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3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趙郡王元干子。宣武帝初襲封。出為岐州刺史。性暴虐,嘗無事斬人,為州民所困。被罷還。官至都官尚書。卒謚貞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83—531
【介紹】:
北魏代郡桑干人,字元龍。爾朱榮引為戶曹參軍,甚得親任。孝莊帝建義初,除黃門侍郎。孝莊帝還洛,封樂陵郡公。瑞為爾朱榮所委,而善處朝廷之間。官至滄州大中正。及孝莊帝殺爾朱榮,瑞與爾朱世隆俱北走,中途折還,效忠孝莊帝,世隆甚忿恨,后遂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5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陽平王拓跋熙孫。襲爵。宣武帝時官幽州刺史。孝明帝立,調(diào)荊州,頗行貨賄。梁襄陽等地民上書欲叛梁附魏,世遵往應(yīng)之,內(nèi)應(yīng)者謀泄,為梁軍所敗,坐免官。后除定州刺史。卒謚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建扶。景穆帝拓跋晃孫。宣武帝即位,累遷度支尚書。與尚書令高肇不和,先自造棺,欲輿棺論肇罪惡,自殺切諫。以與太常劉芳議爭權(quán)量事,與肇形于聲色,降為光祿大夫。又兼宗正卿,出為兗州刺史。孝明帝初,入為御史中丞,糾彈于忠、高聰。與尚書令任城王元澄時有爭執(zhí),坐削爵除官。后起刺史,官至關(guān)右都督,兼尚書行臺。孝昌初卒。謚文貞。
全后魏文·卷十六匡字建扶,晃第二子,新成之第五子,出后廣平王洛侯。宣武即位,累遷給事、黃門侍郎。除肆州刺史,遷恒州刺史,徵為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除度支尚書。坐與高肇憤爭,降為光祿大夫、兼宗正卿,出為兗州刺史。孝明即位,入為御史中尉,進號安南將軍,加鎮(zhèn)東將軍。襲廣平王爵,封東平郡王。復(fù)與任城王澄不平削爵,除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尋為關(guān)右都督,兼尚書行臺。孝昌初卒,謚曰文貞。后復(fù)爵,改封濟南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6
【介紹】:
名一作深,唐人避諱改。北魏宗室,鮮卑族,字智遠。元嘉子。襲爵廣陽王。孝明帝初,為肆州刺史,后為恒州刺史,在州貪污納賄。坐淫亂事免官,以王還第。及破六韓拔陵起事,詔以北道大都督往征之,降附者頗眾。旋鮮于修禮、杜洛周起事,淵為大都督往征,以軍無斗志,退走定州,為刺史楊津所逐,淵逃走,為葛榮所執(zhí)殺,追謚忠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6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永興。元彬子。襲章武王爵。孝文帝時官秘書郎。累官行揚州刺史、并州刺史、宗正卿、青州刺史。孝明帝時領(lǐng)河南尹。性貪殘,恣情聚斂,被劾削官爵。后復(fù)封,攻汾、夏山胡,敗。孝昌中,鎮(zhèn)壓葛榮,兵敗被殺。謚莊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86—545
【介紹】:
北魏趙郡平棘人。李靈曾孫。善射彈,解鼓箏,性嗜酒,自言阮步兵為其師。以母多病,遂精醫(yī)術(shù),凡有疾者無論貴賤皆療之。有舉貸,每焚契免責,鄉(xiāng)人甚敬重之。葛榮起事,元忠率宗黨自保。事平,拜南趙郡太守。以好酒無政績,棄官還家。高歡舉兵,往投之,擒斬爾朱羽生。東魏時,官至驃騎大將軍,封晉陽縣伯。卒謚敬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87—520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宣仁。孝文帝第五子。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王。宣武帝初,拜侍中,遷尚書仆射。時帝舅高肇擅權(quán),嘗諫帝戒之。孝明帝熙平初,遷太尉,胡太后委以朝政。懌常抑黜領(lǐng)軍元叉,叉為胡太后妹夫,恃寵驕盈,告懌謀反,與劉騰閉胡太后于后宮而殺懌。
全后魏文·卷二十懌,字宣仁,孝文帝第五子。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王。宣武即位,拜侍中,轉(zhuǎn)尚書仆射,進司空。孝明即位,轉(zhuǎn)司徒,進太傅,領(lǐng)太尉。正光元年為元叉所害,謚曰文獻王。(案:《北史·李先傳》,先曾孫義徽太和中補清河王懌府記室。箋書表疏,文不加點,清典贍速,當世稱之?!?a target='_blank'>魏書·清河王懌傳》有諫靈太后使沙門惠憐以咒水療病表,據(jù)《北史》是義徽草奏,今編入義徽文,馀姑歸懌集。又案,《魏書·袁翻傳》,翻子躍,為清河王釋文學,懌之文表,多出于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子訥。彭城王元協(xié)子,襲封。善武藝。起家宗正少卿。除平東將軍、青州刺史。于時齊民騷動,梁軍擾邊,劭頻有防拒之功。弟孝莊帝即位,尊為無上王。死于河陰之變。后追謚孝宣皇帝。
全后魏文·卷二十劭,字子訥,協(xié)子。永平中襲爵。孝明時歷宗正少卿、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孝昌末,徵為御史中尉。孝莊帝即位,尊為無上王。尋遇害河陰,追謚曰孝宣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子倫。任城王元澄第四子。襲爵。拜通直散騎侍郎。孝明帝正光間,元叉專權(quán),彝恥于托附,故不得顯職。死于河陰之變。謚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俊興。元熙弟。歷冠軍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元熙起兵討元叉失敗,略逃至江南,梁武帝禮敬之,封為中山王、宣城太守。后遣還。除侍中,封義陽王,尋改封東平王。又遷大將軍、尚書令。為胡太后所寵任。死于河陰之變。謚文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宣雅。元雍子。起家散騎侍郎,歷鴻臚、太常少卿、散騎常侍,出為青州刺史。以御梁有功,拜兗州刺史。俄而梁師復(fù)圍州城,端拒守得全。以功封安德縣公。還除都官尚書。死于河陰之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世仁。南平王拓跋霄子。嗣叔祖京兆王拓跋黎為孫,襲封江陽王。孝文帝時屢任撫冥鎮(zhèn)都大將、柔玄鎮(zhèn)大將。后除平北將軍,鎮(zhèn)舊都。胡太后臨朝,以繼子元叉納太后妹,徙封京兆王,后叉以謀叛黜,繼亦廢。孝莊帝建義初復(fù)為太師,司州牧。卒謚武烈。
全后魏文·卷十六繼字世仁,道武曾孫,南平王霄之第二子,出后江陽王吐根。獻文時襲封,加平北將軍。孝文時,歷安北將軍、撫冥鎮(zhèn)都大將,轉(zhuǎn)鎮(zhèn)北將軍、柔玄鎮(zhèn)大將。入為左衛(wèi)將軍,兼侍中、中領(lǐng)軍,留守洛京。除平北將軍,鎮(zhèn)攝舊都。宣武時,征虜將軍、青州刺史,轉(zhuǎn)平北將軍、恒州刺史,入為度支尚書,免。起為平東將軍。靈太后臨朝,除侍中、領(lǐng)軍將軍。進特進、驃騎將軍,加驃騎大將軍,徙封京兆王,遷司空。神龜末,轉(zhuǎn)司徒,又轉(zhuǎn)太保,進太傅,除使持節(jié)、侍中、太師、大將軍、錄尚書事、大都督。轉(zhuǎn)太尉,復(fù)封江陽。孝昌初,坐子元叉黜免。孝莊即位,為太師、司州牧。永安二年薨,贈大丞相、雍州刺史,謚曰武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思穆。獻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潁川王,后改封高陽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時,拜驃騎大將軍、司州牧,除太保,領(lǐng)太尉、侍中。孝明帝時,進太傅,咨決大政。領(lǐng)軍于忠擅權(quán)專恣,仆射郭祚、尚書裴植勸雍出之,忠怒,矯詔殺祚、植,免雍以王歸第。胡太后臨朝,出忠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師、錄尚書事。孝明帝親政,為丞相,與元叉同決庶政。歲祿粟至四萬石,伎侍盈房,而識短學淺,不為時論所重。死于河陰之變。
全后魏文·卷十九雍,字思穆,獻文帝第四子。太和九年,封潁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將軍。拜中護軍,領(lǐng)鎮(zhèn)北大將軍。改封高陽王。行鎮(zhèn)軍大將軍。遷衛(wèi)尉,加散騎常侍,除鎮(zhèn)北大將軍、相州刺史,進號征北將軍。宣武即位,遷征北大將軍、冀州刺史,入拜驃騎大將軍、司州牧。遷司空,轉(zhuǎn)太尉,加侍中,除太保。孝明即位,以為宗師,進太傅。為于忠矯詔所廢,以王歸第。靈太后臨朝,除侍中、太師,領(lǐng)司州牧,錄尚書事,兼太保,進位丞相。孝莊初,于河陰遇害,謚曰文穆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30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顯順。元鸞子。襲封城陽王。出為河內(nèi)太守。孝莊帝殺爾朱榮,除徽太保,仍大司馬、宗師、錄尚書事,總統(tǒng)內(nèi)外。善媚帝,帝甚寵信之。及爾朱兆入洛,徽棄帝而奔,為其故吏寇彌所殺,送尸于爾朱兆。后謚文獻。
全后魏文·卷十八徽,字顯順,晃曾孫。正始末,襲父變爵城陽王。除游擊將軍,出為河內(nèi)太守,徵拜長兼散騎常侍。孝明即位,除后將軍、并州刺史,加安北將軍。后拜安西將軍、秦州刺史。改授輔國將軍,加度支尚書,進號鎮(zhèn)軍將軍、兼吏部尚書。加侍中、征東將軍,遷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拜尚書左仆射,轉(zhuǎn)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解侍中。尋除尚書令。孝莊即位,拜司州牧,進司徒,除侍中、大司馬、太尉,進太保,仍大司馬、宗師、錄尚書事。爾朱兆之難出奔,為故吏寇彌所害。孝武即位,贈太師,謚白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