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四曹信賢,字金譜,號竹君,嘉善人。貢生。有《石溪吟稿》。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王家仕,字信甫,監(jiān)利人。有《彤云閣遺詩》。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三王生荃,字信芳,衡陽人。諸生。有《蕓者韻語》。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許節(jié),字信庵,桐城人,乾隆貢生,官英山訓(xùn)導(dǎo),著《雞肋咫聞》等集。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釋普信,字師古,號梅嶼。姓鄭氏,歙人也。母夢道人,手《法華經(jīng)》一卷來,遂誕信。幼而善病,禮云嶺參照哲御為師。年才十齡,受以經(jīng)論,俱能了解,哲喜其靈慧。未幾,進具于華山見月。既研律議,更究文藝,好學(xué)深思。每見騷客詞人,虛懷請益,人以是稱之。著有《聽松閣詩》四卷,郡司馬安丘曹貞吉為之序,稱為“草際幽蘭,雞群野鶴”。今觀其《除夜詩》云:“寂寞山居歲月遷,閑敲清磬出孤煙。懶傾竹葉歌除夜,喜見梅花放隔年。”又《草堂吟》:“草堂在深谷,久與人世疏。好鳥松間鳴,間云與之俱。心安無所營,庋閣留踐書。蓽門有時啟,以待故人車?!眹L植山花數(shù)百株,每當春晚如丹霞。赤城庵前,木蓮一株,花時香聞數(shù)里,欲從山徑遍種梅花,坐臥寒香以娛。晚歲胸懷灑落,詩思高超,殆罕其儔。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九字湘英,太倉人,翰林秉直女,吳縣貢生程鐘室。有《生香閣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興化人,字成之,一字天目,晚號佚老人。諸生。善鑒別古器物。嗜茶,喜詩書。七十六歲尚能作蠅頭小行楷。有《茗爐隨筆》、《夢萱堂稿》、《白門社刻》、《梅菊新編》、《蛬響》、《茶約》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77—1832
【介紹】:
清江蘇江都人,字汝信,別字飲泉,晚號冬巢。乾隆諸生。工花卉畫,善填詞。有《昉溪漁隱詞》。
人物簡介
維基毛有信,字心一,號循之,貴州余慶人,清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21
【介紹】:
清山東諸城人,字佩循,號信芳。劉統(tǒng)勛孫。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散館授檢討。嘉慶間官至吏部尚書。居官廉正。工山水,喜收藏古物。卒謚文恭。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劉镮之,字佩循,號信芳,諸城人。乾隆己酉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官至戶部尚書,謚文恭。
維基劉镮之(?—1821年),字信芳。山東諸城人,祖籍江南省碭山縣(明弘治間始祖福公自南直隸碭山縣遷山東諸城縣)。劉統(tǒng)勛之孫,劉墉之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檢討。累遷至戶部尚書,兼領(lǐng)順天府府尹。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仁宗自熱河返回京師,镮之入見,因無法回答仁宗提問被斥責,以侍郎候補,又累遷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道光元年(1821年)卒,朝廷賜恤,謚文恭?!?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閱甫。吳云子。嘉慶十三年狀元,授修撰。曾主河南、廣東、湖北鄉(xiāng)試,官至侍讀學(xué)士。卒年五十六。有《玉樹樓稿》。
維基吳信中,字閱甫,號藹人,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朝狀元、政治人物。吳信中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式戊辰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入值南書房。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任湖北鄉(xiāng)試主考官。官至侍讀學(xué)士。后辭歸。
人物簡介
維基李慎彝(1777年—1855年),字信齋,四川威遠人,清朝官員。李慎彝原名慎修,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式戊辰科二甲進士。先后任福建省清流縣、沙縣與晉江縣知縣。道光三年(1823年),李慎彝接替范邦干擔任臺灣府臺灣縣知縣。李慎彝立示禁碑禁各胥、役勒索紳衿。擔任淡水同知(今新竹市)時,則準紳士鄭用錫及林國華等僉稟,建造竹塹石城、明志書院,重祠祀,興水利,并開墾竹北祭山與湖山兩山區(qū),四年任內(nèi),推動三十項重大公共工程建設(shè),將新竹市推動成北臺灣政經(jīng)中心。道光七年(1827年),轄內(nèi)番民五社,越界至漢民居地騷亂,有參將建議出兵平亂,李慎彝否決此案,并以安撫為因應(yīng)。之后,亦募丁重修漢番廨署,設(shè)石碎崙隘,防止原漢紛爭等。次年,因臺灣北部三貂角一帶宵小時聞,他建置巡邏船隊于艋舺。后臺灣縣轄內(nèi)平民祀德政祠。今苗栗獅頭山,為李慎彝觀形似獅而命名。苗栗縣志稱之與銅鑼李家是為宗親。道光六年(1826年),他接替蘇鏊擔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道光九年(1829年)升任噶瑪蘭通判,不久即升任湖北鄖陽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貞恒,號信臣,又號訊臣,晚號邃翁。道光十五年進士。累官江蘇巡撫。咸豐初會辦向榮軍務(wù),降為光祿寺卿。有《鄉(xiāng)守外編輯要》、《武備輯要》。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許乃釗,字貞恒,號信臣,錢塘人。道光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江蘇巡撫,降光祿寺卿。
維基許乃釗(1799年—1878年),字貞恒,號信臣,又號恂普,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許乃釗為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授編修。歷任國史館總纂官,河南、廣東學(xué)政,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銜,江南大營幫辦。咸豐三年(1853年)出任江蘇巡撫,鎮(zhèn)壓上海小刀會起義,次年因無功被革職。咸豐七年(1857年),以三品頂戴幫辦江南軍務(wù),咸豐八年(1858年)遷光祿寺卿。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破江南大營,攻克蘇州、常州,再次被革職。不久引疾回鄉(xiāng)。光緒四年(1878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