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82,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戴震
韓戰(zhàn)
弘忍
龔開
荷馬
拜倫
柏金
楚莊王
伊索
義律
嚴復
惲敬
趙翼
劉知幾
劉克莊
《國語辭典》:戴震  拼音:dài zhèn
人名。(西元1723~1777)字東原,清學者,安徽休寧人。長于考辨,尤精小學,著有《考工記圖》、《孟子字義疏證》、《原善》等書多達二十馀種,立說精辟透澈,為清代的名儒。
《國語辭典》:韓戰(zhàn)(韓戰(zhàn))  拼音:hán zhàn
發(fā)生于西元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的戰(zhàn)爭。因美蘇駐軍撤離韓國,北韓共軍趁機越過北緯三十八度線,向南韓進攻,引爆韓戰(zhàn)。美國麥克阿瑟將軍被任命為聯(lián)軍統(tǒng)帥,出兵助南韓。后因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深怕促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乃撤換麥帥,停戰(zhàn)謀和。戰(zhàn)事共計持續(xù)三年馀。
《國語辭典》:弘忍  拼音:hóng rěn
唐朝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75)俗姓周,蘄州黃梅縣人,為中國禪宗第五祖。七歲從道信出家,后定居黃梅雙峰山東山寺,聚徒說法,世稱「東山法門」。著名的弟子有神秀、慧能、智詵等。有《最上乘論》傳世。
《國語辭典》:龔開(龔開)  拼音:gōng kāi
人名。(西元1222~?)字圣予,號翠巖,淮陰人。宋末元初畫家,擅畫人物,用筆雄健簡練,喜作墨鬼,尤以畫鐘馗著名。
《國語辭典》:荷馬(荷馬)  拼音:hé mǎ
Homer
人名。約生于西元前九世紀,是古希臘的游吟詩人,也是歐洲詩人的鼻祖。相傳著有〈伊利亞德〉(Iliad)、〈奧德賽〉(Odyssey)二大敘事詩,描敘特洛伊(Troy)戰(zhàn)爭及戰(zhàn)后的故事,流傳至今。
《國語辭典》:拜倫(拜倫)  拼音:bài lún
George Gordon Byron
人名。(西元1788~1824)英國詩人。詩才橫溢,十九歲開始出版詩集,二十歲自西班牙旅游歸國,作《哈羅德游記》,名聲大震。因助希臘獨立之戰(zhàn),客死軍中,年僅三十六。著有詩集《海盜》、詩劇《曼夫雷特》、敘事詩《唐璜》等。
《國語辭典》:柏金  拼音:bó jīn
William Henry Perkin
人名。(西元1838~1907)英國化學家。致力于有機化學的研究,成就卓著,如西元一八五六年發(fā)現(xiàn)苯胺紫染料并取得專利,一八五七年開始應用于人造染料工業(yè)。另于一八六九年發(fā)現(xiàn)由蒽制茜素的方法,可惜德國巴斯夫(BASF)公司在前一天申請了該制法的專利。
《國語辭典》:楚莊王(楚莊王)  拼音:chǔ zhuāng wáng
春秋時楚國國君。(?~西元前591)名侶。有雄才,任伍舉、蘇從,勵精圖治,國勢大張,滅庸克宋,伐陳圍鄭,與晉爭霸。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師,莊王問周鼎之大小輕重,隱有圖周之志。為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謚莊。
《國語辭典》:伊索  拼音:yī suǒ
Aesop
人名。(約西元前619~前564)希臘寓言作家。相傳形體殘廢,初為奴隸,曾在各地流浪,后始取得希臘公民資格。所著《伊索寓言》,流傳迄今,有名于世。
《國語辭典》:義律(義律)  拼音:yì lǜ
Charies Elliot
人名。(西元1801~1875)清道光年間英國駐粵商務監(jiān)督。是最先與林則徐交涉鴉片問題的外國人。
《國語辭典》:嚴復(嚴復)  拼音:yán fù
人名。(西元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清侯官(今福建省林森縣)人。同治間,留學于英國格林尼次海軍大學,歸國后歷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京師大學堂編譯局總辦等。民國初年,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致力于西洋學術(shù)思想的介紹。譯書甚多,著名的有赫胥黎的《天演論》、亞丹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名學》、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等。
《國語辭典》:惲敬(惲敬)  拼音:yùn jìng
人名。(西元1757~1817)字子居,號簡堂,清江蘇武進人。為人負氣,矜尚名節(jié),所至以振興文學為務。治古文得力于韓非、李斯,近法家言,敘事似班固、陳壽,世稱陽湖派,著有《大云山房文集》。
《國語辭典》:趙翼(趙翼)  拼音:zhào yì
人名。(西元1727~1814)字耘松,號甌北,清江蘇陽湖人。官至貴西兵備道,旋即辭官家居。主講安定書院,專心著述。長于史學,考據(jù)精賅。論詩主張推陳出新,力反摹擬,與袁枚、蔣士銓齊名。著有《二十二史劄記》、《陔馀叢考》、《甌北詩集》、《甌北詩話》等。
《國語辭典》:劉知幾(劉知幾)  拼音:liú zhī jī
人名。(西元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唐代史學家。進士出身,累官至左散騎常侍,終生從事史學研究,曾參與編修則天皇帝實錄。劉氏認為史學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尤以史識為要。并強調(diào)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不掩惡、不虛美。著《史通》,為著名的史學評論專書。
《國語辭典》:劉克莊(劉克莊)  拼音:liú kè zhuāng
人名。(西元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亦自號后村居士,宋莆田人。能詩文,尤工詞。賜同進士出身,端平年初為樞密院編修官,因彈劾宰相史嵩之而被貶官,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謚文定。著有《后村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