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52
典故
1
詞典
7
分類詞匯
141
佛典
3
共152,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共職
內(nèi)供奉
磚塔
獻(xiàn)奉
影殿
舍利塔
祭肉
靈館
共奉
三清殿
翰林院
香蓋
脩奉
靈席
祀奉
《漢語大詞典》:
共職(共職)
供奉,貢獻(xiàn)。共,通“ 供 ”。
《
左傳·昭公四年
》
:“小國共職,敢不薦守?”
《
國語·魯語上
》
:“不腆先君之幣器,敢告滯積,以紓執(zhí)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職?!?span id="lsjxfj7"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 周惠王 大喜曰:‘ 楚 不共職久矣,今效順如此,殆先王之靈乎?’”
分類:
供奉
貢獻(xiàn)
《漢語大詞典》:
內(nèi)供奉
(1). 唐 代職官名。 唐 設(shè)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為內(nèi)供奉。掌殿廷供奉之儀,糾察百官之失儀者。見
《
新唐書·百官志三
》
。 唐 韓愈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zèng)太傅董公行狀》
:“天子識(shí)之,拜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
(2).供奉于宮中內(nèi)道場(chǎng)的僧官稱“內(nèi)供奉”。
分類:
供奉
宮中
職官
官名
僧官
官稱
殿中
內(nèi)供奉
中侍
侍御
御史
九人
三人
《漢語大詞典》:
磚塔(磚塔)
以磚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塔。用于供奉僧人的遺體遺骨。 唐 有
《王居士磚塔銘》
。
《醒世姻緣傳》
第九三回:“當(dāng)日替 梁和尚 建龕的皇太后,久已賓天。 胡無翳 題知了一本,準(zhǔn)了下葬,依了原舊規(guī)模,備了坐化禪龕,拆開磚塔,只見 梁片云 的肉身神色鮮明……衣服未化?!?/div>
分類:
建筑材料
佛塔
供奉
僧
遺體
遺骨
《漢語大詞典》:
獻(xiàn)奉(獻(xiàn)奉)
獻(xiàn)祭供奉。
《
東觀漢記·順帝紀(jì)
》
:“臣請(qǐng)上尊號(hào)曰 敬宗 ,廟天子,世世獻(xiàn)奉藏主?!?/div>
分類:
獻(xiàn)祭
供奉
《漢語大詞典》:
影殿
(1).寺廟道觀供奉佛祖、尊師真影的殿堂。 唐
宋之問
《游廣界寺》
詩:“影殿臨丹壑,香臺(tái)隱翠霞?!?br />(2).供奉帝后遺像的殿堂。
《
新五代史·晉出帝皇后馮氏傳
》
:“是日,以六軍仗衛(wèi),太常鼓吹,命后至 西御莊 ,見於 高祖 影殿?!?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錄
》
卷上:“諸后影殿曰 重徽 、 彰德 、 廣孝 、 廣愛 ?!?/div>
分類:
供奉
寺廟
道觀
遺像
佛祖
殿堂
尊師
《國語辭典》:
舍利塔
拼音:
shè lì tǎ
佛教指安置舍利或僧眾骨灰的塔形建筑物。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漢?!?/div>
分類:
供奉
佛舍利
《國語辭典》:
舍利
拼音:
shè lì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后,所結(jié)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發(fā)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lán),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西游記》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挂卜Q為「舍利子」。
分類:
舍利
梵語
契丹
意譯
管軍
頭目
釋迦牟尼
遺體
火化
堅(jiān)硬
狀物
《漢語大詞典》:
祭肉
古代祭祀時(shí)供奉之肉。
《
論語·鄉(xiāng)黨
》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穀梁傳·定公十四年》
:“脤者何也,俎實(shí)也,祭肉也?!?/div>
分類:
祭肉
祭祀
供奉
《漢語大詞典》:
靈館(靈館)
(1).供奉神靈的祠、觀。 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
:“銘石靈館,以旌厥心。”
(2).指神靈的住所。
《
云笈七籤
》
卷二五:“夕寢靈館,朝登 玉清 ?!?/div>
分類:
供奉
神靈
住所
《漢語大詞典》:
共奉
供奉,敬奉。
《
周禮·春官·小宗伯
》
:“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頒之于五宮,使共奉之。”
《
周禮·春官·典瑞
》
:“凡玉器出,則共奉之?!?/div>
分類:
供奉
敬奉
《漢語大詞典》:
三清殿
供奉三清尊神的寶殿。泛指道觀。 元
馬致遠(yuǎn)
《任風(fēng)子》
第一折:“道士每住滿全真院,莊家每閒看
《
神仙傳
》
,姑姑每屯滿七真堂,我道來搖車兒擺滿三清殿?!?/div>
分類:
供奉
三清
清尊
指道
道觀
《國語辭典》:
翰林院
拼音:
hàn lín yuàn
始于唐代,為待詔之所。宋設(shè)翰林學(xué)士院,職掌在內(nèi)朝起草詔旨;此外在內(nèi)侍省下設(shè)翰林院。明改學(xué)士院為翰林院,掌秘書著作。清代沿之。也稱為「木天」、「禁林」。
分類:
翰林院
官署
署名
文藝
技術(shù)
內(nèi)廷
供奉
《漢語大詞典》:
香蓋(香蓋)
(1).香煙繚繞而上,如傘蓋,故稱。
《
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四天王護(hù)國品
》
:“於自宮殿見彼香煙,一剎那頃變成香蓋?!币嘀腹┓钪T佛的寶蓋。 北周
庾信
《陜州弘農(nóng)郡五張寺經(jīng)藏碑》
:“迴風(fēng)香蓋,反露珠幡?!?br />(2).庵羅果的別名。 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果二·庵羅果
》
:“按
《一統(tǒng)志》
云:菴羅果俗名香蓋,乃果中極品?!?/div>
分類:
香煙
繚繞
而上
傘蓋
指供
供奉
《漢語大詞典》:
脩奉
(1).遵循奉行。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一》
:“ 庚子 百寮請(qǐng)聽政曰:‘自 漢 以來,喪期以日易月而皆三日而聽政,我國家列圣,亦克脩奉。’”
(2).修繕供奉。 宋
葉適
《外論三》
:“雖盡取 河南 ,鼓行入 京師 ,薦告宗廟,脩奉陵寢;若東無 齊 ,西無 秦 ,北無 趙 魏 ,三面猶為虜守,臣尚不知所終?!?宋
周密
《
齊東野語·端平入洛
》
:“﹝ 史嵩之 ﹞攻 蔡城 ,獲亡 金 完顏守緒 殘骸以歸,乃作露布以夸耀一時(shí),且繪八陵圖以獻(xiàn),朝廷遂議遣使脩奉八陵?!?/div>
分類:
遵循
修繕
供奉
奉行
《漢語大詞典》:
靈席(靈席)
設(shè)有神主以供奉祀的臺(tái)子。 鄭振鐸
《蝴蝶的文學(xué)》
:“即設(shè)靈席,每展遺像,則一蝶停立久之而去?!?/div>
分類:
有神
神主
供奉
奉祀
臺(tái)子
《漢語大詞典》:
祀奉
祭祀供奉。 清 百一居士
《
壺天錄
》
卷下:“ 寳應(yīng) 城內(nèi)通衢中墻腳,舊有石人一具,香火祀奉,由來久矣?!?/div>
分類:
祭祀
供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