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姓紀氏。永興萬年人。其先以黃巢之亂。西徙于蜀。而占籍焉。至真則蜀產(chǎn)也。始冠。偶游圣壽寺。見脩進律師。而慕其行。遂依之薙落。習(xí)起信論于朗公。受法界觀于光公。傳瑜伽教于演秘阇黎。莫不皆臻心法之極要。四十年間。演暢無怠。因蒙賜號昭信。一日謂弟子遇緣曰。出息不保入息。此雖俗諺。而切于理。吾與汝其可不務(wù)乎。乃營二塔于廣度院右。以其成于開寶之初。遂額之開寶。四年八月五日。集眾稱佛號以逝。壽七十八。臘五十三。阇維獲舍利圓瑩。葬之開寶塔云。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守真。永興萬年人也。俗姓紀。漢詐帝信之鴻緒。乃祖乃父素履貞吉。奕葉孝行充塞閭里。故鄉(xiāng)人美其孝焉。遂目之曰紀丁蘭也。真即其后矣。洎黃寇于紀僖宗蒙塵車駕避鋒而西幸。咸鎬失守而沒賊。因而徙家居于蜀矣。及冠也偶游圣壽寺。見修進律師行出物表語越常度。乃解帶卸冠。北面而事之。七支既備。先謁從朗師學(xué)起信論。次依性光師傳法界觀。后禮演秘阇梨授瑜伽教。并得心要咸盡指歸。自明達諸法宣暢妙典。四十年間略無怠矣。而賜號曰昭信焉。講起信及法界觀共七十馀遍。皆以燈傳燈用器投器。嗣乎法者二十許人。開灌頂?shù)缊鑫灞?。約度僧尼士庶三千馀人。開水陸道場二十遍。常五更輪結(jié)文殊五髻教法。至夜二更輪西方無量壽教法。稱阿彌陀尊號修念佛三昧期生凈域。一日謂弟子緣遇曰。如來不云出息不保入息。吾之壽也幸矣。汝之年也耄矣。今欲順?biāo)讖氖?。預(yù)設(shè)二塔。其可得乎。緣遇稽首而對曰。廣度長老舍院之右地。請建塔者有年矣。今大師屬其意。長老致其美。因緣冥契安可而止。于是鳩工而營之。自十月琢磨至來一月徹繢。以開寶四年秋八月九日。命眾念佛。佛聲既久令止。奄然而歸寂。俗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三。其月二十一日焚葬于北永泰門外智度院側(cè)。其獲舍利光潤。各將供養(yǎng)之。次沙彌彌伽者。于闐國人也。專誦華嚴經(jīng)曾無間息。圣歷年中天帝釋請迎伽上天誦持乃曰。每被阿脩羅見擾故屈師來請。為誦宣華嚴經(jīng)以禳彼敵。遂升座朗諷是經(jīng)。時修羅軍眾聞經(jīng)乃現(xiàn)威神。一時而化去。又沙彌道蔭。常念金剛經(jīng)寶歷初因他出夜歸虎暴。中路忽遇哮吼跳躑于前。蔭知不免乃閉目而坐。唯默念是經(jīng)心期救護。虎遂伏草守之達曙。村人來往乃視虎。其蹲處涎流于地焉。蔭后持誦益加高行矣。 論曰。入道之要三慧為門。若取聞持勿過讀誦者矣。何耶。始惟據(jù)本。本立則道生。次則舍詮。詮留則月失。比為指天邊之桂影而還認馬上之鞭鞘。如此滯拘去道彌遠。然則機有新發(fā)。跡或乍移。須令廣覽多聞。復(fù)次背文高唱在乎品位。先號法師故經(jīng)云。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法修行是也。原夫經(jīng)傳震旦夾譯漢庭。北則竺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僧會揚曲韻以諷通。蘭乃月氏之生。會則康居之族。兩家左右二見否藏?zé)o為冰上之狐兔問堠傍之路。通曰。西竺僧持部類行事不同?;驁?zhí)親從佛聞更難釐革。或稱我宗自許多決派流。或直調(diào)而質(zhì)乎?;蚋杪暥梢?。致令傳授各競師資。此是彼非我真他謬。終年矛盾未有罷期。故有若美一期之唄??誦三契之伽陀感車馬而不行動人天之共聽。此曲折聲之效也。若乃盤特少句。薄拘短章。止憂忘以鼓唇。胡暇巧而揚舌。猶登中圣或致感徵。此直置聲之驗也。今以一言蔽之。但有感動龍神能生物善者。為讀誦之正音也?;蛟?。常聞光音天之語言則是梵音未委。那為梵音邪。請狀貌以示之。通曰。諸陀羅尼則梵語也。唄??之聲則梵音也?;蛟?。如天下言音。令人樂聞?wù)?。與襄陽人為較準(zhǔn)。彼漢音也。音附語言謂之漢音漢語。則知語與音別。所言唄??者是梵音。如此方歌謳之調(diào)歟。且梵音急疾而言則表詮也。分曉舒徐引曳則唄??也?;蛟?。此只合是西域僧傳授。何以陳思王與齊太宰撿經(jīng)示沙門耶。通曰。此二王先已熟天竺曲韻。故聞山響及經(jīng)偈乃有傳授之說也。今之歌贊附麗淫哇之曲惉懘之音。加釀瑰辭包藏密咒。敷為梵奏。此實新聲也。如今啟夾?;蛟婚_題。秖知逐句隨行。那辨真經(jīng)偽造。豈分支品。未鑒別生。能顯既知所詮須體。當(dāng)聞舍筏適足歸宗。達其阿字之門。圖其法身之體。此讀誦之至也。其有難通帚字多游族家。急令口誦于一經(jīng)。且為身參于五眾。賴能暗誦免呼粥飯之僧。如偶澄清緩裹歸家之幞。或曰。國朝度戒何責(zé)經(jīng)乎。豈不聞羯磨之辭止云年滿衣缽具足不言念經(jīng)為增上緣耶。通曰。此滅法無知之徒言耳。上根感戒果證相隨。何以經(jīng)紙數(shù)考試耶。脫舍下根之誦持。入法止阘茸白丁矣。南山大師云。才登解發(fā)便須通覽。又后周初多度僧尼。敕靈藏銓品行業(yè)。若講若誦卷部眾多。隨有文義。莫不周鑒。時共測量通經(jīng)了意。最為第一。此乃精選誦經(jīng)通義為入道之階漸也。不見此文深為痛惜。梁傳目此為經(jīng)師。宣師不沿而革號為讀誦。今采諸師。從唐至宋。取其多善。宗歸乎高。則有感神宿廟度苦因經(jīng)。法智往生感金光之照野。明慧行道占虹氣之貫天?;蚴苷埦恿_漢之前?;虺置骶瘸顷栔驳糜娭T送。見勢至之來迎。使者攝而不能。妖狐媚而自變。猗歟元皎致李樹之叢生。焯爾楚金感帝王之入夢。圓光在頂三昧現(xiàn)前。遇誦華嚴放金光于口角后游地獄乘寶座于西方。三刀斷勢傷于竹筒。千福經(jīng)聲入于帝耳。證返不餐于薏苡??德暉o斷于連珠。或添齡于三十許年?;虿钚M于數(shù)十莖發(fā)。或經(jīng)音遍于燕壘?;虮咀阍谟阽婋x?;驑废簖斊?。或口開菡萏。或鬼神避咒?;蜿懙厣??;驂羧A胥而悉解梵音?;蜃鹱銡w圓寂。如斯上德若此法師。殖璧隨方貫華有次。身為金鼓。擊之成懺悔之音。口若玉簫。吹之出神仙之曲。因依相授。徙倚獨宣??芍^皮裹法華足行經(jīng)藏。俾法音之不斷善付三乘。皆成佛之無馀還宣八辯者也。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望吾曹無忘取則于此焉。
石敬威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 【介紹】: 五代時沙陀部人,字奉信。石敬瑭從弟。事后唐莊宗,以戰(zhàn)功累歷軍職,廢帝時為彰圣右第三指揮使,領(lǐng)常州刺史。聞敬瑭舉兵太原,不愿偷生取辱而自殺。后追封廣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961 【介紹】: 五代宋初京兆萬年人,字信臣。仕后梁為河陽令。后唐天成初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起居舍人。后晉天福中擢刑部郎中。涇帥張彥澤殺記室張式且奪其妻,遂伏閣抗疏,請置于法,彥澤因罷節(jié)制。后漢時,官至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入后周,歷刑部、戶部尚書。宋初,拜兵部尚書。性滑稽,善諧謔,然慷慨有大志,以經(jīng)綸為己任。亦工詩。
全宋詩
李濤(八九八~九六一),字信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隨父避禍居湖南。后唐明宗天成初進士。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歷刑部、戶部尚書,封莒國公。入宋,拜兵部尚書。太祖建隆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8—961 字信臣,小字社公,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初依湖南馬殷,任衡陽令,后仕后梁為河陽令。后唐天成初登進士第。累遷右補闕、起居舍人。后晉天福初,任考功員外郎,歷比部、刑部郎中。改職方郎中、中書舍人。晉亡,仕后漢為翰林學(xué)士,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隱帝立,罷相。后周初,起為太子賓客,歷刑、戶二部尚書。恭帝即位,封莒國公。宋初,拜兵部尚書。建隆二年(961)卒。生平詳見《資治通鑒》卷二八一、卷二九四,《宋史》本傳。濤工詩,筆札遒媚。與弟瀚俱以文學(xué)著名?!?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若干?!度圃娎m(xù)拾》補詩2首。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濤字信臣。京兆萬年人。仕梁補河陽令。后唐天成初舉進士甲科。累遷起居舍人。入晉歷中書舍人。漢祖入汴。為翰林學(xué)士。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隱帝即位。罷相。周初起為太子賓客。歷刑部戶部二尚書。恭帝即位。封莒國公。入宋。建隆二年卒。
李洪信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2—975 【介紹】: 五代宋初并州晉陽人。后漢昭圣太后弟。初隸后唐明宗帳下,歷仕四朝。宋太祖乾德五年,遷左驍衛(wèi)上將軍。無他才術(shù),唯以外戚致位將相,斂財累巨萬,而吝嗇尤甚。開寶五年以本官致仕。
陳從信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2—984 【介紹】: 宋亳州永城人,字思齊。初在太宗晉王邸典財用,承辦大小事務(wù)。曾贊同三司請分屯諸軍籍民舟以資江淮漕運,并請舟之堅者運糧,損敗者任載薪炭,以利公私。太宗即位,任樞密都承旨。官終度支使。
劉信 朝代:后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后漢高祖從弟。性昏懦,黷貨無厭,喜行酷刑。后漢初,授義成軍節(jié)度使,徙鎮(zhèn)許州。隱帝即位,加侍中。郭威兵變建后周,遣馬鐸赴許州巡檢,信懼,自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8—937 【介紹】: 五代時后晉高祖石敬瑭次子。字守孚。敏悟好禮。歷事后唐明宗、閔帝、末帝,不恃貴戚,為時論所稱。后晉高祖天福初,以左驍衛(wèi)上將軍拜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有善政,詔褒之。張從賓反,見殺。追封沂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詩》收《哭陳子昂》詩2句,不錄事跡。按郭廷謂(919-972),字信臣,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初仕南唐。周世宗攻淮南時,兵敗而降。入宋,知亳州,改澤州防御使。兩川平后,代馮瓚知梓州。事跡詳《宋史》卷二七一本傳?!犊揸愖影骸吩?,為其于宋太祖開寶元年(968)知梓州時作,詳《陳伯玉集》附錄其重刻趙儋《陳公紀德之碑》末附記?!?a target='_blank'>全唐詩》誤收作唐人詩。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9—972 【介紹】: 宋徐州彭城人,字信臣。幼好學(xué),工書,善騎射。仕南唐為莊宅使、濠州監(jiān)軍,敗周師于渦口,以功授武殿使。復(fù)大破周師于定遠。為滁州刺史。周師復(fù)至,援兵不至,廷謂南望大慟而降。拜亳州防御使。入宋,從征上黨,再知亳州,官至靜江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有惠政。
全宋詩
郭廷謂(九一九~九七二),字信臣,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初仕南唐,又仕后周。入宋,知亳州。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改絳州防禦使。兩川平,代馮瓚知梓州。開寶五年卒,年五十四。《宋史》卷二七一有傳。
藥元福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宋初陽曲人。有膽氣,善騎射。事后唐為軍都指揮使。后晉開運中為深州刺史,敗契丹。歷后漢、后周,屢建戰(zhàn)功,授建雄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尉。宋初,加檢校太師。其年雖老,筋力不衰,人若言其尚堪領(lǐng)兵,必大喜。時稱驍將。卒年七十七。
楊承信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1—964 【介紹】: 宋時沙陀人,字守真。楊承勛弟。幼以父任為牙校。契丹滅后晉,以承信繼父職,為平盧軍節(jié)度使。仕后漢,歷安、鄜二州節(jié)度。入后周,累戰(zhàn)功,攉忠正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宋初加兼侍中。征李筠,命為澤州西面都部署,筠平,移鎮(zhèn)河中。乾德元年進封趙國公。累歷藩鎮(zhèn),刻勵為政而不苛,且多藝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3—988 【介紹】: 五代至宋初僧。字信天。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出家于延壽禪院,師清遇和尚。后晉高祖天福五年,至邢州開元寺受戒。后歷游諸方,曾至洛陽、安陸等地。五代末,定居襄州鳳山延慶禪院。入宋后,名望益重,從其問學(xué)者日眾。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賜號傳法惠廣大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23—988 僧人。字信天,俗姓與籍貫均不詳。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出家于延壽禪院,師清遇和尚。后晉高祖天福五年(940),至邢州開元寺受戒。后云游諸方,曾至洛陽、安陸等地。五代末,定居襄州鳳山延慶禪院。入宋后,名望益重,從其問學(xué)者甚眾。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賜號傳法惠廣大師。端拱元年(988)五月卒?!?a target='_blank'>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八六收潘平撰《大宋襄州鳳山延慶禪院傳法惠廣大師壽塔碑銘》載其事跡,并錄其五代時在安陸法會間所作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4—986 【介紹】: 宋洛陽人,字大信。后周太祖顯德初進士。宋初為永寧令。太宗即位,知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受詔行視黃河,議于澶、滑二州立分水之制,以重惜民力而未行。累遷殿中侍御史。
全宋文·卷四六
趙孚(九二四——九八六),字大信,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周顯德初舉進士,調(diào)補開封尉。后為浦江令、永寧令。擢宗正丞。中主衣庫,俄坐事連逮抵罪。太宗即位,起為國子監(jiān)丞、知袁州,還知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后上《封禪頌》,召拜秘書丞。又遷監(jiān)察御史,出知舒州,改殿中侍御史。太宗稱之為「名士」。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二八七《趙安仁傳》附有傳。
高懷德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6—982 【介紹】: 宋真定常山人,字藏用。高行周子。忠厚倜儻,有武勇。后晉出帝開運初,從父北征,遇遼軍被圍,左右射殺,縱橫馳突,挾父而出。以功領(lǐng)羅州刺史。從后周世宗征淮南,又從北征,戰(zhàn)功卓著,擢江寧節(jié)度使,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太祖即位,拜殿前副都點檢。尚燕國長公主,加附馬都尉。與石守信先后擊平李筠、李重進之亂。建隆二年解軍職,罷宿衛(wèi),出為歸德軍節(jié)度使。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從征太原,改鎮(zhèn)曹州,封冀國公。七年,改武勝軍節(jié)度。卒謚武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8—984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后周時以戰(zhàn)功累遷禁軍殿前都虞候,轉(zhuǎn)侍衛(wèi)都指揮使。太祖即位,遷侍衛(wèi)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破李筠,以功加同平章事。平李重進,移鎮(zhèn)鄆州,兼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建隆二年,太祖與諸將飲,勸釋兵權(quán),守信與諸將次日即稱病乞解兵柄。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拜中書令,行河南尹,充西京留守。四年,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zé)授崇信軍節(jié)度、兼中書令。七年,徙鎮(zhèn)陳州。卒謚武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8—994 【介紹】: 宋人。本奚族。初名海進。勇悍善射。后周世宗時,從征北漢。宋太祖時累官殿前指揮使。太宗雍熙三年征幽薊,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敗契丹于新城。契丹復(fù)來戰(zhàn),圍數(shù)重,信持大刀力御之,突圍得免。坐失律當(dāng)死,詔特赦之。端拱初,為邢州兵馬都部署,改鎮(zhèn)橫海軍。以專恣不法,下御史鞫之,獄未上而卒,年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