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3
詞典
1
分類詞匯
42
共42,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七眾
凈信
八關齋
傳戒
青城客
佛弟子
三凈
熬茶
上輩
麻扎
拜懺
登戒
廟田
往生咒
香火錢
《漢語大詞典》:
七眾(七衆(zhòng))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將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眾。
《
大智度論
》
卷十:“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尼、學戒尼、沙彌、沙彌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是居家,餘五眾是出家?!?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七眾攀號,哀踰青樹?!?唐 道宣
《統(tǒng)略凈住子凈行法門序》
:“以三歸七眾,制御情塵?!?/div>
分類:
佛教
受戒
程度
修行
行方
信徒
劃分
七種
《漢語大詞典》:
凈信
佛教信徒。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
》
:“浣衣池側,大方石上,有 如來 袈裟之蹟,其文明徹,煥如彫鏤,諸浄信者每來供養(yǎng)?!?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
》
:“ 德慧 曰:‘良告浄信: 德慧 者,我是也。’浄信聞已,更深恭敬?!?/div>
分類:
佛教
信徒
《國語辭典》:
八關齋(八關齋)
拼音:
bā guān zhāi
關,禁閉之意,嚴禁不正當?shù)男袨?,使之不犯。八關齋是佛教八戒法和齋法的合稱。八戒為: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花鬘瓔珞,八、不習歌舞伎樂。齋法指過午不食。合此九條戒律,稱為「八關齋」?!对鲆话⒑?jīng)》卷一六:「持八關齋,閉塞六情,防制五欲?!挂卜Q為「八關齋戒」、「八齋戒」、「齋戒」。
分類:
佛教
在家
家信
信徒
一晝
晝夜
八條
戒律
《國語辭典》:
傳戒(傳戒)
拼音:
chuán jiè
寺院傳授出家戒律。《傳戒正范》卷四:「傳戒之書,律中名為授戒羯磨。」
分類:
佛教
信徒
傳授
戒律
受戒
儀式
《漢語大詞典》:
青城客
青城山 為道教第五洞仙圣地。因以“青城客”指道教信徒。 唐
杜甫
《丈人山》
詩之一:“自為 青城 客,不唾 青城 地。” 宋
陸游
《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
之二:“老夫昔是 青城 客,酒肉淋漓豈本心。還我山家本來面,數(shù)拳春筍薦孤斟?!?/div>
分類:
青城山
為道
道教
圣地
指道
信徒
《漢語大詞典》:
佛弟子
皈依佛門的信徒的通稱。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
之一:“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與無施無報者復何以異?” 范文瀾
《唐代佛教·引言》
:“ 釋迦 本人曾勸導一個掏糞人(社會地位最低的人)出家,與其他人同為佛弟子。”
分類:
皈依
依佛
佛門
信徒
《漢語大詞典》:
三凈(三凈)
1.佛教語。語本
《
十誦律
》
卷三七:"癡人,我聽啖三種凈肉。何等為三?不見,不聞,不疑。"此謂一般佛教信徒難以立即斷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設變通之法,允許食用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三種肉食。后因稱這三種肉為"三凈"。
2.佛教語。指色界第三禪的少凈天、無量凈天和遍凈天。
分類:
佛教語
色界
無量
天和
三七
《漢語大詞典》:
熬茶
(1).舊時喇嘛教信徒向寺廟布施酥油茶及金錢等物,稱為熬茶。 清
魏源
《
圣武記
》
卷五:“東西數(shù)萬里,熬茶膜拜,視若天神?!?清 俞正燮
《
癸巳類稿·駐札大臣原始
》
:“ 阿睦爾撒納 又寄信 藏 中熬茶,言已總四部時,善待 達賴喇嘛 ,振興黃教?!?br />(2).一種加佐料煮成的茶。 清
阮葵生
《
茶馀客話
》
卷十:“芽茶得鹽,不苦而甜。古人煎茶必加薑鹽……今內廷皆用熬茶,尚有古意。”
分類:
喇嘛教
佐料
信徒
寺廟
布施
金錢
《國語辭典》:
上輩(上輩)
拼音:
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二回:「因為這一門姻親隔得遠,我向來未曾會過的,只有上輩出門的伯叔父輩會過?!?/div>
分類:
上輩
佛教語
前輩
一代
代人
出家
高道
道行
而往
往生
生西
西方凈土
信徒
《漢語大詞典》:
麻扎
伊斯蘭教信徒中封建顯貴的墓地。
《中國民間故事選·幸福鳥》
:“沒有月亮,風也很大, 老三 帶著武器,爬上一座最高的麻扎?!?/div>
分類:
伊斯蘭教
信徒
中封
封建
顯貴
墓地
《國語辭典》:
拜懺(拜懺)
拼音:
bài chàn
佛教徒誦經(jīng)拜佛、懺悔業(yè)障?!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业茏訌男撼黾遥隽撕蜕?,又不曾拜懺吃葷生歹意,看經(jīng)懷怒壞禪心?!?/div>
分類:
拜懺
僧尼
信徒
拜佛
誦經(jīng)
懺悔
罪業(yè)
超度
亡靈
《漢語大詞典》:
登戒
佛教語。指佛教信徒出家為僧尼。
《
景德傳燈錄·洛陽荷澤神會大師法嗣
》
:“ 黃州 大石山 福琳禪師 , 荊州 人也……幼歸釋氏,就 玄靜寺 謙著禪師 剃度登戒。” 宋 贊寧 等
《
宋高僧傳·唐京兆大慈恩寺義忠傳
》
:“二十登戒,學四分律,義理淹通?!?/div>
分類:
佛教語
佛教
信徒
出家
僧尼
《漢語大詞典》:
廟田(廟田)
舊時寺、廟、庵、觀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撥給和信徒捐獻。廟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經(jīng)營,所得用于祭祀和供養(yǎng)僧尼、道士或管廟人員。
分類:
占有
土地
官府
撥給
信徒
捐獻
《漢語大詞典》:
往生咒
佛教凈土宗信徒經(jīng)常持誦的一種經(jīng)咒。亦用于超度亡人。 清
鈕琇
《
觚賸·佞佛
》
:“仲至岸,正衣冠一踴投河。伯合掌曰:‘善哉!’遂高唱往生咒而還?!?清
袁枚
《
新齊諧·鬼有三技過此鬼道乃窮
》
:“替我告知城中 施 家作道塲,請高僧多念往生咒,我便可託生?!?span id="pfutji9" class="book">《痛史》第二一回:“茶罷起身, 金奎 叫眾和尚,一律的穿了袈裟法服,敲起木魚,念往生咒?!眳⒁姟?往生 ”。
分類:
佛教
凈土宗
信徒
經(jīng)常
經(jīng)咒
《國語辭典》:
往生
拼音:
wǎng shēng
1.佛教上指:(1)死后投生。《大正藏。凈土宗部。唐。懷感。釋凈土群疑論。卷四》:「今此往生極樂,蓮花開已,見佛聞法?!?2)投生到阿彌陀佛凈土。《大正藏。凈土宗部。宋。王日休。龍舒增廣凈土文。卷四。食肉說》:「據(jù)閻羅王告鄭鄰之言,則至誠為念彼佛,必得往生?!?br />2.今借指死亡。
分類:
往生
佛教
凈土宗
一心
心念
念佛
《漢語大詞典》:
香火錢(香火錢)
廟宇中向進香信徒收取的費用。
《上海灘》
1990年第1期:“廟祝夫婦五十來歲,以收取香火錢為生?!?/div>
分類:
廟宇
進香
信徒
收取
費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