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打著  拼音:dǎ zhe
假借別人的名義。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廝殺了一夜,如今天明也,咱打著他的旗號,必然開門也?!?/div>
分類:假借名義
《國語辭典》:讀為(讀為)  拼音:dú wéi
凡言讀為某、讀曰某者,即謂其字假借為某字使用。也稱為「讀曰」。
《漢語大詞典》:奏假
舉奏升堂之樂。《詩·商頌·那》:“ 湯 孫奏假,綏我思成?!?鄭玄 箋:“假,升…… 湯 孫 大甲 又奏升堂之樂弦歌之?!币徽f,假為“徦”之假借;徦,至也?!白嗉佟蹦思勒咧律裰^。見 馬瑞辰 通釋。
向皇帝請假。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來子儀:“欲因閒薦之於上,特奏假,上問以為何? 洪道 奏上以訪 子儀 ?!痹ⅲ骸按蟪汲鲩T訪親舊必奏?!?/div>
《漢語大詞典》:詭托(詭託)
亦作“ 詭托 ”。 謂假借名義。晉書·藝術傳序:“然而詭託近於妖妄,迂誕難可根源,法術紛以多端,變態(tài)諒非一緒,真雖存矣,偽亦憑焉?!?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辨〈天祿閣外史〉:“《天祿閣外史》,乃近年 崑山 王逢年 所詭託者, 逢年 特一有筆性浪子耳?!?吳晗 《朱元璋傳》第五章:“例如 兩浙 地主所使用的方法,把自己的田產詭托(假寫在)親鄰佃仆名下,叫作‘鐵腳詭寄’?!?/div>
《漢語大詞典》:讀曰(讀曰)
古代注音兼釋義用語,表示注釋古書中的同音假借字。禮記·曲禮上“以箕自鄉(xiāng)而扱之” 漢 鄭玄 注:“扱讀曰吸?!?/div>
《漢語大詞典》:假喻
假借事物作比喻。 晉 傅玄 《敘連珠》:“不指説事情,必假喻以達其旨。”
分類:假借
《漢語大詞典》:燃指
自燒手指,以示虔誠。一種假借或誤解佛教的“無義苦行”。《檮杌閑評》第五十回:“老僧道:‘你心既虔,今夜你們可燃指為香,夜靜時叫你們見些光景?!斯麑⒅兄钙书_,用清水洗浄,將麻緊裹,加上清油,三更時點起?!眳⒁姟?燒指 ”。
《漢語大詞典》:燒指(燒指)
信佛者以身供養(yǎng)于佛,自燒其指,以示虔誠。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次有比邱 慧海 、 菩提 等八人,燒指供養(yǎng)?!?吳兆宜 注引《法華經》:“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yǎng)佛墖,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珍寶而供養(yǎng)者?!?span id="ht7ppxx" class="book">《北史·高聰傳》:“ 聰 有妓十餘人……及病,欲不適他人,并令燒指吞炭,出家為尼?!?唐 韓愈 《論佛骨表》:“﹝百姓﹞焚頂燒指,百十為羣,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倣效,惟恐后時?!睙槐咀鳌?燔 ”。
《漢語大詞典》:下借
假借,寬假。下,通“ 假 ”。后漢書·獨行傳·李充:“大將軍 鄧騭 貴戚傾時,無所下借,以 充 高節(jié),每卑敬之?!?李賢 注:“下音假,借音子夜反?!?/div>
分類:假借寬假
《漢語大詞典》:嫁名
假借名義。 金 元好問 《外家別業(yè)上梁文》:“伊誰受賞,於我嫁名?!?清 戴名世 《〈張貢五文集〉序》:“﹝ 張貢五 ﹞平生好余文,凡書肆中嫁名借刻者,君能辨別為余之作,莊寫成帙。”
《國語辭典》:打秋風(打秋風)  拼音:dǎ qiū fēng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財物?!毒劳ㄑ?。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他自不會作家,把個大家事費盡了,卻來這里打秋風。」《儒林外史》第四回:「張世兄屢次來打秋風,甚是可厭?!挂沧鳌复蚯镓S」、「打抽風」、「打抽豐」。
《漢語大詞典》:燃頂(燃頂)
以香火燒灼頭頂,表示虔誠。一種假借或誤解佛教的“無義苦行”。《宣和遺事》前集:“ 大觀 四年,禁燃頂、煉臂、刺血、斷指之類?!?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四:“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頂煉臂,延頸跋踵,以望御車之塵也?”
《國語辭典》:巴拉  拼音:bā lā
1.巴,疤的假借字。「巴拉」指疤痕?!缎咽酪鼍墏鳌返谒乃幕兀骸改惝敵跽f的是甚么話?惱殺咱將頭砍吊,碗口大巴拉。」
2.桃金娘科「番石榴」的別名。模擬閩南語稱此水果的語音。參見「番石榴」條。
《國語辭典》:白蓮教(白蓮教)  拼音:bái lián jiào
一種民間宗教信仰。旁附佛教以招攬信眾,元代后攙入大量他教成分,教義更趨復雜,以致派別林立,超過百種。信徒眾多,分布很廣,元、明、清曾發(fā)動政治反抗運動。
《漢語大詞典》:篡器
謂被假借來作為達到篡竊目的的工具。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辨史:“ 漢 元朔 元年,有司奏,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德,二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然則九錫者,先王賞功之常典耳,后世顧假以為篡器,何耶?”
分類:假借工具
《國語辭典》:破字  拼音:pò zì
1.用本字音,讀經傳中的假借字,以求經義,稱為「破字」。如《論語。學而》篇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一句中以悅讀說,其義亦作悅。
2.拆字,一種算命方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潘、陸諸子離合詩、賦、栻卜、破字經,及鮑昭謎字,皆取會流俗,不足以形聲論之也?!?/div>
《國語辭典》:拆字  拼音:chāi zì
藉由分析字形以測知吉兇禍福的算命方法?!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负鲆姴枋野吿砹艘粡埿∽雷?,一個少年坐著拆字?!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笇嵲跊]處投奔,跑到汴梁城相國寺里去拆字也有飯吃。」也稱為「相字」、「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