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十體(十體)
(1).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贅,百家咸起痿?!?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
(2).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fēng)騷旨格·詩有十體。
《漢語大詞典》:頰車(頰車)
(1).牙下骨,載齒的腭骨。釋名·釋形體:“頤,養(yǎng)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咀物,以養(yǎng)人也?;蛟活a車,亦所以載物也。”《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頰車”注:“頰車者,下牙床骨也??傒d諸齒,能咀食物,故名頰車?!?章炳麟 新方言·釋形體:“頰車或曰鼸車,借鼸為之説,曰:鼸鼠之食積於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br />(2).針灸穴位名。在耳下曲頰端近前八分,陷中。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循頰車上耳前?!?span id="hy9lvm9"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頭部主病針灸要穴歌》:“頰車落頰風(fēng)自痊。”注:“頰車穴,治落頰風(fēng),落頰風(fēng)者,下頦脫落也?!?br />(3).猶牙慧。《南齊書·高逸傳·顧歡》:“經(jīng)云,戎氣強獷,乃復(fù)略人頰車邪?”
《漢語大詞典》:隼尾波
書體名。八分體之一種。 晉 王羲之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 鐘公 《泰山銘》及 魏文帝 《受禪碑》中已有此體?!?/div>
《國語辭典》:十體書(十體書)  拼音:shí tǐ shū
十種書體。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隸書、章草、行書、八分、飛白、草書等。見唐。張懷瓘《書斷。卷一。列傳》。一說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飛白、倒薤、散隸、懸針、鳥書、垂露為十體,見《宣和書譜。卷二。唐元度》。
《國語辭典》:云量(云量)  拼音:yún liàng
天空被云遮蓋的分量。通常以天空被遮蓋八分數(shù)表示。
《國語辭典》:三直角三角形  拼音:sān zhí jiǎo sān jiǎo xíng
三角都是直角的球面三角形。面積為全球面的八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東漢分(東漢分)
書體的名稱。指 東漢 八分隸書。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分變:“ 西漢 無挑法,而在篆隸之間者,名曰‘西漢分’, 蔡中郎 説也。 東漢 有挑法者,為‘東漢分’,總稱之為‘漢分’, 王愔 、 張懷瓘 説也??瑫鵀椤穹帧?蔡希綜 、 劉熙載 説也。八分之説定,篆、隸偽名從此可掃除矣?!?/div>
《漢語大詞典》:木頭底兒(木頭底兒)
清 代旗裝鞋。因其為木制高底,故名。底高有五分、八分至三寸五分、四寸數(shù)種,高底作花盆形,低底作船形。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更兼他身子輕俏,手腳靈便,聽得婆婆説了,答應(yīng)一聲,便興興頭頭把個肚子腆得高高兒的,兩隻三寸半的木頭底兒咭噔咯噔走了個飛快,從外頭進了二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