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仙館(仙館)  拼音:xiān guǎn
神仙修道的處所?!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放絕世務(wù),以尋仙館?!?/div>
《漢語大詞典》:緱嶺(緱嶺)
即 緱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崔湜 《寄天臺司馬先生》詩:“何年 緱嶺 上,一謝 洛陽 城。” 明 屠隆 《綵毫記·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靈 ,兩仙郎吹笙 緱嶺 ?!?清 吳偉業(yè) 《七夕即事》詩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嶺 樹先秋?!眳⒁姟?緱氏山 ”。
分類:修道成仙
《漢語大詞典》: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焙笠蛞詾樾薜莱上芍洹?唐 李白 《鳳笙篇》:“緑云紫氣向 函關(guān) ,訪道應(yīng)尋 緱氏山 ?!?/div>
《漢語大詞典》:靈峰(靈峯)
(1).神仙或修道者居處的山峰。 唐 孟郊 《尋裴處士》詩:“寒草不藏徑,靈峯知有人?!?span id="nljjld5"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一○四:“﹝真人﹞遂隱遁 華山 ,盤桓靈峯,逍遙幽岫,靜念神仙?!?明 屠隆 《曇花記·仙伯降凡》:“靈峯高嵯峨,貝闕中天起?!?br />(2).指神話中的仙山。 明 高啟 《海石為張記室賦》詩:“ 媧皇 去后幾桑田,鰲背靈峯一拳小?!?br />(3).山名。在 廣東省 治西北。 宋 蘇軾 《題靈峰寺壁》詩:“ 靈峯山 上 寶陀寺 ,白髮 東坡 又到來?!?王文誥 輯注引 查慎行 曰:“《廣州志》:‘ 靈峰山 ,一名 靈洲山 ,在城西六十五里, 鬱水 出其下。《唐志》謂 南海 名山 靈洲 ,名川 鬱水 ,以此。其上有 寶陀院 、 妙高臺 ,以院中有 寶陀佛 ,故名焉?!?br />(4).山名。在 浙江省 樂清縣 雁蕩山 。山下有 靈峰寺 。 宋 王十朋 《度雁山》詩:“ 靈峯 觀石室,杖屨穿巑岏。”
(5).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邊。 郭沫若 《瓶》詩之十六:“請把我運(yùn)到你 西湖 邊上,或者是葬在 靈峰 ,或者是 放鶴亭 旁?!?br />(6).山名。在 福建省 崇安縣 武夷 九曲盡處。 宋 朱熹 《過武夷作》詩:“弄舟緣碧澗,棲集 靈峯 阿?!?/div>
《漢語大詞典》:鶴骨(鶴骨)
(1).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 《石淙》詩之五:“飄飄鶴骨仙,飛動鼇背庭?!?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道人絶粒對寒碧,為問鶴骨何緣肥?”
(2).伶仃瘦骨。 五代 齊己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詩:“瘦應(yīng)成鶴骨,閒想似禪心?!?金 元好問 《工部趙侍郎下世日作》詩:“鶴骨翛然臥石牀,情知合眼即仙鄉(xiāng)?!?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詩:“鶴骨難支蕭寺雨,鶻魂彳亍故園心?!?br />(3).鶴骨笛。 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詞見示繼聲奉教》詞:“鶴骨頻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懷凄怨?!?/div>
《國語辭典》:道力  拼音:dào lì
修養(yǎng)的功夫。南朝梁。元帝〈香爐銘〉:「孰云道力,慈悲所薰?!挂沧鳌傅佬小埂?/div>
《漢語大詞典》:道骨
修道者的氣質(zhì)。 唐 王昌齡 《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詩:“嗟余無道骨,發(fā)我入 太行 ?!?宋 孔平仲 《送謝仲規(guī)致仕》詩:“觀公眉宇秀,凜凜有道骨?!?明 馮夢龍 《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合棲 蓬島 ,奈雄心一片難消?!?/div>
《漢語大詞典》:微行
小路。《詩·豳風(fēng)·七月》:“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毛 傳:“微行,墻下徑也?!?宋 蘇軾 《殘臘獨出》詩之二:“江邊有微行,詰曲背城市。”
分類:微行小路
《國語辭典》:道契  拼音:dào qì
1.以道相結(jié)交。晉。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至于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fēng)美所扇,訓(xùn)革千載?!?br />2.外國人在租界中所得永久借地權(quán)的憑證。原由海關(guān)道發(fā)給,故稱為「道契」。
《漢語大詞典》:進(jìn)道(進(jìn)道)
(1).前進(jìn)的道路。吳子·論將:“進(jìn)道易,退道難,可來而前;進(jìn)道險,退道易,可薄而擊?!?br />(2).上路出發(fā)。東觀漢記·王良傳:“ 良 以疾歸,一歲復(fù)徵,至 滎陽 疾篤,不任進(jìn)道?!?span id="dvtvltd" class="book">《宋書·鄧琬傳》:“ 太宗 以 子頊 起兵,本在幼主,雖疑其不即解甲,不欲先彰同異,敕令進(jìn)道?!?br />(3).進(jìn)修道業(yè)。 宋 梅堯臣 《師厚生日因以詩贈》:“進(jìn)道期日隆,無愧 金馬 下。”
《漢語大詞典》:道鄉(xiāng)(道鄉(xiāng))
修道之地;仙境。 唐 杜荀鶴 《送友人宰潯陽》詩:“有時猿鳥來公署,到處煙霞是道鄉(xiāng)。” 宋 樓鑰 《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詩:“承君送道鄉(xiāng),硬語吁可畏?!?/div>
分類:修道仙境
《漢語大詞典》:云巢(雲(yún)巢)
(1).高處的鳥窠。文選·張協(xié)〈七命〉:“仰傾云巢,俯殫地穴?!?呂向 注:“云巢,高巢也。” 宋 陸游 《秋思》詩之六:“露濃乍警云巢鶴,風(fēng)勁先凋玉井桐?!?br />(2).隱居修道之處。 宋 陸游 《書懷》詩:“ 青城 結(jié)云巢,擬住三千年?!?宋 楊萬里 《過土筧岡》詩:“衰年走塵鞅,何計返云巢?!?元 虞集 《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詩:“云巢幽人愛 江 渚,抽思揮毫寫橫素?!?/div>
《漢語大詞典》:念一
思念大道。謂修道。“一”指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舊是隱者念一之所,今無人矣?!?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宋 蘇轍 《抱一頌》:“真人告我,晝夜念一……子若得一,萬事皆畢。”
《漢語大詞典》:道機(jī)(道機(jī))
(1).謂出塵修道的靈機(jī)。 唐 獨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詩:“早歲慕五岳,嘗為塵機(jī)礙……思免物累牽,敢令道機(jī)退。” 唐 劉禹錫 《裴祭酒尚書見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詩:“早宦閲人事,晚懷生道機(jī)?!?明 馮夢龍 《量江記·母妻被逮》:“洗盡塵緣莫癡迷,須信虛無是道機(jī)?!?br />(2).謂觸發(fā)其憬悟某一道理的因由。 唐 權(quán)德輿 《暮春陪諸公游龍沙熊氏清風(fēng)亭》詩序:“或澄波浄緑,相與無際,或孤煙歸云,明滅變化,耳目所及,異乎人寰,志士得之為道機(jī),詩人得之為佳句?!?宋 張詠 《聲賦》:“口吻之啟,義於厥功,道機(jī)之張,騰凌鴻濛……萬類聽之,如懵而醒?!?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fā)道機(jī),開豁心志,為益不少?!?/div>
《國語辭典》:慕道  拼音:mù dào
羨慕道術(shù)?!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少年慕道,從個師父是歐陽文彬,傳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壇在家,與人行持,甚著效驗。」
分類:向往修道
《國語辭典》:道友  拼音:dào yǒu
同一信仰或思想相近的朋友?!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合著行童說尊者游戲人間之年數(shù),分明己身是金光洞主的道友玉虛尊者的轉(zhuǎn)世?!埂都t樓夢》第二九回:「倒要將哥兒的這玉請了下來,托出去給那些遠(yuǎn)來的道友、并徒子徒孫們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