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張埏,字叔信,號銀峰,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孝宗乾、淳間,以承議郎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以朝奉大夫知嚴(yán)州(《淳熙嚴(yán)州圖經(jīng)》卷一)。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除廣西提刑(《粵西金石略》卷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湖北轉(zhuǎn)運使改知鄂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二)。開禧三年(一二○七),為廣東提刑,與宮觀(同上書七四之二五)。嘉定元年(一二○八),落職罷祠(同上書七四之二九)。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七二張埏,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根孫,燾次子。乾道初為右宣教郎、干辦行在諸司糧料院。歷通判建康府、知嚴(yán)州。淳熙七年知永州。著有《○陵志》十卷。見張揆撰《宋故致政參政大資張公墓碣》(《江西出土墓志選編》),《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宋史》卷二○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六謝忠信,合州石照(今四川合川)人,嘉泰間在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2—1255
【介紹】:
宋福州人,初名自誠,字信之,一字行之,號毅齋。寧宗嘉定元年進(jìn)士第一。歷知贛州、隆興、建寧府。理宗端平元年,召為吏部侍郎,奏請開言路,肅朝綱。嘉熙元年,累進(jìn)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建請沖要之處增守備。后加觀文殿學(xué)士致仕。卒謚文定。
全宋詩鄭性之(一一七二~一二五五),初名自誠,字信之,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jìn)士,調(diào)簽書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三一)。六年,除校書郎。九年,出知袁州。十三年,除吏部員外郎,累遷起居郎,出知贛州。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隆興府(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三年,再知贛州。紹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建寧府。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吏部侍郎,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寶祐三年卒,年八十四。有《端平奏議》等,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鄭性之(一一七二——一二五五),初名自誠,字信之,一字行之,號毅齋,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嘉定元年進(jìn)士第一,歷官知贛州,改知隆興府。端平元年,為吏部侍郎,擢左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三年,拜參知政事。嘉熙元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后加觀文殿學(xué)士,致仕。寶祐三年卒,年八十四。見劉克莊《毅肅鄭觀文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宋史》卷四一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冀州南宮人,字信臣。工詩。有《清漳集》。
中州集中孚,字信臣,冀州南宮人。孝友純至,迄今為鄉(xiāng)人所稱。累舉不第,以詩文自娛,有清漳集行于世。其賦紅葉云:張園多古木,蕭寺半斜陽。先君子甚愛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張義堡人,字信甫。父張達(dá)仕宋,以父任補承節(jié)郎。天會間降金,授鎮(zhèn)洮軍節(jié)度使知渭州。官至尚書左丞,封崇王。卒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6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初名一龍,字君錫。寧宗慶元五年進(jìn)士第一。歷給事中,兼直學(xué)士院。嘉定六年進(jìn)對,上言修德政,蓄人材,飭邊備。為湖南安撫使,撫安峒民,威惠并行,興學(xué)養(yǎng)士,湘人立石紀(jì)之。理宗時,累進(jìn)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樞密使督視江淮、荊襄軍馬。
全宋詩曾從龍(一一七五~?),初名一龍,字君錫,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jìn)士,授簽書奉國軍節(jié)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除秘書省正字。開禧初,出知信州。嘉定二年(一二○九),除起居郎。三年,為中書舍人兼國子祭酒。四年,擢給事中,尋權(quán)刑部尚書。七年,簽書樞密院事,改參知政事,尋提舉洞霄宮。起知建寧府。理宗寶慶初,為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紹定元年(一二二八),改知隆興府。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二年,進(jìn)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荊襄軍馬,尋卒。事見《宋歷科狀元錄》卷七,《宋史》卷四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五曾從龍(一一七五——一二三五),初名一龍,字君錫,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四世從孫。慶元五年,擢進(jìn)士第一,賜今名。授簽書奉國軍節(jié)度判官聽公事。遷兵部員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諭德。開禧間知信州。召為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累遷權(quán)刑部尚書。嘉定八年,自禮部尚書除簽書樞密院事。端平元年,授資政殿大學(xué)士、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拜參知政事。次年三月,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一月,除樞密使,督視江淮軍馬。十二月卒。見《宋史》卷四一九本傳、卷四二《理宗紀(jì)》二及《宰輔表》,《宋歷科狀元錄》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嚴(yán)州遂安人,字子南,號默信。孝宗淳熙中,問學(xué)于陸九淵。又嘗從張栻游。累官宗正寺丞、兼駕部郎中、知徽州府。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詹阜民,字子南,號默信,嚴(yán)州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大方孫。學(xué)于陸九淵,從張栻游。嘉定初為天臺縣令,歷官宗正寺丞,兼駕部郎中,知徽州。見《赤城志》卷四,《萬姓統(tǒng)譜》卷六七,《宋元學(xué)案》卷七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6—1233
【介紹】:
原名希哲。宋宗室,字君錫,號畤隱居士。受業(yè)于陳傅良、徐誼。寧宗慶元二年進(jìn)士。調(diào)汀州司戶,擊敗峒民李元礪軍。調(diào)主管夔州路轉(zhuǎn)運司帳司,疏論大寧鹽井利病,又論四蜀銓科舉之弊,為寧宗所納。擢大理寺丞。理宗時進(jìn)潭州觀察使、安德軍節(jié)度使,封信安郡公。
全宋文·卷七○四○趙希錧(一一七六——一二三三),原名希哲,字君錫,宗室,燕王房八世孫。登慶元二年進(jìn)士第,調(diào)汀州司戶,破峒寇李元礪,升州推官。調(diào)主管夔州路轉(zhuǎn)運司帳司,改知玉山縣,未行,改授大理寺丞,遷大宗正丞,權(quán)工部郎官。換授吉州刺史,提舉佑神觀。授成州團練使,進(jìn)和州防禦使。理宗即位,進(jìn)潭州觀察使,又進(jìn)安德軍承宣使。紹定六年卒,年五十八,追封信安郡王。見魏了翁《趙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6—1263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應(yīng)甫。寧宗嘉定十六年進(jìn)士。歷知興國、信、衢、衡、袁五州,提舉廣東、湖南、福建常平。居官以吏理民彝為言,尤究心荒政,以羨余為平糶本。后拜宗正少卿兼侍講,屢有奏疏。居家講道,四方名士皆從之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7—1222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孚若,號好庵。方崧卿子。有雋材。以父蔭補番禺尉。時韓侂胄開邊釁,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累知真州,因北山匱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來攻,守將決水退敵。坐言事責(zé)降三秩,奉祠,稍復(fù)官卒。性豪爽,揮金如土。營居室于巖竇,自放于詩酒。有《好庵游戲》、《詩境集》。
全宋詩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三),字孚若,號好庵,自號柴帽山人,莆田(今屬福建)人。以父蔭補番禺尉。秩滿改蕭山丞,兼淮東隨軍轉(zhuǎn)運屬官。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以薦假朝奉郎充樞密院參謀官使金議和。使還,忤韓侂胄,斥臨江軍居住。嘉定元年(一二○八),通判肇慶府。三年,知韶州。五年,知道州。六年,提點廣西刑獄。遷提點淮東刑獄兼知真州。十二年,以建議規(guī)復(fù)山東,罷。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年四十六。著作大多已佚,今存《南海百詠》一卷,《兩宋名賢小集》中收有《觀我軒集》一卷。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寶謨寺丞詩境方公行狀》、《南海百詠》附清吳蘭修書后,《宋史》卷三九五有傳?!》叫湃嬖?,《南海百詠》以《琳瑯秘室叢書》所收影元鈔本為底本,校以《宛委別藏》本,編為第一卷?!队^我軒集》及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八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二),字孚若,號好庵,又號詩境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崧卿子。有雋材,以蔭補番禺縣尉。韓侂胄開邊釁,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尋知韶州,累遷淮東轉(zhuǎn)運判官兼提刑。嘉定十五年卒,年四十六。著有《好庵游戲》、《詩境集》等。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六《寶謨寺丞詩境方公行狀》,《宋史》卷三九五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五宇文紹彭,字信臣,華陽(今四川成都)人。開禧中為江東提舉,后為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尚書度支郎中、司農(nóng)卿,權(quán)戶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自京口移鎮(zhèn)漢州。嘉定元年十二月使金,復(fù)知鎮(zhèn)江。后又知太平州。見《鶴山集》卷四一《漢州房公樓記》,《洺水集》卷七《江東提舉司湖山樓記》,《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二○、食貨八之三六,《宋史》卷三九《寧宗紀(jì)》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9—1243
【介紹】:
宋開封人,居婺州,字季蕃,號花翁。光宗時辭官隱居西湖。多聞舊事,善雅談,尤工長短句。有《花翁集》。
全宋詩孫惟信(一一七九~一二四三),字季蕃,號花翁,原籍開封(今屬河南),居婺州(今浙江金華)。以蔭入仕,光宗時棄官隱居西湖。與趙師秀、劉克莊等交游甚密。理宗淳祐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花翁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孫花翁墓志銘》。今錄詩九首。
詞學(xué)圖錄孫惟信(1179-1243) 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人。不仕,聞名于江湖,多聞舊事,善雅談。有《花翁集》、《花翁詞》。
人物簡介
全宋詩楊祖堯,字述甫,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jìn)士(《淳熙三山志》卷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為秘書郎,除著作佐郎,次年,遷秘書丞。十五年,知信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漳州長泰人。寧宗嘉定四年特奏名。以文學(xué)行詣為學(xué)者師。調(diào)監(jiān)新會鹽場,為人清介不阿。有《散翁集》。
全宋詩黃子信,長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特奏名,調(diào)監(jiān)新會鹽場。有《散翁集》,已佚。事見清乾隆《長泰縣志》卷八、九。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四○九黃子信,漳州長泰(今福建長泰)人。以文章履行為學(xué)者師。嘉定四年特奏名第二人,調(diào)監(jiān)廣州新會鹽場。廣東帥以其老而心輕之,遂拂衣而歸,以吟詠山水自娛,不復(fù)出仕。著有《散翁集》。見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八九《陳經(jīng)傳》附傳,《宋詩紀(jì)事》卷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