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慈明無雙(慈明無雙)
后漢書·荀爽傳:“ 爽 字 慈明 ,一名 諝 。幼而好學(xué),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 杜喬 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爽 遂耽思經(jīng)書,慶弔不行,徵命不應(yīng)。 潁川 為之語曰:‘ 荀 氏八龍, 慈明 無雙?!焙笠蛞浴按让鳠o雙”贊揚(yáng)兄弟或平輩中之最負(fù)聲望者。 清 孫枝蔚 《贈(zèng)汪舟次詩》序:“余與 汪子 交蓋有年,信白岳之畸人,青云之快士也,幼而好學(xué), 慈明 無雙?!?/div>
《漢語大詞典》:前襟后裾(前襟後裾)
形容年幼時(shí)兄弟間關(guān)系密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兄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xué)則連業(yè),游則共方。” 王利器 集解引 吳訥 《小學(xué)集解》五曰:“前襟后裾,謂兄前挽父母之襟,弟后牽父母之裾也?!?/div>
《分類字錦》:前后豫州(前后豫州)
唐書夏侯夔傳:為豫州刺史,兄亶先經(jīng)此任,至是夔又居焉。兄弟并有恩惠于鄉(xiāng)里,百姓歌之曰:我之有州,頻仍夏侯,前兄后弟,布政優(yōu)優(yōu)。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前兄后弟(前兄後弟)
南朝 梁 夏侯亶 、 夏侯夔 兄弟二人先后出任 豫州 刺史,均政績卓著,民頌之為前兄后弟。見梁書·夏侯夔傳。
《分類字錦》:瓊樹光騰(瓊樹光騰)
王昌齡 留別岑參兄弟詩 岑家雙瓊樹,騰光難為儔。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情重姜肱
后漢書·姜肱傳:“ 肱 與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寑,以係嗣當(dāng)立,乃遞往就室?!焙笠浴扒橹亟拧庇餍值苡褠?。 明 陳所聞 《念奴嬌序·云住閣題》套曲:“惟愿取連云高臥,情重 姜肱 ?!?/div>
分類:友愛兄弟
《國語辭典》:親如手足(親如手足)  拼音:qīn rú shǒu zú
形容如手足一般親密。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將兄命虧?!?/div>
《分類字錦》:念少游語(念少游語)
后漢書馬援傳封新息侯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吏守墳?zāi)灌l(xiāng)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當(dāng)吾在浪泊西里間下潦上霧毒氣熏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shí)語何可得也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娘舅  拼音:niáng jiù
稱謂。稱母親的兄弟?!端疂G傳》第一四回:「卻要我救你,你只認(rèn)我做娘舅之親。」《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樸齋道:『小寓寶善街悅來客棧。無娒勿曾來,說搭娘舅請(qǐng)安。』」也稱為「舅父」。
分類:母親兄弟
《漢語大詞典》:十際(十際)
指封建社會(huì)中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間的正當(dāng)關(guān)系。呂氏春秋·壹行:“先王所惡,無惡於不可知,不可知?jiǎng)t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際敗矣。十際皆敗,亂莫大焉。凡人倫以十際為安者也,釋十際,則與麋鹿虎狼無以異,多勇者則為制耳矣?!?/div>
《分類字錦》:時(shí)云亞圣(時(shí)云亞圣)
《庾肩吾·書品》:文舒聲劣于兄,時(shí)云亞圣。按:張昶字文舒,張芝之弟,芝稱草圣,故云亞圣。
分類:兄弟
《分類字錦》:食梨取小
文士傳孔融年四歲與諸兄食梨輒取其小者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dāng)取小者
分類:兄弟
《分類字錦》:神思清發(fā)(神思清發(fā))
晉書·劉智傳》:寔弟智字子房,貞素有兄風(fēng),為潁川太守。管輅常謂曰:“吾與劉潁川兄弟語,則使人神思清發(fā),昏不假寢。自此之外,殆白日欲寢矣。”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雙胞胎(雙胞胎)  拼音:shuāng bāo tāi
1.自一母體同一次產(chǎn)下的兩個(gè)幼體,可分為同卵雙胞及異卵雙胞。就人類而言,因同卵雙胞在遺傳方面是相同的,故對(duì)之進(jìn)行心理學(xué)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遺傳天賦及環(huán)境兩者影響的相對(duì)性大小。也稱為「僆子」、「孿生子」、「孿子」、「雙生子」。
2.比喻非常相似的人、事、物。如:「這兩件案子的手法很相似,簡直是雙胞胎!」
《漢語大詞典》:雙桂聯(lián)芳(雙桂聯(lián)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獲功名。 元 施惠《幽閨記·衣錦還鄉(xiāng)》:“且喜雙桂聯(lián)芳,已遂凌云之志?!?明 邵璨 《香囊記·分歧》:“兄弟雙桂聯(lián)芳,擢居首選?!眳⒁姟?折桂 ”。
分類:兄弟功名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duì)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duì)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