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0,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立候
狀候
看候
候省
警候
景候
天候
候物
候司
靜候
俟候
入候
咨候
過候
候儀
《國語辭典》:立候  拼音:lì hòu
立刻等候。如:「立候佳音」?!?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回:「大堂虞老爺立候相公說話?!挂沧鳌噶⒋?、「立等」。
分類:立刻等候
《漢語大詞典》:狀候(狀候)
(1).情況,狀態(tài)。 唐 韓愈 《南山詩》:“明昏無停態(tài),頃刻異狀候。”
(2).指癥狀,癥候。 唐 李紳 《江亭》詩:“今日病身悲狀候,豈能埋骨向炎荒。”
《漢語大詞典》:看候
(1).照看;察看情況。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并酒:“﹝作春酒法﹞但取味足而已,不必要止十石。然必須看候,勿使米過,過則酒甜?!?br />(2).診視病情。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醫(yī)人看候,皆言客風在表耳?!?/div>
《漢語大詞典》:候省
探視問候。 唐 沈既濟 枕中記:“詔曰:‘……今令驃騎大將軍 高力士 就第候省,其勉加鍼石,為予自愛,猶冀無妄,期於有瘳?!?/div>
分類:探視問候
《國語辭典》:警候  拼音:jǐng hòu
警戒候望?!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軒轅西四星曰爟,爟者,烽火之爟也,邊亭之警候。」
《漢語大詞典》:景候
節(jié)令;物候。陳書·高祖紀下:“景候昭華,人祇允慶?!?唐 白居易 《題天竺南院贈閑元旻清四上人》詩:“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餘春?!?唐 棲白 《壽昌節(jié)賦得紅云表夏日》:“景候融融陰氣潛,如峯云共火相兼?!?/div>
《國語辭典》:天候  拼音:tiān hòu
在一定的時間內,某一地區(qū)的大氣物理狀態(tài)。如氣溫、氣壓、濕度、風、降水等。
《漢語大詞典》:候物
(1).占驗物候。 南朝 宋 顏延之 《釋達性論》:“設候物之教,謹順時之經?!?br />(2).應候之物,某一時令特有之物。 明 唐寅 《聞蛩》詩:“四時序相代,候物興何早。”
《漢語大詞典》:候司
見“ 候伺 ”。
《漢語大詞典》:候伺
(1).亦作“ 候司 ”。窺探;偵察。史記·黥布列傳:“﹝ 黥布 ﹞陰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span id="jmkfnuw" class="book">《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使人候伺 漢 公卿,公卿請逮捕治王?!?span id="mhnvcyg" class="book">《漢書·西域傳上》:“ 漢 雖皆受其質子,然三國內相輸遺,交通如故,亦相候司,見便即發(fā)。”漢書·杜周傳:“ 周 為廷尉,其治大抵放 張湯 ,而善候司?!?br />(2).等候。
《國語辭典》:靜候(靜候)  拼音:jìng hòu
靜靜的等候?!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复稳毡闶强计?,所有的候補同通州縣齊集在院上,靜候考試,撫臺親自監(jiān)場?!?/div>
《國語辭典》:俟候  拼音:sì hòu
等候?!肚夭⒘鶉皆?。卷上》:「話說張車在齊國俟候三日,齊王不肯與兵解圍。」《西游記》第五回:「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div>
分類:等候
《韻府拾遺 宥韻》:入候
盧肇海潮賦:草木辭榮,風霜入候。
《漢語大詞典》:咨候
猶問候。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之十八:“謹奉啟咨候不宣。 修 頓首再拜?!?/div>
分類:問候
《漢語大詞典》:過候(過候)
拜訪。后漢書·王良傳:“時司徒史 鮑恢 以事到 東海 ,過候其家,而 良 妻布裙曳柴,從田中歸?!?/div>
分類:拜訪
《漢語大詞典》:候儀(候儀)
即渾天儀。古代觀測天象的一種儀器。舊唐書·天文志上:“ 貞觀 初,將仕郎直太史 李淳風 始上言靈臺候儀是 后魏 遺范,法制疏略,難為占步。”宋史·天文志一:“銅候儀,司天冬官 韓顯符 所造,其要本 淳風 及僧 一行 之遺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