種,多宋元舊版,為天下獻書之冠。性寬厚、好吟詠。著《花詠軒詠物詩存》。
《國語辭典》:貝登堡(貝登堡)  拼音:bèi dēng bǎo
Powell Baden
人名。(西元1857~1941)英國將領(lǐng),在英斐戰(zhàn)爭(西元1899~1902)時,因固守防線而成為英雄。鑒于英國當(dāng)時青少年體格瘦弱、道德淪喪,主張?zhí)岢娀顒?,以?xùn)練健康、快樂的國民。西元一九○七年創(chuàng)立男童軍,一九一○年與其妹成立女童軍,并曾于一九二○年被選為世界童軍總監(jiān)。
《國語辭典》:貝爾格(貝爾格)  拼音:bèi ěr gé
Alban Berg
人名。(西元1885~1935)奧地利音樂家,新維也納樂派的代表。對無調(diào)性音樂及十二音音樂貢獻很大。代表作品有歌劇《伍采克》、《露露》等,都是十二音技法上的結(jié)晶。
《國語辭典》:貝開特(貝開特)  拼音:bèi kāi tè
Samuel Beckett
人名。(西元1906~?)法國劇作家兼小說家。善于運用知性的語言及粗野的俗語,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文體。其小說被評為新藝術(shù),并視為法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重要支柱。西元一九六九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其《等待果陀》一劇在巴黎上演時,贏得世界性榮譽。
《國語辭典》:貝克勒(貝克勒)  拼音:bèi kè lè
Antoine Cesar Becquerel
人名。(西元1788~1878)法國物理學(xué)家。電氣化學(xué)的創(chuàng)造者,因研究琥珀的特性而發(fā)現(xiàn)電的可分離性,并創(chuàng)造永久電柱。
《國語辭典》:貝拉圖(貝拉圖)  拼音:bèi lā tú
Bernardo Bellotto
人名。(西元1720~1780)義大利畫家。曾以透視圖法繪制德勒斯頓的都市景觀及描繪撒克森城堡,將十八世紀(jì)歐洲各大都市不同的風(fēng)貌流傳給后世。其作品寫實而不帶感情,且在藝術(shù)及史料的保存上,有莫大的貢獻。
《國語辭典》:貝朗瑞(貝朗瑞)  拼音:bèi lǎng ruì
Pierre-Jean de Beranger
人名。(西元1780~1857)法國詩人。自小生活在貧窮的家庭,所以作品中多描述貧苦人民的生活。其寫作風(fēng)格新穎,西元一八一三年發(fā)表伊夫鋒國王,諷刺拿破崙。一八一四年的高盧人與法蘭克人則充滿了對侵略者的不滿與仇視。王政復(fù)辟時,更發(fā)表〈白帽徽〉、〈貴族狗告狀〉等詩篇諷喻時政。曾以侮辱國王及教會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