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煉 → 鍊煉”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胎食
古時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
《漢語大詞典》:證法(證法)
謂修煉和參悟佛法。 柳亞子 《蘇玄瑛新傳》:“初, 莊湘 欲以 雪鴻 妻 玄瑛 , 玄瑛 垂淚曰:‘吾證法身久,辱命奈何?’遂已?!?/div>
《國語辭典》:狐仙  拼音:hú xiān
俗稱修煉成仙,能化為人形,與人來往的狐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他無意中把狐仙得罪了,那狐仙便迷惘了他,不知怎樣干出來的?」也稱為「狐貍精」。
《國語辭典》:白娘子  拼音:bái niáng zǐ
小說《白蛇傳》中的人物。本無名,后傳名為白素貞。原是千年修鍊的白蛇精,化身為女子,與許宣(或名許仙)結下姻緣,最后被金山寺僧法海鎮(zhèn)壓在雷峰塔下。此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而后有「報恩」、「盜草」、「水斗」、「斷橋」和「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jié)加入,顯示出白娘子個性善良,用情深摯。也稱為「白蛇」。
《漢語大詞典》:養(yǎng)雞鄉(xiāng)(養(yǎng)雞鄉(xiāng))
漢 劉向 列仙傳·祝雞翁:“ 祝雞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鄉(xiāng) 北山下。養(yǎng)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后升 吳山 ,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傍云。”后以“養(yǎng)雞鄉(xiāng)”比喻隱居或修煉之地。 明 唐順之 《罷病歸訪王山人含真》詩:“還因解龜后,重問養(yǎng)雞鄉(xiāng)?!眳⒁姟?尸鄉(xiāng) ”。
分類:隱居修煉
《漢語大詞典》:尸鄉(xiāng)(尸鄉(xiāng))
古地名。又名 西亳 。在今 河南 偃師縣 西南之 新蔡鎮(zhèn) 。 田橫 不愿稱臣于 漢 ,自刎于此。事見史記·田儋列傳。 漢 劉向 列仙傳·祝雞翁:“ 祝雞翁 者, 洛 人也。居 尸鄉(xiāng) 北山下,養(yǎng)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焙蠼柚鸽[者之所居。 清 錢謙益 《蔚村溫如陳翁八十壽序》:“ 蔚村 荒寒寂寞,蓬蒿不剪,翁誅茅卜居,以是為 尸鄉(xiāng) 畏壘 ?!?/div>
《漢語大詞典》:黃庭教
指道教。因《黃庭經》所說為道教的養(yǎng)真修煉之道。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一:“年來已奉黃庭教,夕鍊腥魂曉吸霞?!?/div>
《漢語大詞典》:練形術(練形術)
道教謂修煉形體,以期脫胎換骨,位登仙品。南史·劉劭傳:“時道士 范材 修練形術,是歲自言死期,如期而死?!?/div>
《漢語大詞典》:煉指(煉指,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燒灼。為僧徒修煉苦行之一。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掛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者?!?胡三省 注:“煉指者,束香於指而燃之?!?span id="xb9smat" class="book">《遼史·圣宗紀七》:“十二月丁亥,禁僧燃身煉指?!?br />鍊指:束香于指,以火燒灼。為僧尼修煉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 小娥 厚貌深辭,聰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漢語大詞典》:毓丹
道家語。謂養(yǎng)精蓄氣,修煉內丹。 明 宋濂 《元默齋銘》:“誰為之后?孰為之前?至矣哉!此所謂鴻濛之根,毓丹之田也。久而行之,與道周旋。”
《漢語大詞典》:膺箓受圖(膺籙受圖)
(1).謂帝王得受圖箓,應運而興。圖,河圖;箓,符命。 漢 張衡 《東京賦》:“ 高祖 膺籙受圖,順天行誅,杖朱旗而建大號?!币嘧鳌?膺圖受籙 ”。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商武 姬文 所以膺圖受籙?!?span id="da4wpfq" class="book">《明史·史可法傳》:“膺圖受籙,則念先帝之集木馭朽。”
(2).道教謂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參同契》卷上:“功滿上昇,膺籙受圖?!?/div>
《漢語大詞典》:證修(證修)
參悟修煉。 清 朱之瑜 《答釋獨立書》:“若必欲證修潮音,亦庶無 雒 蜀 之分?!?/div>
分類:參悟修煉
《漢語大詞典》:證品(證品)
謂修煉悟道而登神仙流品。 前蜀 杜光庭 《宣勝軍使王讜為亡男昭胤明真齋詞》:“度南丹流火之庭,昇上境洞陽之府。參玄證品,悟道登真?!?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詞》:“九玄七祖,證品仙庭?!?/div>
《漢語大詞典》:證講(證講)
謂參悟修煉,講經說法。 宋 無名氏 江南馀載·刁侃:“是時 周維簡 證講於 侃 別院,獨無變怪,於是盡徙焉?!?/div>
《國語辭典》:脫胎換骨(脫胎換骨)  拼音:tuō tāi huàn gǔ
原指修煉得道,脫換凡人之軀殼而成仙。比喻澈底改變。宋。葛長庚 沁園春。要做神仙詞:「常溫養(yǎng),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埂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改情L老自服了草還丹,真是脫胎換骨,神爽體健?!挂沧鳌笓Q骨脫胎」、「抽胎換骨」。
《國語辭典》:脫胎(脫胎)  拼音:tuō tāi
1.道家指脫去凡胎而成仙?!都t樓夢》第一○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脫胎去的?!?br />2.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如宋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鼓嗣撎ビ诜吨傺汀从中小档摹付紒泶耸?,眉間心事,無計相回避」。此種詩文上的模仿即屬脫胎現象。
《漢語大詞典》:吞景
服食日霞。道家修煉之術。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若能守道不動,服氣吞景以鎮(zhèn)五藏者,亦能得地仙,長生不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