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1,分12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羊欣
隗囂
樊噲
元稹
王衍
寇準
王弼
周颙
新朝
蒙恬
陶弘景
竇融
卜商
太安
白起
《國語辭典》:羊欣  拼音:yáng xīn
人名。(西元370~442)字敬元,南朝宋書法家,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人。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親受王獻之傳授書法。梁沈約稱其善于隸書,獻之之后,可以獨步。
《國語辭典》:隗囂(隗囂)  拼音:wěi xiāo
人名。(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人。王莽末,據(jù)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后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國語辭典》:樊噲(樊噲)  拼音:fán kuài
人名。(?~西元前189)漢沛人(今江蘇省沛縣東)。初以屠狗為業(yè),后從漢高祖起兵,屢立戰(zhàn)功,鴻門宴上,英勇解危,高祖即帝位,封舞陽侯,遷左丞相,卒謚武。
《國語辭典》:元稹  拼音:yuán zhěn
人名。(西元779~831)字微之,唐河南(今河南省洛陽縣)人。穆宗時拜相。其詩平易近人,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著有元氏長慶集。
《國語辭典》:王衍  拼音:wáng yǎn
人名:(1)(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王祥之孫。時人稱其豐姿高徹,如瑤林瓊樹。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護東海王越喪回。西晉亡,投降石勒,為石勒所殺。(2)(?~西元926)本名宗衍,后去宗名衍,字化源,五代時前蜀主王建之子。嗣位后荒淫無度,后唐莊宗遣將伐之,遂降,既入洛陽,卒被殺。
《國語辭典》:寇準(寇準)  拼音:kòu zhǔn
人名。(西元961~1023)字平仲,宋華州下邽(今陜西華縣)人。真宗時為相,契丹南侵,力主御駕親征,成澶淵之盟,封萊國公。后被讒,貶雷州而卒。仁宗時,謚曰忠憫。
《國語辭典》:王弼  拼音:wáng bì
人名。(西元226~249)字輔嗣,三國魏山陽(今河南省修武縣西北)人。好論儒道,為尚書郎,注周易,黜象數(shù)而言義理。又注老子,妙得虛無之旨。
《國語辭典》:周颙(周颙)  拼音:zhōu yóng
人名。(西元?~485)字彥倫。南朝齊汝南安城人。泛涉百家,尤長佛理,著有《三宗論》。
《國語辭典》:新朝  拼音:xīn cháo
朝代名。(西元9~23)西漢孺子嬰居位時,王莽纂漢稱帝,國號新,都長安。后為綠林軍所滅,史稱為「新朝」。
《國語辭典》:蒙恬  拼音:méng tián
人名。(?~西元前220)秦名將,奉始皇之命,率領(lǐng)三十萬士兵赴北筑長城,以防禦匈奴,始皇崩,二世即位,趙高乃矯詔賜恬自殺。相傳毛筆為蒙恬所發(fā)明。
《國語辭典》:陶弘景  拼音:táo hóng jǐng
人名。(西元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隸,好道術(shù);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梁時隱于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武帝時,禮聘不出,然朝廷大事,無不咨詢,時稱為「山中宰相」;卒贈大中大夫,謚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書,是將本草經(jīng)依藥性與種屬重新整理而成。
《國語辭典》:竇融(竇融)  拼音:dòu róng
人名。(西元前16~西元62)字周公,漢朝平陵人。更始時據(jù)河西,后歸順光武,官至大司空,封安豐侯,卒謚戴。
《國語辭典》:卜商  拼音:bǔ shāng
人名。(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wèi)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xué)、孔門詩學(xué),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fù)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羊、谷梁二傳,皆傳自子夏??鬃託{后,子夏講學(xué)于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國語辭典》:太安  拼音:tài ān
1.晉惠帝司馬衷的年號(西元302~303)。
2.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年號(455~459)。
《國語辭典》:白起  拼音:bái qǐ
人名。(?~西元前257)郿人。戰(zhàn)國時秦之名將,事昭王,因功封為武安君。長平之戰(zhàn),坑殺趙降卒四十萬,后與應(yīng)侯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賜死。后人或以白起為梨園武行所供奉的五位大元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