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1詞典 4分類詞匯 77
《國語辭典》:宰割  拼音:zǎi gē
1.割裂、瓜分?!妒酚?。卷四八。陳涉世家》:「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彊國請服,弱國入朝。」
2.比喻受人壓迫、侵凌、剝削,而無法反抗。如:「任人宰割」。
《漢語大詞典》:長狄(長狄)
亦作“ 長翟 ”。
(1). 春秋 時 狄 族的一支,傳說其人身材較高,故稱。《公羊傳·文公十一年》:“ 叔孫得臣 敗 狄 于 咸 。 狄 者何? 長狄 也?!?何休 注:“蓋長百尺?!?span id="natzh7i" class="book">《史記·孔子世家》:“ 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為 釐 姓。在 虞 、 夏 、 商 為 汪罔 ,於 周 為 長翟 ,今謂之大人?!?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秦始皇 二十六年, 長狄 十二,見於 臨洮 ,長五丈餘?!?br />(2).借指外國侵略者。 清 張維屏 《三元里》詩:“一戈已樁 長狄 喉,十里猶懸 郅支 首?!?/div>
《漢語大詞典》:鬼氣(鬼氣)
亦作“ 鬼炁 ”。
(1).舊時謂人疾病死亡,常因一種邪氣侵襲所致,稱之為鬼氣。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xié)昌期二:“鬼炁之侵入,常依地而逆上耳?!?span id="npwo63r" class="book">《南史·張嗣伯傳》:“尸注者,鬼氣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滯?!?span id="v5s1oay"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二八:“養(yǎng)育群生,整理鬼氣?!?br />(2).鬼怪的邪氣。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法師醮》:“ 黃 慮鬼氣傷兒神,乃布?xì)獯灯涿妫粭G,令飲即醒?!?br />(3).指帶有鬼怪的氣氛或精神狀態(tài)。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蕭紅》:“至于老 王婆 ,我卻不覺得怎么鬼氣,這樣的人物,南方的鄉(xiāng)下也有的。”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但倘被父母所知,往往不免挨一頓竹篠,一以罰其帶有鬼氣,二以賀其沒有跌死?!?br />(4).惡人之氣焰。 清 何紹基 《滬上雜事》詩:“愁風(fēng)悶雨人無寐,海國平分鬼氣多?!贝酥竿鈬致哉邭庋?。
(5).不能告人的隱私,虧心事。 馬烽 《張初元的故事》:“他肚子里有鬼氣,自己先就心虛?!?/div>
《國語辭典》:抗戰(zhàn)(抗戰(zhàn))  拼音:kàng zhàn
1.國家、民族為了求生存,而抵抗敵人侵略的戰(zhàn)爭。
2.在我國特指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至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止的抗日戰(zhàn)爭。
《國語辭典》:日寇  拼音:rì kòu
寇,盜匪??谷諔?zhàn)爭期間(民國二十六年到三十四年)因日軍強行侵略的行為與強盜無異,故稱為「日寇」。
《國語辭典》:漢奸(漢奸)  拼音:hàn jiān
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賣國家的人?!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干项^看他一臉的連鬢大胡子,龍心大為不悅,說他樣子很像個漢奸似的?!?/div>
《漢語大詞典》:鬼奴
(1). 宋 時 廣州 富人掠奪海外黑人為奴,并侮稱之為鬼奴。 宋 朱彧 《萍州可談》卷二:“ 廣中 富人多蓄鬼奴,絶有力,可負(fù)數(shù)百斤……色黑如墨,唇紅齒白,髮鬈而黃?!?br />(2). 清 末對諂媚外國侵略者的人的蔑稱。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蕉軒隨錄》:“乃嘆鬼奴之為害烈也。”自注:“京師人稱通商衙門官員為鬼奴,以其諂媚夷人無所不至也?!?/div>
《國語辭典》:鳥食(鳥食)  拼音:niǎo shí
1.鳥吃的食物。如:「他拿了一些鳥食,喂那只受了傷而落在后院里的鴿子。」
2.諷刺人吃得很少。如:「你吃那么一點鳥食就飽了?」
《漢語大詞典》:外禍(外禍)
(1).外來的災(zāi)禍。列子·力命:“故迷生於俏,俏之際昧然。於俏而不昧然,則不駭外禍,不喜內(nèi)福;隨時動,隨時止,智不能知也?!?張湛 注:“禍福豈有內(nèi)外,皆理之玄定者也。見其卒起,因謂外至;見其漸著,因謂內(nèi)成也?!?br />(2).來自國外的禍害。指外國的侵略。 毛澤東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在外禍、內(nèi)難、再加天災(zāi)的壓迫之下,農(nóng)民廣泛地發(fā)動了游擊戰(zhàn)爭、民變、鬧荒等等形態(tài)的斗爭?!?/div>
《漢語大詞典》:白鬼
晚 清 時稱侵略我國的 歐 美 帝國主義分子。 清 林昌彝 《杞憂》詩:“但使蒼天生有眼,終教白鬼死無皮?!?清 秋瑾 《寶刀歌》:“白鬼西來做警鐘, 漢 人驚破奴才夢?!?/div>
《漢語大詞典》:老番
舊時群眾對外國殖民主義侵略者之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廣州工人參加三元里抗英斗爭情況調(diào)查記錄》:“一般人只知道 三元里 人打紅毛鬼,其實那次打老番的,并不止 三元里 的群眾,總有幾萬人參加?!?/div>
《漢語大詞典》:敵偽(敵僞)
(1).敵方的虛實。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參伍既用於內(nèi),觀聽又行於外,則敵偽得?!?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dāng)硞蔚谩弥獢持閭我?。?br />(2).指我國抗 日 戰(zhàn)爭時期 日本 侵略者和漢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漢奸的政權(quán)。 陳毅 《泗宿道中》詩:“百里吠村犬,穿插敵偽驚?!?陳毅 《長相思·冀魯豫道中》詞:“晝趲行,夜趲行,敵偽關(guān)防穿插勤?!?鄒韜奮 《抗戰(zhàn)以來》二六:“希望他們出來之后,把工作改換方向,用來對付敵偽?!?
《漢語大詞典》:人圈
特指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日本 侵略者強迫淪陷區(qū)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區(qū)。 鄒韜奮 《人圈》:“最凄慘的是我們的民族敵人近來在 東北 各村里設(shè)有所謂‘人圈’,把貧病交加的我們的苦同胞,拉到這個人圈里去喂獵狗!” 曾克林 《大地重光》:“﹝我們﹞粉碎了日寇慘無人道的‘集家并村’政策,把苦難的鄉(xiāng)親們從‘人圈’里解救出來?!?/div>
《漢語大詞典》:憑侮(憑侮)
侵侮。指侵略勢力。 宋 葉適 《始論一》:“然而憑侮不除,芽蘗終在,小人因其閒隙,倡復(fù) 燕 之謀,前釁始鋤,后禍隨出,民心未變,而國家之守離矣。”
分類:侵略勢力
《國語辭典》:十字軍(十字軍)  拼音: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紀(jì)末到十三世紀(jì)末,羅馬教皇和西歐的基督徒,為奪回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徒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所號召組成的軍隊。因士兵皆以紅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稱為「十字軍」。后泛指任何經(jīng)教會贊許、教宗核可,討伐異教徒的軍隊;一般也引申指打擊罪惡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