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0,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李郭
著者
勞歌
人功
封一
茂叔
目錄
筆者
外篇
自序
賦遂初
遷史
二喬
小序
全集
《漢語大詞典》:李郭
(1). 東漢 李膺 與 郭泰 的并稱。按, 郭泰 ,后漢書作者 范曄 避父諱改作 郭太 。
(2). 唐 代名將 李光弼 與 郭子儀 的并稱。 唐 顏真卿 《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銘》:“ 臨淮 、 汾陽 秉文武忠義之資,廓清 河 朔 ,保乂王室,翼載三圣,天下之人,謂之 李 郭 ?!?宋 文天祥 《平原》詩:“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論牽制公威靈?!?明 許時泉 《同甲會》:“文如 元 白 ,武若 李 郭 ?!?清 王式丹 《睢陽廟》詩之一:“名先 李 郭 懸青簡,血并 南雷 染碧莎?!?/div>
《國語辭典》:著者  拼音:zhù zhě
作者。如:「這本書的著者,早已不在人間了!」
《漢語大詞典》:勞歌(勞歌)
(1).勞作者之歌。晉書·禮志中:“新禮以為輓歌出於 漢武帝 役人之勞歌,聲哀切,遂以為送終之禮?!?唐 張旭 《清溪泛舟》詩:“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明 王世貞 《阜城道中》詩:“春色晝冥冥,勞歌倦自聽?!?br />(2).憂傷、惜別之歌。 唐 駱賓王 《送吳七游蜀》詩:“勞歌徒欲奏,贈別竟無言?!?唐 許渾 《謝亭送別》詩:“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漢語大詞典》:人功
(1).人力。漢書·溝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當(dāng)路者毀之,故鑿 龍門 ,辟 伊闕 ……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山石之上有鹿蹏,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刊?!?宋 范成大 《凈行寺傍皆圩田》詩:“空腹荷鋤那辦此?人功未至不關(guān)天。”
(2).勞作者;民工。宋書·恩倖傳·奚顯度:“ 世祖 常使主領(lǐng)人功,而苛虐無道,動加捶撲?!?br />(3).人事。指人情事故。紅樓夢第八二回:“你也該學(xué)些人功道理,別一味的貪玩?!?/div>
《漢語大詞典》:封一
指書刊上印著書刊名稱、作者名的第一面。參見“ 封面 ”。
《國語辭典》:封面  拼音:fēng miàn
書籍雜志等的表頁?!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缸叩綘钤?,只見書店里貼了多少新封面?!?/div>
《漢語大詞典》:茂叔
《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的字。例如:非故效顰于茂叔?!?ins>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國語辭典》:目錄(目錄)  拼音:mù lù
1.書籍的書目總錄或分類書目著錄。見「圖書目錄」條。
2.列在書刊正文前的篇章條目,以備檢閱查詢之用?!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缚匆娍痰哪砩夏夸洈[在桌上,上寫著『歷科墨卷持運?!弧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讣?xì)看目錄,都是歷代史鑒上的事?!乖趫D書館學(xué)專業(yè)領(lǐng)域中,則以「目次」為專門用語。
3.編列物品及資料類別、名稱、數(shù)量的文件。如:「財產(chǎn)目錄」、「貨品目錄」、「檔案目錄」。
《國語辭典》:筆者(筆者)  拼音:bǐ zhě
文章的作者。多用于自稱。如:「筆者想陳述的觀點,只是些不成熟的概念罷了?!?/div>
《國語辭典》:外篇  拼音:wài piān
舊時一種書籍篇目分類,相對于內(nèi)篇而言。如《莊子》外篇。
《漢語大詞典》:內(nèi)篇
古代指論著中的主要部分,對“外篇”而言。如莊子、晏子春秋、抱樸子、史通、文史通義等書都分內(nèi)、外篇。內(nèi)篇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則屬馀論或附論性質(zhì)。又文集亦有分內(nèi)外篇者,內(nèi)篇多為作者自編或有關(guān)學(xué)術(shù)義理的文章,如 汪中 述學(xué)晉書·葛洪傳:“故予所著子,言黃白之事,名曰內(nèi)篇。其餘駮難通釋,名曰外篇?!?唐 成玄英 《〈莊子〉序》:“《內(nèi)篇》明於理本,《外篇》語其事蹟,《雜篇》雜明於理事?!焙笠詢?nèi)篇指神仙家言。 唐 高適 《贈別晉三處士》詩:“手持道經(jīng)注已畢,心知內(nèi)篇口不言?!?宋 宋祁 《詆仙賦》:“緣內(nèi)篇之丕誕兮,眩 南公 之多聞?!?/div>
分類:指論論著
《國語辭典》:自序  拼音:zì xù
作文自述其生平,或自道著作旨趣。如:「太史公自序」。也作「自敘」。
《漢語大詞典》:賦遂初(賦遂初)
晉 代 孫綽 作《遂初賦》,反映作者樂于隱居生活,后因以“賦《遂初》”借指辭官隱居。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説:‘宦海風(fēng)波,實難久戀?!栽陲L(fēng)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div>
《漢語大詞典》:遷史(遷史)
史記之別稱。 宋 劉克莊 《代楮知白謝表》:“新智無窮,豈必謂 蔡侯 所造;舊聞可輯,或能補《遷史》之亡?!?清 姚文棟 《答東洋近出古書問》:“《遷史》言: 始皇 遣 徐巿 發(fā)男女?dāng)?shù)千人,入海求僊人?!币嘁灾钙渥髡?司馬遷 。 康有為 《讀〈史記·刺客傳〉》詩:“ 遷史 憤心尊 聶政 , 泉明 詩詠慕 荊軻 ?!?/div>
《國語辭典》:二喬(二喬)  拼音:èr qiáo
漢太尉橋玄的二個女兒,本作「二橋」,皆容貌出眾,孫策納大橋,周瑜納小橋,橋姓后改為喬,故稱為「二喬」。唐。杜牧 赤壁詩:「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div>
《國語辭典》:小序  拼音:xiǎo xù
1.《毛詩》有〈大序〉和〈小序〉之分,冠于《詩經(jīng)》之首,統(tǒng)論全詩之義者為〈大序〉;冠于每篇之首,分論各詩之義者為〈小序〉。
2.詩詞文章前的序文。如:「這篇文章前的小序,說明了作者寫作的動機?!?/div>
《國語辭典》:大序  拼音:dà xù
毛詩篇首〈關(guān)雎小序〉之后,總論詩義的序文,稱為「大序」。作者說法不一。相對于小序而言。
《國語辭典》:全集  拼音:quán jí
1.全部的著作。清。葉廷琯《鷗波漁話。卷五。石唯庵殘稿》:「擬俟異日求得徵君全集,再謀??桃??!?br />2.將同一性質(zhì)或同一作者的書籍,編纂而成的總集。也稱為「全書」。