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46
典故
2
詞典
142
佛典
2
共146,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余債
怨家債主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冤有頭,債有主
有獎公債
印子債
營債
征債
資不抵債
資產(chǎn)負債表
債樁
債務人
債臺高筑
債權人
債賴
《漢語大詞典》:
余債(餘債)
宿債,舊債。 宋
蘇軾
《和黃魯直食筍次韻》
:“多生味蠹簡,食筍乃餘債?!?/div>
《漢語大詞典》:
怨家債主(怨家債主)
佛教語。指前世或今生結怨欠債者。
《無量壽經(jīng)》
卷下:“怨家債主,焚漂刼奪?!?唐 孔思義
《造像題記》
:“業(yè)道受苦及怨家債主,悉愿布施歡喜,速得神生凈土?!?/div>
分類:
佛教語
前世
今生
結怨
欠債
《國語辭典》: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拼音:
yuān gè yǒu tóu,zhài gè yǒu zhǔ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我雖是個剪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埂端疂G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國語辭典》:
冤有頭,債有主(冤有頭,債有主)
拼音: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元。施惠《幽閨記》第七出:「休敢,休敢,俺和你魚水無交,冤有頭,債有主,教你一個來時一個死?!埂督鹌棵贰返谝黄呋兀骸父魅嗽┯蓄^債有主,你平白焦愁些甚么?」也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分類:
理事
責任
人
《漢語大詞典》:
有獎公債(有奬公債)
一種抽簽給獎的公債。一般不計利息或僅給極低的利息,以省下來的利息移作獎金。1926年廣東革命政府曾發(fā)行此種公債。
分類:
抽簽
公債
不計
利息
《漢語大詞典》:
印子債(印子債)
即印子錢。 清 鈕格
《磨塵鑒·輪回》
:“放印子債的,你害人不淺!”
分類:
印子錢
《漢語大詞典》:
營債(營債)
封建時代軍營中一種高利貸款。
《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
》
已有記載, 宋 以后史書所記更多。
《
宋史·兵志七
》
:“其弊有六:一曰上下率斂,二曰舉放營債?!?/div>
分類:
封建
軍營
營中
高利貸
記載
《漢語大詞典》:
征債(徵債)
收債。
《
魏書·釋老志
》
:“徵債之科,一準舊格?!?唐
段成式
《
酉陽雜俎·寺塔記上
》
:“ 韓干 , 藍田 人,少時常為貰酒家送酒。 王右丞 兄弟未遇,每貰酒漫游, 干 常徵債於 王 家。”
《高級漢語詞典》:
資不抵債
拼音:
zī bù dǐ zhài
指個人或企業(yè)的全部債務超過其資產(chǎn)總值以致不足以清償債權人的財務狀況
《國語辭典》:
資產(chǎn)負債表(資產(chǎn)負債表)
拼音:
zī chǎn fù zhài biǎo
為表達企業(yè)某一特定時日之財務狀況的報表。有資產(chǎn)、負債、權益三者的相關資料。
分類:
反映
企業(yè)
定日
財務
狀況
會計
報表
《國語辭典》:
債樁(債樁)
拼音:
zhài zhuāng
滿身債務的人?!督鹌棵吩~話》第一九回:「我早知你這王八砍了頭是個債樁,就瞎了眼,也不嫁你這中看不中吃的王八?!挂卜Q為「債殼子」。
分類:
滿身
債務
《國語辭典》:
債務人(債務人)
拼音:
zhài wù rén
負有以金錢或勞力償還債務的人。
分類:
債務人
法律
或合
合同
契約
規(guī)定
《國語辭典》:
債權人(債權人)
拼音:
zhài quán rén
對于特定的人得依法要求其以金錢或勞力償還債務權利的人,稱為債權人。
分類:
債權人
法律
或合
合同
契約
規(guī)定
要求
債務人
償還
還錢
錢財
履行
行一
《國語辭典》:
債臺高筑(債臺高築)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ú
本指戰(zhàn)國時周赧王負債甚多,因無法償還而逃避債主到謻臺。典出《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顏師古注引服虔語。后形容欠債甚多。如:「他已是身無分文,債臺高筑,怎么可能再拿出這么多錢來?」
分類:
欠債
《漢語大詞典》:
債臺(債臺)
《
漢書·諸侯王表序
》
“有逃責之臺”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周赧王 負責,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於此臺,后人因以名之?!焙笠蛞浴皞_”喻指負債。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文悌佳話》
:“如我兩袖清風,一拳朝露,將何囊金以填債臺?”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
三:“破產(chǎn)的‘士的階級’大半生活筑在債臺上,又得保持舊的‘體面’。”
分類:
負債
《國語辭典》:
債權人(債權人)
拼音:
zhài quán rén
對于特定的人得依法要求其以金錢或勞力償還債務權利的人,稱為債權人。
分類:
債權人
法律
或合
合同
契約
規(guī)定
要求
債務人
償還
還錢
錢財
履行
行一
《國語辭典》:
債務人(債務人)
拼音:
zhài wù rén
負有以金錢或勞力償還債務的人。
分類:
債務人
法律
或合
合同
契約
規(guī)定
《高級漢語詞典》:
債賴
債權人否認借債給他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